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一个让人既兴奋又揪心的名字。
技术顶尖,却伤病缠身。
这次世界杯,又倒下了。
2-4输给蒯曼,无缘四强。
唉,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一点不假26岁,正是运动员的黄金年龄。
可王曼昱呢?
腰伤、髋伤、肩伤、手腕伤,几乎浑身是伤。
这哪是运动员,简直就是个“移动的伤病展览馆”。
这次比赛,看得出来,她状态不好。
正手失误多,肩膀发力也不自然,估计又是老伤犯了。
跟张本美和打完七局,估计也累够呛。
她本来就不是那种耐力型的选手,这么高强度的比赛,身体肯定吃不消。
想当年,她可是凭借“女子技术男性化”的打法一鸣惊人。
反手拧拉,正手突击,那叫一个凶狠。
可这打法对身体要求太高了。
长期高强度训练和比赛,身体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不出问题才怪。
看看人家孙颖莎,身体素质好,状态稳定,世界第一的位置坐得稳稳当当。
参赛频率比王曼昱高多了,也没见她三天两头受伤。
高下立判,这就是差距啊!
翻翻王曼昱的伤病史,那真是罄竹难书。
2023年,因为腰伤退出了德班世乒赛选拔赛;新加坡大满贯赛后,据说走路都困难。
2024年巴黎奥运会前,公开表示要加强体能训练,结果呢?
10月份又因为伤病缺席了多项比赛,包括蒙彼利埃冠军赛。
今年3月,WTT重庆冠军赛,反手拧拉导致髋关节急性拉伤、腰部旧伤复发,还伴随手腕陈旧性损伤,直接退赛。
这伤病频率,比我更新公众号的频率还高。
据说,她行李箱里常备肌效贴和止痛喷雾。
唉,真是让人心疼。
这哪是打比赛,这是玩命啊!
长此以往,职业生涯堪忧。
想减少参赛数量?
不可能,正是当打之年,怎么可能休息?
但这身体,也确实扛不住啊!
真是个两难的局面。
比起输赢,健康更重要,你说是不是?有人说她是“玻璃天才”,天赋异禀,却身体脆弱。
我觉得这个比喻很贴切。
就像足球界的巴斯滕,女排的赵蕊蕊,短道速滑的林孝埈,都是天赋满满,却受困于伤病。
王曼昱更惨,她是浑身是伤,简直就是个“瓷娃娃”。
这伤病,就像悬在她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下来了。
洛杉矶奥运会还有三年,能不能参加,能不能保持状态,都是未知数。
想成为真正的“时代王者”,必须克服伤病,提升身体素质。
这可不是光靠天赋就能解决的问题。
需要科学的训练计划,专业的医疗团队,以及她自身的努力和坚持。
这世界没有后悔药,好好珍惜当下王曼昱的例子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一点不假。
别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都要重视健康,爱护自己的身体。
路漫漫其修远兮,王曼昱,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