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圈疯传的“糖水泡饭”,揭露害惨了多少中国女生的新型洗脑

小椰子的专栏 2025-03-14 05:57:35

最近,有一种名为“魔爪泡饭”的诡异吃法,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流行开来。

女生往一小碗米饭里,倒入一整瓶的功能性饮料“魔爪”,再撒上满满的薄荷糖。

搅拌搅拌之后,就开始大快朵颐。

不爱吃薄荷糖的,还可以选择放粉色软糖、紫色QQ糖。

不是,这种甜腻气泡水+米饭+糖的搭配,能好吃吗?米饭做错了什么要这样对待它?

评论区里,很多人调侃:“这招太阴了,吃一口我就招了。”

“我妈数到4我都不吃。”

而这种猎奇食物的流行,正是因为背后存在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ed妹,也就是患上进食障碍的女生。

她们个个骨瘦如柴,却还在继续“减脂”,每天摄入不到300大卡,只为维持生命体征:

她们在家里囤积大量的“魔爪”,因为这种功能饮料里有咖啡因和牛磺酸。

每当她们觉得自己快低血糖了,或者全身无力了就喝上一口,获得暂时的能量。

她们一天的饮食差不多是这样的:

早上起来喝一瓶魔爪;

中午发现妈妈吃剩的瑞士卷,就用勺子挑了一点奶油来吃;

晚上吃一小片猪肉脯,结束。

有人更狠,一整天只靠着一杯冰美式,和一瓶魔爪续命。

有人会因为吃了七个饺子,就觉得自己暴食了,崩溃到去催吐。

她们的梦想是瘦成“干尸”;

她们的“安全食物”是:魔爪、0卡果冻和蛋白棒;

她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报团取暖:

“怎么才能得厌食症啊?”

“我真的好想得厌食症。”

“如果吃s可以抑制食欲的话,我毫不犹豫。”

这种现象已经愈演愈烈,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你经常能看到好多瘦得如同骷髅一样的女生。

她们晒出自己只剩下骨架子的身材,却引以为傲:

《这应该是女孩子都羡慕的身材吧》:“我想我男朋友都配不上我了。”

《从132到80,就是瘦上瘾了,我瘦就是为了显摆,现在的好身材是我应得的。》

更有一些人,自己深陷其中也就算了,还要写一些言之凿凿的小作文,试图洗脑更多的中国女生:

《肥肉是穷人思维的实体化》:

“凌晨三点,我摸着肋骨嶙峋的弧度笑出声,这可比任何奢侈品包都让人上瘾。”

“当我穿着露胃装在电梯里偶遇前任,他吞咽口水的样子让我确信:这世上有比饱腹更高级的快感。”

《我不要吃饱,我要漂亮》:

“真尤物都在经期吞布洛芬跳帕梅拉。”

“嚼口香糖都算暴食,生日蛋糕蜡烛插在青椒上,许愿时满脑子都是明早掉秤数;

体检报告单上的‘营养不良’四字,比情书更让我血脉偾张。”

《饥饿时长是美貌银行的定期存款》:

“别信什么‘健康微胖’的谎言,真辣妹都在深夜嚼维生素软糖当甜品。”

这些批量生产的洗脑话术,将饥饿美化为“自律勋章”,将“白幼瘦”包装成“新型裹脚布”。

而无数中国女生们,在这种病态风气的荼毒下:

用肠胃的绞痛来换取社交媒体的点赞,用摇摇欲坠的健康来换取一句“你好瘦”的“夸奖”。

社会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泡菜效应”,指的是:环境会潜移默化重塑个体行为。

就像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其味道会因浸泡的水不同而有所不同。

ed妹的圈子们,正是通过以下手段来完成一场残酷的“审美腌制”:

①视觉驯化:大量推送一些骨感身材、纤细手腕的“模版照”,来激活女生们的比较焦虑;

②语言规训:将正常饮食污名化为“犯猪瘾”,将损害身体健康的催吐美化为“排毒”;

③社交绑架:小圈层报团取暖,在社群内“打卡监督”,摄入量“超标”的成员会被贴上“不自律”的标签。

这种病态环境就像是刻在身上的纹身,想丢都都丢不掉。

女生们不知不觉中活成了被社交媒体随意摆布的提线木偶,所有的价值观、审美观都被操纵。

而这种现象出现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性别规训的千年变体。

从缠足到节食,从紧身束腰到“美貌千分尺”,女性的身体自始至终都是权力博弈的战场:

封建时代,“三寸金莲”象征着夫权控制;

消费时代:“A4腰”、“漫画腿”成为减肥、医美机构等资本审美霸凌的新枷锁;

而现在,更隐蔽的“自我规训”,更是让ed妹主动内化标准,将节食的痛苦美化为“自由选择”。

殊不知,她们追求的“清冷厌世”、“弱柳扶风”的病娇美女人设,并不会给她们带来任何实际利益。

相反,只会让她们患上致死率极高的厌食症,终日与疾病斗争,苟延残喘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真正的女性力量,从来都不是瘦弱的顺从,而是蓬勃的掌控:

掌控食物的自由,掌控审美的定义,掌控生命的热量。

就像70多岁的庆奶,一个人在节目里吃下一整条鱼。

她吃下的每一口肉都没有白费,都化作了她旺盛的生命力,随时随地都能从她那浓密粗壮的头发丝往外冒。

当其他老太在节目里因为旅途奔波而憔悴不堪时,唯有庆奶精神抖索、健步如飞。

又像22岁的郑钦文,用运动员的肌肉线条和阳光肤色,尽情释放着充满力量感的美。

粗腿是底盘稳的佐证,宽肩是最好的靠山,由她带领的体育美学,正在书写新的审美叙事。

正如哈利·多兰在《最后一个死去的女孩》中写道:

“并非所有的女孩都是由香草、糖果、奶酪这些甜美的东西组成的。

有些女孩的根骨由钢铁浇筑,勇敢被刻进了脊梁,自由融入在她的血液里不可驯服。”

希望所有女生们,永远不要幼化、物化、弱化、钝化自己。

别再用肠胃的绞痛换取世俗的认可,用生命的枯萎兑现“被爱”的执念。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0 阅读:40

小椰子的专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