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守着30平米小房索要1400万拆迁款的梁家,现在怎么样了?

钟校说过 2025-03-12 09:42:04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别的地方的大桥,都是笔直笔直,然而广州市海珠区有一座大桥,却是在中途突然“劈叉”,硬生生地绕过了一栋民宅。

不少游客和市民都慕名而来,观赏这奇特的建筑景象。

有人说,这“桥中房”的业主,当年是因为漫天要价,从一百万加到1000多万,最后迫使施工方为他家单独修改了图纸。

当年事情真相到底如何?现在这户人家还继续在桥中央生活吗?

拆迁开始

2003年,中国政府将房地产产业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此,国内房地产业务开始起飞。

之后,房地产业务全面开花,房价上涨,许多人前赴后继。

2010年,房地产行业的风吹向了广州某地。

彼时,广州政府正在打算修筑珠海大桥,这座桥是为了连接广州市和珠海市,缓解珠江两岸的交通压力。

这座桥如果建立,广州、珠海和东莞三地的交通距离将极大地缩短,三地产业合作和升级将迅速发展。

当广州政府和开发商向施工地附近的住户发布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住户都欢欣鼓舞,谁也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接到这个天大的富贵。

那段时间,住户们聚在一起聊天干活都在聊这个事情,他们都在猜测这次拆迁,政府能给每家多少补偿。

很快,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商入驻了现场,开始跟住户们洽谈拆迁政策和补贴。当住户们在村干部的组织下齐聚一堂时,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商公布了此次拆迁计划。

本次拆迁报价是每户人家每平方米八千块的补贴,还附带一套安置房。

当时是2010年,根据那个时候广州楼市的行情,这给出的价格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当这个报价和补贴告诉在场的住户之后,大多数住户对此是非常满意的。

本来,能撞上拆迁已经是幸运,并且,此次拆迁给予的报价也是比当时市场价高的。

所以,大多数住户在考虑片刻之后选择和政府开发商签订了合同。就这样一场宣讲会下来,大多数住户已经成功签订协议,协商什么时候搬迁了。

出现刺头

不过,在场的住户里有一户梁姓人家却出奇的沉默,他们没有选择迅速签约,而是陆续返回家中。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叫做梁蓉,她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在梁蓉刚成年不久,她就跟家乡很多人一样选择外出打工。跟在场的住户相比,她算是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

在宣讲会上,梁蓉仔细听了会议内容,包括大桥的建造地段分解都仔细听了。

当梁蓉看到拟建造的三维地图时,她就发现自己的住宅地段是大桥建设的关键地段。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梁蓉觉得她应该获得比在场住户更多的补偿。

因为政府的报价并不算低,所以绝大多数住户在思考几天后都选择了签字画押,等待补偿款到账。

然而,梁蓉一家迟迟不动,一直看着周围的住户们陆续搬迁。

这时,在大多数家庭签完约,准备搬迁的时候,政府开发商敲响了梁家人的房门。在政府开发商第一次上门到时候,梁家人不动声色,面对开发商的劝说很是冷漠。

在谈话结束之后,梁蓉直接跟开发商提出,根据政策他们会获得24万人民币的补偿,但是他家地理位置好,要求开发商涨到100万。

当政府开发商听到100万的补偿时,心下一惊,这梁家人居然想要这么多。不过,开发商也没有立即答应梁家人的要求。他们知道如果现在立刻答应,搞不好那些已经签约的住户会闹起来。

索求失败

随即,开发商告诉梁家人,这个要价太高了,他们做不了主,要回去跟负责人讨论。

原本开发商只是想晾梁家人几天,让他们摸不着底,选择签约。不过,梁蓉觉得自家的地段这么好,肯定值100万,便铁了心等开发商那边的回答。

此时,开发商才意识到他们遇上硬茬子了。就这样时间拖到快动工的时候,为了工程可以顺利开展,开发商找到梁蓉,决定答应他们的要求。

不想,梁蓉在这次拉扯中意识到自己住宅地段真的很重要,她又陆续要出啊400万和1000万的天价补贴。

梁家人的狮子大开口把开发商负责人震惊得目瞪口呆,原本100万的赔偿已经是极限,梁家人居然敢要1500万。

后面,开发商负责人多次上门劝说梁家人,但是女主人梁蓉铁了心要求1500万的赔偿,一分都不能少。

终于,工程负责人失去了谈判耐心,当即找了建筑图纸设计师,能不能改道?

设计师仔细看了图纸,可以绕过这个地方,不过大桥的外形可能会有点变化。工程负责人当即拍板,改!

就这样,梁家人还在等待着1000多万拆迁款进账的时候,施工队在梁家周围建起工地围栏。

在施工队叮叮当当修了几月之后,梁蓉才意识到他们玩大了。原本一场天降富贵的喜事,硬是因为梁蓉一家人的贪心变成了祸事。

如今,广州海珠区的这座大桥中央,出现了一座“桥中房”,不少市民慕名而来打卡拍照。

而梁女士面对纷扰不断的游客和媒体,她也表示,所谓的400万、1000万漫天要价并不作数,这只不过是当时协商不成后的一时气话罢了。

参考文献

大象新闻:拆迁不可能一户赔几千万!官方回应成都“天价拆迁款”

澎湃新闻:广州“桥中房”背后:被绕过的“钉子户”和被浪费的公共资源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