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给中国写信,再不访华就晚了,美国背刺盟友,第2个乌诞生

爱吃凉历史 2025-04-25 01:52:18

全球局势真是风云变幻,日本作为夹在中美之间的小弟,日子过得越来越不好受。2025年,日本首相石破茂亲笔给中国写了一封信,话里话外透着点急切劲儿,说再不访华就晚了。这事儿不光是中日关系的小插曲,还扯上了美国对日本的关税大棒,甚至有人喊出了“日本要成第二个乌克兰”的说法。

一、石破茂这个人

要聊石破茂给中国写信的事儿,先得搞清楚这哥们儿是谁。他不是那种天生就含着金钥匙的政治明星,但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一点运气,硬是爬到了日本首相的位置。

石破茂1957年2月4日生在东京千代田区,老家在鸟取县八头郡。家里不算普通,他爸石破二朗是个政坛大佬,当过鸟取县知事,还干过内务大臣。他妈是个老师,家里有基督教背景,爷爷是个牧师,这让他从小就信基督教,18岁受洗,后来还经常参加祈祷会。不过他也挺尊重日本本土的佛教和神道教,算是个能兼容并包的人。

小时候他在鸟取长大,后来上了鸟取大学附属初中,又转到东京的庆应义塾高中。1979年,他从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毕业,跑去三井银行上班,干了几年普通职员。1983年,他爸去世成了人生转折点。当时的前首相田中角荣是他爸的老伙计,劝他从政。1986年,29岁的石破茂抓住机会,代表鸟取县选区当选众议员,成了当时最年轻的国会议员之一。

他早年在政坛主攻农业和国防,靠着钻研政策和敢说真话慢慢有了名气。不过,他也不是一路顺风顺水。1993年,他看不惯自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干脆退党,加入日本新党,后来又转到新进党,直到1997年才回自民党。这段“叛逃”经历让他在党内有点“异类”的标签,但也让他多了几分独立思考的底气。

石破茂干过不少重要岗位。2002到2004年,他当防卫厅长官,2007到2008年升到防卫大臣,还管过农林水产(2008-2009年),当过自民党干事长(2012-2014年)和政调会长(2009-2011年)。他特别擅长国防政策,主张改宪法第九条,把自卫队的地位写清楚,还提出过“亚洲版北约”的想法,想拉着亚洲国家一块儿应对中国崛起。不过他也不是一味强硬,对中国他更倾向于对话加合作,觉得经济联系不能丢。

他竞选自民党总裁好多次,2008年得25票排第五,2012年和2018年都输给了安倍晋三,2020年排第三。直到2024年,他第五次出手,终于以215票打败高市早苗,10月1日当上首相。可惜没过多久,2024年大选自民党丢了多数席位,他只能带着少数派政府硬撑,11月11日通过决选投票保住位子。

石破茂的政策挺接地气,想解决低出生率、地区安全、经济通缩和最低工资问题。他计划到2030年把最低工资提到每小时1500日元,还特别关心农村发展,可能跟他老家鸟取有关。他的“亚洲版北约”想法虽然有争议,但也看出他对安全的重视。

私底下,石破茂1983年结了婚,有两个女儿。他喜欢做军事模型、听70年代的偶像团体Candies、坐卧铺列车,每天读三本书,还管着自民党拉面协会。这家伙烟瘾不小,忙里偷闲总要点根烟放松。

当然,他也不是没毛病。2025年3月,他给15个新当选的自民党议员发了1000万日元的礼券,闹出争议。虽然他说是私人钱,大部分议员最后迫于压力还了回去。他还在国会睡觉、APEC峰会举止被批“没礼貌”,这些事儿多少影响了他的形象。

外交上,他挺有想法。2025年3月,他跟王毅谈了一次,强调对话对稳定的重要性。这让他在对华政策上跟党内鹰派有点不一样,也为他后来的决定埋了伏笔。

二、美国关税、日本摇摆和“第二个乌克兰”

石破茂给中国写信这事儿,得从2025年的国际背景说起。那时候,全球经济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搅得一团乱。他对好多国家加关税,想缩减贸易逆差,保护美国产业。日本首当其冲,成了重点目标。

日本对美出口里,汽车占了28%,是支柱产业。2025年,美国对日本商品普遍收24%的关税,汽车还额外加了25%,这对日本经济简直是当头一棒。日本经济产业省估算,光汽车关税就能让出口每年少赚几千亿日元,企业利润被砍掉一大块。

为了应对,日本2025年4月派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去华盛顿谈判。美国那边态度很硬,要求日本开放农业市场,多买美国大豆、稻米、肉类和鱼类,还要多掏钱养美军驻日基地。日本想把话题限定在贸易上,但美国把国防开支也扯进来,谈判变得特别棘手。4月16日,特朗普亲自上阵,威胁说不妥协就取消90天的关税“暂停期”,甚至还要加税。日本团队压力山大,但也没啥好牌能打。

这时候,石破茂坐不住了。他觉得老靠着美国市场不是个事儿,得找别的出路。于是,他亲手写了封信给中国,2025年1月13到15日,让自民党和公明党访华团带过去。信里他语气挺诚恳,说想尽快访华,加强贸易、技术和地区稳定合作。1月15日,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把信交给了中国官员,新闻一出来就炸了锅。中国外交部很快回应,欢迎石破茂找个合适时间来访。

这封信有几层意思。第一,石破茂想拿中国当筹码,跟美国谈条件。第二,他得给日本经济找条后路,少点对美国的依赖。第三,他试试美国的底线,看看特朗普会不会翻脸。这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政府有点慌,生怕日本真往中国那边靠。

不过,这步棋风险也不小。自民党里有些人觉得他太“亲中”,东京街头还有人抗议喊“别向中国低头”。美国国务院也发话,说“盯着日本呢,希望盟友别乱来”。石破茂得在内外压力下找平衡。

日本为啥会被叫“第二个乌克兰”?这得从俄乌冲突说起。乌克兰靠着西方支援跟俄罗斯干,但打起来后发现自己有点被孤立。放到日本身上,美国虽然是盟友,但关税这事儿弄得日本觉得自己被“背刺”了。《读卖新闻》有评论说,美国这么搞,日本跟乌克兰似的,都可能变成大国博弈的棋子。这说法在日本挺有共鸣,也逼着石破茂赶紧跟中国搭上线。

三、后续发展和石破茂的前景

石破茂这封信开了个头,中日关系有了点新动静。2025年2月,日本外相岩屋毅跑去中国,跟中国外长见面,给石破茂访华铺路。日本媒体说,石破茂计划5月初去中国,随行团队已经开始忙活了。

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自民党里有声音担心会惹恼美国,3月党内会议上有人直接问他是不是要选边站。石破茂顶住压力,说日本得为自己着想。他还公开讲,跟中国合作不是要跟美国翻脸,而是让经济路子更宽。

美国那边盯着呢。4月,美日贸易谈判有了进展。美国稍微松口,愿意降点关税,但要求日本多买大豆和牛肉。赤泽亮正团队熬夜算账,最后谈成汽车关税降到15%,日本多进口点美国农产品。这结果让石破茂喘了口气。

以后咋样,看他能不能稳住局面。如果经济好起来,外交也有成绩,他可能坐得更牢;要是中美关系崩了,或者党内闹得更凶,他说不定得下台。不管咋说,他主动跟中国示好,总算让日本在大国夹缝里多了一条路。

石破茂信里那句“再不行动就晚了”,既是给中国的表态,也是给自己敲警钟。他这步棋,至少让日本没那么容易成“第二个乌克兰”,而是多了一点自己做主的底气。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