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大罢工的矿工,是秋收起义的重要兵力来源!

夜雪浏览过去 2025-03-12 05:51:02

大革命失败后的秋收起义,虽是农民暴动,但你知道吗?实际上起义的一个半团兵力来自安源大罢工工人!

小编通过李立三的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立三是党的早期领导人,他曾经犯过错误,但也有过巨大贡献:其中之一就是组织安源大罢工。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1899年生于湖南醴陵,1919年9月赴法勤工俭学,他坚决的意志和火爆的脾气,从这个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在法国,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争取华工权利的斗争,经常充满激情,斗志昂扬,因为敢拼敢闯,同学送他绰号“坦克”。

1922年他从法国归来,到中共湘区委员会报到,当时的书记是毛泽东。毛泽东说他的名字不好听,把名字按谐音改为“李能至”。

后来,邓中夏又嫌名字太斯文,给他改名“李立三”。

之后,李立三回家探亲,父亲问他准备干什么,李立三回答:

“我准备干共产!”

父亲这才知道儿子正在领导安源大罢工,气得暴跳如雷,因为几天前,湖南劳工会的两位领导人刚被杀害,他说:

你们这是在找死!当局有那么多军队,那么多武器,你们永远也不会成功的!

两人吵的不可开交,父亲也没有任何办法,后来逢人便说:

“我这个儿子是舍出去了,只当没生他吧!”

李立三当时担任大罢工总指挥。有关党史资料记载,煤矿总监得知这一消息,出重金雇佣凶手企图杀害李立三。

好在工人一直随身保护李立三。这些坚韧、率直的工人也不是好惹的,对方始终不敢贸然下手。

这次大罢工,李立三以暴力回击暴力,在谈判关键阶段,面对当局的伎俩,他以无可商量的口气说:

你们接受工人的条件,就复工,不接受,我马上就离开矿区,听凭工人“自由行动”。

这个“自由行动”明显意味着马上暴动,震慑力极强!

当局最终服软,签订了改善工人待遇的条约。

当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刚遭受失败,各地工会组织全部已转入地下,唯有安源罢工当局不敢镇压,取得了胜利。

所以邓中夏评价道:安源路矿是(我党组织的工人运动)硕果仅存的世外桃源!

由于李立三的巨大威信,后来,工人们强烈要求他留任俱乐部主任,继续领导他们。

他给工人们的信中说:还是群众是最有力量的,你们只要团结就有力量,我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大意——作者)。这说明他当时是一个头脑清醒的革命者。

当年安源大罢工的贡献不仅限于此,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有关资料:

有1300多名来自安源的工人,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二团,部分工人加入二方面军警卫团,都参加了秋收起义,二者向起义提供了一个半团的兵力,成为起义重要力量。

当然,党史记载,毛泽东、刘少奇等也参与领导了安源路矿大罢工,但作为罢工总指挥的李立三无疑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1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