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中国郑重宣布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这一消息如巨石入水,在国内国外都激起了千层浪。国内网友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好奇,原来过去竟允许进口洋垃圾?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坐立不安,没了中国这个“垃圾接收站”,他们的垃圾该何去何从?
我们把海外国家的废弃物大量进口回来,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处理,转化为可利用的产品。为此,还专门建立了垃圾厂,塑料、废纸、废铁、电子垃圾等都在这里进行初步处理。那为什么西方国家不自己处理这些垃圾呢?
中国大量接收洋垃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满足了国内需求。从新中国成立到2017年之前,中国就靠着进口洋垃圾维持着工业发展。不同时期,进口的洋垃圾种类也不同,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口各种废弃物,九十年代则大量进口废船、废钢等。
然而,进口洋垃圾也引发了巨大争议。分类加工处理这些垃圾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但当时的中国没有更好的选择,吃饱饭才是头等大事。而且,进口洋垃圾也促进了中国工业发展,那些废船、废钢经过处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钢材产品和其他原材料,带动了造船业等产业的发展。
禁令出台后,那些长期依赖出口垃圾的国家慌了神。欧盟急忙寻找替代国家,如不太发达的东南亚国家,还对塑料收税,减少废弃塑料产生。但这种方法只是暂时的,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减少洋垃圾进口。美国更是试图强逼中国取消禁令,因为出口垃圾成本低,本地处理成本则大幅上升。可他们凭什么要求中国继续接收垃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