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梦里花落
2019年,涂建华成功登上胡润百富榜。
同样在这一年,他凭借120亿的身家成为重庆首富。
由其创立的隆鑫企业,连续20年荣膺中国企业500强。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占据越南半壁江山的摩托产业。
乍一听,涂建华应该是个成功的企业家。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百亿富豪竟然连15亿都拿不出来呢!

在重庆,涂建华是一位传奇人物。
提起他的发家史,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羡慕之余,人们更多的应该是惊讶。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在鬼门关走过数次的人竟能咸鱼翻身。

涂建华,1963年出生在重庆的一个贫苦家庭。
打他记事开始,父母就整日忙碌于地里的几亩薄田。
即便如此,家里的日子还是捉襟见肘。
尤其遇上天公不作美时,就连最基本的一日三餐都吃不上。

基于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涂建华几乎没有过上过一天好日子。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读了几年书。
而且在校期间,涂建华的成绩非常好。
无论大考小考,都是班里的佼佼者。

就在所有人期待涂建华能考上大学时,他忽然选择了辍学。
原因非常简单,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供他读书了。
尽管心中百般无奈,涂建华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毕竟,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了。

辍学以后,涂建华便开始奔波在求职的道路上。
像他这样既没有学历也没有经验的人,想要找份好工作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恰逢1981年,中国西南地区的梁山煤矿正在招工。
无论薪资待遇还是福利报酬,都比其他行业高出很多。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涂建华报上了名。
可他真正入职以后才发现,这笔钱是拿命换来的。
工作没多久,涂建华就成为了医院的常客。
今天四肢压伤了,明天肺部感染了。

最严重的那次,煤矿发生了爆炸和塌方。
好在送医及时,涂建华这才捡回一条小命。
躺着医院的病床上,他既庆幸又后怕。
无论如何,这份工作都不能再做了。

出院后,涂建华第一时间向矿上提出了离职。
兜兜转转,事情似乎重新回到了原点。
但这一次,涂建华求职的难度更大了。
因为他的身上,全都是做煤矿工时留下的伤痕。

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份工作愿意接受这位身体抱恙的年轻人。
事已至此,恐怕也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
没错,就是创业。
说来也巧,彼时的国内正值改革开放盛行之际。

搭着这班列车,涂建华尝试了很多领域。
金属拉丝厂、纸巾厂、预制构件厂、塑料橡胶厂……
钱倒是挣了点,但不知为何每次都干不长久。
就在涂建华一筹莫展时,身边忽然飞驰而过一辆摩托车。
随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缓缓浮现。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上世纪90年代最常见的代步工具就是摩托车。
尤其是每到临近年关,路上总能看到熙熙攘攘的“摩托大军”。
但其中一大部分品牌,都属于国外产品。
原因非常简单,彼时的中国技术太落后了。

想当年,坊间还曾有过这样一句有趣又心酸的段子。
日本人扔在垃圾堆的摩托车都比国内的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涂建华怎能忍受这样的羞辱?
哪怕不赚钱,他也要为国家争口气。

说干就干,涂建华立刻将其创业方向定为摩托车。
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从研制发动机入手。
只要掌握了这项技术,整车改造就不成问题。
乍一听,创业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

可只有真正实践起来,才知道是多么困难。
人才、技术、资金……涂建华什么都没有。
但越是这样,他越不能放弃。
几经周折后,涂建华得知国内有位非常优秀的发动机专家。

就是不知道,自己这座小庙能不能请得动人家这尊大佛。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涂建华开始三顾茅庐。
只要对方一天不答应,他就一天不离开。
或许是上天被这份坚持给打动了吧,发动机专家终究还是松了口。

在贵人的帮助下,涂建华正式开始搞拆检研究。
为了省钱,他每天都在小厂房的木板工作台上试制产品。
就连装配工具和夹具,都是购置的配套零部件自制而成。
好在,上天也没有辜负这个努力的年轻人。

1993年夏,第一台隆鑫发动机经过严格检测全面达标。
同样在这一年,隆鑫交通机械厂应运而生。
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这家新兴企业迅速占领了市场。
短短一年,发动机销量就达到了7万台,销售额直逼2个亿。

复制成功的经验,隆鑫很快就生产出了第一辆摩托车。
身为老板的涂建华,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拿着这笔钱,他一边扩大生产规模一边加强营销。
赞助女排,冠名足球。

说来也巧,我国那两年的体育比赛成绩非常突出。
借此机会,隆鑫品牌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一跃成为内地市场第二。
谁知还没等涂建华从这份喜悦中回过神来,一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便不期而至。

1999年,我国出台“禁限摩”。
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涂建华的摩托车生意恐怕要再次搁浅了。
连夜无眠后,他决定把市场放在国外。
恰逢此时,越南正在举办国际商品交易会。

来不及犹豫,涂建华立刻带着摩托车队赶了过去。
凭借奢华的展陈和超高的性价比,隆鑫很快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品牌。
或许连涂建华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拿到了交易会金奖。
交易会结束后,他又趁热打铁斥巨资在越南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投放了很多广告。

事实证明,涂建华这番操作非常成功。
没过多久,隆鑫便占据了越南摩托车的半壁江山。
就连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都成为了其主要扩张市场。
人的追求永远是无止境的,涂建华也不例外。

复制成功的经验,他又涉足了不少领域。
汽车、房地产、金融、环保、农业……
短短几十年,涂建华手中就掌握了13家企业。
2019年春节刚过,他的名字就出现在了胡润百富榜上。

同样在这一年,涂建华以120亿身家成功坐上重庆首富的宝座。
在外界看来,彼时的他可谓是风光无限。
可谁又能想到,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负债累累呢。
其实早在涂建华将重点放在房地产时,危机就已经开始四伏。

为了谋求上市,隆鑫地产快速扩张、疯狂拿地。
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投资额高达100亿。
无奈涂建华不够专业,而且还错估了市场环境。
别说上市了,就连最基本的资金周转都成为了问题。

走投无路之际,隆鑫只能将旗下的房地产资产出售给某国有企业。
但不知为何,60多亿的款项迟迟没有到账。
房地产的快钱没赚到,涂建华在其他产业也栽了跟头。
有的公司甚至出现了10年亏损,资金压力与日俱增。
为了东山再起,涂建华四处筹钱周转。
可是结果呢,换来的只有拆东墙补西墙。

2019年4月,一笔15亿的借款合同到期成为压垮涂建华的最后稻草。
身家百亿居然还不了这点小钱,说出来难免有些尴尬。
为了自救,涂建华走上了变卖资产的道路。
但这点回笼资金与全部债务相比,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2022年1月30日,重庆五中法院分别裁定受理隆鑫旗下13家企业破产重整案。
与此同时,涂建华也沦为了失信被执行人。
从白手起家到身家百亿再到孑然一身,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堪比电影般精彩。
而这一切怪不了任何人,只能怪涂建华自己。
信息来源:

龙湖地产欠几千亿怎么没垮?
人心不足蛇吞象,象没吞下,肚皮涨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