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再次公开表态不使用新疆棉花,这个消息瞬间引爆全网话题。一个在中国拥有超800家门店、年销售额超400亿元的国际品牌,怎么就拿捏不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
【棉花一出好戏连台,柳井正言论再掀波澜】
事情要从11月的一次BBC采访说起。当被问及是否使用新疆棉花时,柳井正直言:"我们没有使用。"随后又补充道,如果再说更多就会"太政治化",就此打住。
柳井正的言论一出,立即在中国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优衣库抵制新疆棉"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榜,一时间众说纷纭:
"四年前说没有强迫劳动,四年后又说不用新疆棉,优衣库你到底几个意思?"
"在中国赚钱,却不愿意用中国棉花,优衣库未免也太贪心了吧?"
更有网友直言不讳:"既然你抵制新疆棉,那我们就抵制你!以后再也不买优衣库!"
【中国市场待优衣库如"座上宾",优衣库却不识好歹?】
作为全球知名服装品牌,优衣库在中国可谓赚得盆满钵满。数据显示,优衣库在中国大陆已开设超800家门店,远超日本本土,中国市场年销售额更是高达400多亿元。
然而,面对中国消费者的热情厚爱,优衣库的"回礼"却是一次次拒绝使用质量上乘的新疆棉花。要知道,新疆棉花以品质优良、产量高而闻名,年产量占全国87%以上,一直是国内外纺织服装品牌的心头好。
有业内人士直言,以新疆棉花的品质,完全可以成为优衣库的优质原料,助其打造爆款产品。然而优衣库非但没有珍惜,反而一再发表"政治不正确"的言论,难免让中国消费者心寒。
【从"中国超级大国"到"抵制新疆棉" 优衣库玩起了双标?】
细心的网友发现,早在2015年,优衣库就曾大肆宣传"中国制造",柳井正更是将中国誉为"服装超级大国",令国人备感骄傲。短短几年,怎么就从"吹捧"变成了"抵制"?
事实上,优衣库此番拒绝新疆棉,并非首次。早在2020年,H&M、Nike等品牌就以"强迫劳动"为由抵制新疆棉花,引发中国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彼时,优衣库还曾表态"没有证据表明新疆存在强迫劳动",与其他品牌划清界限,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这次轮到自己"翻车"了。
【新疆棉花到底犯了什么错?】
作为新疆的支柱产业之一,棉花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世纪。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优势,新疆棉花产量和品质稳居全国第一,与"纯净、优质"画上了等号。
近年来,新疆棉花产业更是实现了高度机械化,采棉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待遇都有了大幅改善。所谓"强迫劳动"的说法,完全经不起事实和数据的检验。
反观那些抵制新疆棉花的品牌,他们真的做到了"零强迫劳动"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事实上,一些所谓"良心企业"背后,隐藏着更加触目惊心的剥削,只是鲜为人知罢了。
【少了中国市场,优衣库前景堪忧?】
作为优衣库的"摇钱树",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目前贡献了优衣库近半的海外销售额。可以说,正是中国消费者的支持和信赖,成就了优衣库的辉煌。
然而,随着本土品牌的崛起和消费者民族自豪感的觉醒,优衣库的日子似乎没那么好过了。有数据称,优衣库2022财年在中国的营收增速已放缓至个位数,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优衣库非但没有悬崖勒马,反而一意孤行,执意与14亿中国消费者"作对",其背后的战略考量令人费解。正所谓"吃中国饭,砸中国锅",优衣库这招实在高明不到哪去。
【中国消费者拿什么回敬优衣库?】
面对优衣库的"背叛",愤怒的中国消费者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抵制!
"从今天起,我家人统统不买优衣库!"
"垃圾优衣库,滚出中国!"
"什么猪肉、闪购,再便宜我也不稀罕!"
除了在社交媒体表达不满,不少网友更是号召身边的朋友,用实际行动抵制优衣库。一位网友在微博晒出存折,表示"以前是优衣库铁粉,家里买了几万块的衣服,这次真的伤透了心,钱包会给出最诚恳的反馈。"
【反思:跨国企业在华经营的是是非非】
优衣库事件绝非个案。近年来,卷入"新疆棉风波"的跨国企业不在少数,折射出部分外企仍然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缺乏基本的尊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国企业在华经营既要尊重中国法律,更要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所谓"政治正确",不应建立在对他国主权和人民利益的无视之上。
对于外企而言,抛开意识形态偏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中国发展,才是明智之举。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我们要学会用钱包投票,去伪存真,捍卫
自身权益,支持有良心、有担当的品牌,让市场机制来惩戒那些视中国为"提款机"的企业。
优衣库此番"惹祸上身",背后的考量是什么?它在中国市场的前景是否还能一片光明?
对于屡屡陷入争议的跨国企业,中国消费者究竟该如何应对?我们是否还要继续支持?
站在更高远的角度看,如何在全球化与民族自尊之间寻求平衡,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时代命题。
从最初的"中国制造"到此番"拒用新疆棉",优衣库在中国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面对广大消费者的不满和"用脚投票",它能否及时醒悟,补救这段跌宕起伏的"中国情缘",我们拭目以待。
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中国消费者,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时,都需要理性、克制,用智慧去化解矛盾,用行动去捍卫尊严。唯有如此,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书写出一段更加恢宏而精彩的崭新篇章。
你怎么看待优衣库事件?下一步,中国消费者该如何行动?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代表任何官方机构。部分内容和数据参考网络,如有出入以官方信息为准。)
#优衣库再陷"新疆棉门" #中国消费者该如何应对 #跨国企业在华"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