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的“图腾”,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表示极多。有一种说法说,这里并非指龙生了九子,而是泛指一个虚数。
老大囚牛(qiú'niú)
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 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传说,龙头蛇身的囚牛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
老二睚眦(yá zì)
老三嘲风(cháo fēng)
他长得像走兽,大概是狮子老虎一般的身形,龙首。他平生喜欢探险,远望,冒险,就是一个天生的冒险家。越是危险的地形他越喜欢。所以后人把他的形象雕刻在大殿之角,用以象征祥瑞镇宅。
老四蒲牢(pú láo)
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居住在海边,喜欢大吼大叫,叫声独特洪亮。他有一个意思的事,就是看见鲸鱼会恐惧,就会大声吼叫,如果鲸鱼攻击他,他就叫得更大声了。
老五狻猊(suān ní)
又名金猊、灵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虽然相貌凶悍,但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
老六赑屃(bìxì)
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一曰赑屃(避戏)。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后人经常把他的形象刻在石碑等重物之底,借以祥瑞。
老七狴犴(bìàn)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他威风凛凛,秉公好义,明辨是非,最见不惯的就是小人得志。相传如果哪里有争执官司,他就去现场主持公道。
老八负屃(fù'xì)
负屃 ,身似龙,头似狮,排行老八,平生喜欢文字,文学作品,尤其喜欢雕刻得遒劲有力的碑文。是龙子中另一位好风雅的--专爱书法。 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在文房四宝中总能发现他的形象后人把他与老六赑屃一起雕刻出来装饰石碑。
老九螭吻(chī wěn)
螭吻,又名鸱尾,传说中它生得龙首鱼身,它的形态最早出现在汉武帝修建的"柏梁殿"上。他和三哥嘲风的爱好相似,都喜欢冒险,望远。他还喜欢吞火,根据他这一爱好也有人认为他是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