一个中国女人自尽,为何让230家主流媒体报道,好莱坞拍电影缅怀

诺言的卿史录 2025-01-22 11:38:49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2004年,一名中国女性在自家车内饮弹自尽,却直接牵动了全球230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之后好莱坞更是专门为她拍摄了一部电影,只为对其进行缅怀。

那么,这个传奇的中国女人到底是谁?

她的离去之所以能惊动全球数百家媒体,究竟是因为方式太过极端、惨烈?还是另有隐情?

才女陨落

2004年11月9日,一通不寻常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张纯如位于美国的妈妈的家中。

等她的母亲三步并两步赶到电话跟前,稳了稳心神接起电话后。

从话筒的另一端,传来一个她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面对的消息。

只见电话听筒那边的女孩声音甜美,声线柔和。

可她所说的话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却让张纯如的妈妈在瞬间如坠冰窟。

只听得当时她在电话中是这样说的:

“您好,我是美国警方,很遗憾地通知您,您的女儿张纯如今天出事了。她于今天凌晨,在自家的车内开枪自杀了。”

在这之后,这名女警官好像还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可在巨大的冲击面前,张纯如的妈妈已经是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了。

当时她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她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见到女儿,她的女儿不可能有事!

结果就在她和丈夫踉踉跄跄赶到警局的时候,预想中的奇迹还是没有发生。

在警方的解剖室内,她看到了身体早已变得冰冷的女儿。

此时,张纯如的丈夫道格拉斯也已经接到消息赶了过来。

在看到了张纯如的父母之后,三人立马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

别说是张纯如的父母和丈夫,就是她的其他亲友们在听说这个消息后,也都震惊得好一会儿都缓不过来神。

大家始终无法理解,就这样一个年轻、貌美、有才、有德的漂亮女子,居然会走上自杀身亡的不归路。

那么,张纯如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会突然选择自杀?

华裔娇小姐也可以很爱国

1968年,清纯可爱的张纯如在美国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呱呱坠地。

按照张纯如生前的好友们讲述,自小的时候,张纯如的生活环境就相当令人艳羡。

因为她的父母都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不仅极具身份和地位,赚的钱也是寻常人家所难以企及的。

因此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张纯如,可以说是没有吃过一点生活的苦。

更重要的是,因为父母都是教授,所以思想比较开明。

因此,即便是后来他们又为张纯如添了一个弟弟,也丝毫没有放松对她的关爱和教育,给了她充足的家庭的温暖。

至于之前亲友们所担心的重男轻女问题,在张纯如的家中更是不会发生。

甚至父母还秉持着所谓的“女儿需要富养”的观点,对张纯如疼爱有加。

就这样,在如此温馨的家庭日复一日的“培育”下,张纯如顺利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彬彬有礼的富家小姐。

而且在张纯如的家中,不仅父母都是美国知名大学的教授。

就连她家中的祖辈,在出国之前,都是我国当年比较有名的知识分子,甚至还在当年担任过《中华日报》的撰稿人。

所以毫无疑问,张纯如正是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而有了这番际遇,张纯如不仅长得貌美如花、温柔可人,才学更是广博,不失大家风范。

同时,因为父母平时的工作较忙,所以将张纯如姐弟托付给家中的老父亲代为照看,也是常事。

再加上老人家是在晚年时才辗转来到国外定居,心里的家国思想根基还比较深重。

便在照看张纯如时,不时地跟她讲起在大洋彼岸的祖国正在发生,以及曾经发生过的事。

也许是骨子里就有中国的根基在,张纯如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之后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张纯如难得地在一个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掌握了一口流利的中文。

而等张纯如再大一些的时候,当时老人家觉得她的接受能力、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已经稳固了不少,便开始给她讲一些自己年轻时经历的“惨痛”记忆。

也正是从这时起,张纯如开始慢慢接触并了解到我国那段悲惨的历史:南京大屠杀!

与此同时,她还震惊地知道了一个消息,那就是:

她的父亲之前竟然是一名军人,还参加过抗战,甚至当过将领!

至于她的祖辈,也或多或少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闯出过一番功绩,而他们一家人,祖籍就在江苏淮安。

张纯如的父母

要和日本战犯打官司?

