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观史纪
编辑|微观史纪
巴黎奥运会一落幕,各路网友的DNA动了。毕竟,除了奥运赛场上拼尽全力的运动员,场外吃瓜群众的“较量”也相当精彩。
金牌榜上的数字,无疑成为各路媒体、网友激情开麦的导火索。这不,有人欢喜有人愁,还有人另辟蹊径,硬是把奥运奖牌榜玩出了“花”。
官方公布的排名,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国代表团,40金27银24铜,稳稳拿下第二,这成绩,杠杠的!美国队呢,同样是40枚金牌,但银牌和铜牌总数硬是比中国多了一截,最终以126枚奖牌的总成绩,傲视群雄,稳居榜首。
这金牌榜一出,自然是有人欢呼雀跃,也有人暗自神伤。
毕竟,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成绩说话,排名就代表着国家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种情况下,那些年年“陪跑”的国家,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于是,一些“不服输”的国家,就开始琢磨着,怎样才能在奖牌榜上找到存在感。
这不,澳大利亚媒体率先开麦,祭出了“人均奖牌数”这一“神器”。
他们指出,虽然澳大利亚在本届奥运会上只获得了18金19银16铜,总共53枚奖牌,但如果按照人均计算,每百万人口就能分到1.5枚奖牌。
这算法,直接把美国挤到了第七,中国更是排到了第十。
好家伙,这波操作,简直是“降维打击”。要知道,如果按照这个算法,中国想要超过澳大利亚,得在本届奥运会上狂揽1350枚奖牌,这得把整个奥运会的奖牌都搬空了才够啊!
当然,这种“人均算法”遭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认为这不过是自娱自乐的“精神胜利法”。毕竟,奥运会比的是国家实力,不是“人均”。
这边澳大利亚刚玩完“人均”,那边印度网友也不甘示弱,祭出了更“奇葩”的算法——按培养运动员的成本来排名。
他们认为,用最少的钱,培养出能拿奖牌的运动员,这才是真的牛!
印度网友一顿操作猛如虎,最终算出,印度平均每获得一块奖牌,只花了1000万美元,远低于其他国家。
于是,他们“理直气壮”地将自己放到了奖牌榜的第一名,还美其名曰“金钱榜”。
这波操作,只能说,“世界第三强国”的脑回路,果然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其实,无论是澳大利亚的“人均算法”,还是印度的“成本算法”,说白了都是一种自我安慰,毕竟,奥运会拼的是实力,不是“脑洞”。
当然,也不能说这些另类的排名方式一无是处。至少,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奥运奖牌榜背后的意义。
奥运奖牌榜的排名,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仅是一串冰冷的数字,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金牌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这种“唯金牌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唯金牌论”的局限性。
体育的意义,远不止于争金夺银,更在于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团结协作和公平竞争。
澳大利亚媒体提出的“人均奖牌数”排名,虽然有“自娱自乐”的嫌疑,但也反映出一些国家,在人口规模、体育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
如果仅仅以金牌数量论英雄,显然有失公允。
印度网友的“成本算法”,虽然略显“奇葩”,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体育发展需要投入,而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体育投入和人才培养机制,都会影响到其在奥运会上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另类的奖牌榜排名方式,虽然不能改变官方排名,但也提醒我们,要以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去评价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
事实上,近年来,国际奥委会也在积极倡导“体育回归本源”,鼓励各国更加重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体育的社会价值。
2024年巴黎奥运会,就将“更包容、更年轻、更可持续”作为办奥理念,并新增了霹雳舞、滑板等更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项目,旨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感受体育的魅力。
可以预见,随着奥运精神的回归,未来,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充满活力的奥运舞台。
巴黎奥运会的圣火刚熄灭,关于2036年奥运会的角逐,就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对不少国家来说,举办奥运会,既是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舞台,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韩国首尔,就早早地表达了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意愿。首尔市长更是信心满满地表示,相信首尔能够举办一届比巴黎奥运会更出色的盛会。
这番豪言壮语,既展现了韩国的雄心壮志,也透露出些许“一雪前耻”的意味。
毕竟,韩国曾在1988年举办过汉城奥运会,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崛起,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申办奥运会,无疑是韩国重振雄风、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一步棋。
除了韩国,印度也对举办奥运会充满了期待。一直以来,印度都渴望能够成为奥运会的东道主,但由于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不足,印度的申奥之路并不顺利。
不过,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再加上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对体育的热情,印度依然被视为2036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有力竞争者。
当然,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才刚刚开始,最终花落谁家,现在还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奥运争夺战”,必将异常激烈。
奥运会,是竞技体育的最高殿堂,也是人类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舞台。
金牌榜上的排名,固然重要,但它绝非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
金牌背后,是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是教练团队的辛勤付出,更是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
体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拼搏精神、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的理念。
无论是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还是默默奉献的教练员、志愿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体育的真谛。
而对于广大观众来说,观看奥运比赛,不仅可以感受体育的激情与魅力,更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金牌之外,体育还有更多可能性。它可以是强身健体的工具,可以是增进友谊的桥梁,也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奥运会,感受体育的魅力,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多元、和谐、充满希望的未来。
这都是虚无缥缈的实力,这个世界上只有拳头硬才是真正的实力。
台湾香港的奖牌被小编吃了?还是在小编这里他们不属于中国?
被人追评了,就不重要了是吗
按人均也行,那我国得派多少人去合适呢
人均算奖牌大国吃亏。如果按人均算奖牌小国应按人口基数减少参赛运动员
跟我每天拼尽全力还不能保证自己会饿不饿死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你就吹有14亿奖牌,我也认可你 。
付诸一笑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