当然,在这些所有的震撼消息中,张纯如最感兴趣的还是老一辈给她讲述过的,南京大屠杀的惨案。

至于为何感兴趣,或许就是因为敌人的手段太过残忍,给当时年纪还不算太大的张纯如,从心灵深处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不过,这种震撼不是对日本人所作所为的歌颂,而是一种天生的刻骨铭心的反感。

尤其是当她偶然翻阅相关资料,意外看到一张记录了当时南京大屠杀惨状的照片后,这种“震撼”就更加根深蒂固。

自此,她内心中对于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也随之加重了几分。

然而,等她想继续翻阅资料,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

无论自己如何翻遍了全美的图书馆,也依旧找不到一本,详细记录着当年那场惨无人道的“人为灾祸”的书籍。

这让她觉得不可思议,想着如此重大的事件,怎么可以没有只言片语来被其他国家的人所熟知?

这样的人类,如此抹除历史、粉饰太平,还真能算得上文明吗?为此她还后来亲自深入美国的各大校园,专门做过调查。

结果让她震惊的是,不管是自己的老师、同学,还是更加德高望重或者学识渊博的学者。

竟然都对曾经发生在中国的这段惨痛历史知之甚少,甚至是毫不知情。

此时的张纯如气愤不已,在心里想着,为何希特勒当年对犹太人所犯下的罪行,可以被全球人民所熟知。

而如今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却被如此完美的掩盖了起来。

她发誓,一定要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公之于众,让全球人民都看到日本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自此,为了能够搜集日本人在南京所犯的种种罪行的罪证,她一边开始大量翻阅各国书籍,一边亲自写信联系那些日本二战老兵。

希望能够劝解他们站出来作证,并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赎罪。

在被这些人接连拒绝后,她又开始翻阅起相关东京战犯的审判记录稿,希望能从其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之后为了更直观搜集日本人的罪证,她还特意回国了几趟,带着自己的录像设备。

先后拍摄了4盒有关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录像带,总时长达到了六百多分钟。

在此期间,因为她所掌握的真相越来越残忍,她心中的气愤和不甘也越来越浓烈。

为此,她甚至开始偷偷在私底下学起了法律,打算将来有机会能帮助这些幸存者,跟日本政府打官司,索要他们应有的赔偿。

在回到美国后,她一有机会也会在各种公开场合,直言不讳讲述这些曾发生在中国的惨痛故事,让不少美国人都切实感受到了震撼。

1997年,经过三年的准备和努力,张纯如亲自执笔完成的《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一书,终于在美国出版成功。

随后,因为此书中记载的真相太过残忍和炸裂,一经发布便立即在全美引起了热议。

自此,该书籍连续三月被《纽约时报》评为最佳畅销书,并很快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多国广为流传。

自此,日本人在当年的南京所犯下的累累暴行,终于被摆在了烈日骄阳之下。

当然,为此张纯如也付出了极重的代价。

选择轻生是被迫还是主动?

首先,因为当时在整理出版这本书籍时,张纯如频频被所搜集到的震撼信息轮番刺激,精神上一度接近崩溃。

不久后,她就被心理医生确诊为抑郁症,并因此体重急剧下降。

不过,为了能尽快将此书出版,将日本人的暴行如实揭露,张纯如一点都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可以她当时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这已经算是强撑,也从根本上掏空了她的身心。

此后,虽然书籍成功出版,并在国际上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但也从根本上刺激了那些日本极端分子,导致张纯如时常收到夹带着子弹的威胁信,邮箱更是被一些水军的谩骂信件塞满。

这些对张纯如原本就虚弱的身心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当时没有一股毅力强撑着她,一定要将这本书籍出版,那在更早的时候,她或许已经撑不住倒下了。

因此,当这本书真正完结并广为流传之时,也是张纯如精神终于崩溃之时。

就这样,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美国加州的一条偏僻小路上,饮弹自尽了。

随后她放在身旁的一份遗书,也帮助警方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不过遗书的内容似乎也揭露了另一个真相。

那就是张纯如的自杀,或许是因为她感觉自己受到了神秘人或者神秘组织的监视,让她觉得喘不过气,并且一直活在恐惧当中。

为此,她选择通过自杀来解放自己。

而在张纯如自杀后,因为她美国华裔历史学家的身份。

并且用书籍勇敢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还30万南京同胞以清白,她也让全球230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此后,为了缅怀张纯如,好莱坞和加拿大的一家制片公司,还分别为她拍摄了纪念电影《南京浩劫》《张纯如》。

这个生于异国他乡的华裔女历史学家,当真是不愧那句“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祖宗”,让我们为其致敬!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张纯如 她用生命照亮人类的历史——《劳动保障世界》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2、南京城的女儿--张纯如——《连环画报》 2021年第12期4-8,共5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