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听说过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从未亲眼见过大海。
今年,有个老朋友在威海结婚,这给了我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个周末,我推掉了所有的工作,背上行囊,踏上了去往威海的旅程。
酒席那天,大批亲戚朋友们齐聚一堂。
初见大海的豪迈还未消退,我满怀期待地坐在婚宴的桌前。
可谁知,这顿喜酒之后,我的脑海里满是问号。
海鲜盛宴:威海的酒席为何如此丰盛?
刚坐下不久,一道道海鲜美食便接连不断地端了上来。
生蚝、皮皮虾、海螺、帝王蟹、海虹……每一道菜都让人目不暇接。
当时的我,只能愣愣地望着这些从未亲眼见过的海鲜。
对于习惯了老火锅的重庆人来说,这样的场景简直是极大的视觉刺激。
在重庆,办酒席虽然丰盛,但以各种肉类和川菜见长,海鲜难得一见。
现在却突然面对一大桌子的海鲜,我甚至有点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这些量,放到重庆,够吃好几顿了。
那天婚宴上,大家边吃边聊,席间的氛围格外融洽。
威海朋友告诉我,这在当地是很正常的,他们靠海吃海,海鲜自然是主打。
饮食文化差异:威海人处理海鲜的方法婚宴上不仅海鲜种类繁多,做法也让我大开眼界。
与重庆的热闹火锅不同,威海的每一道海鲜都讲究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原味。
清蒸、炭烤等做法确保了海鲜的鲜美原汁原味,尤其是那道鲅鱼饺子,薄皮大馅,咬一口全是海洋的气息。
虽然威海的海鲜做法简单,不添加过多调料,却更加凸显食材本身的鲜甜,这与重庆的爆炒、重口味形成了鲜明对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我自然更偏爱重庆的辛辣,但也不得不佩服威海人对食材的尊重和讲究。
有时候,简单的烹饪反而更能引出食材本身的美味。
啤酒配海鲜:威海人的饮食习惯除了海鲜,威海人对啤酒的钟爱也让我印象深刻。
无论酒席还是大排档,啤酒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是朋友间助兴,也是海鲜的绝妙搭档。
几个大老爷们,在酒席上你一杯我一杯,气氛那叫一个热闹。
朋友告诉我,没有啤酒,海鲜的味道就少了几分真味。
在重庆,虽说大家也喝酒,但更偏向于白酒,啤酒在一些场合并不是主打。
而在威海,啤酒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我也不得不同意,生蚝、皮皮虾这些海鲜配上冰镇啤酒,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短暂的相聚,我体验到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也体会到了威海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讲究。
威海方言:让重庆人困惑不已饮食的差异只是让我好奇,真正让我郁闷的是威海的方言。
这次婚宴生动地告诉我,原来听不懂别人说话是何其难受的一件事。
当时,同桌的一位大哥热情地和我聊起了家常:“夜来哄上逮的蟹子,今儿早现逮的。
”
那天我简直石化了,满脑子只有一句话:这说的是啥啊?
最后实在听不明白,拿出手机查了半天,也没弄清楚个所以然。
威海方言自带“加密系统”,每一个字单独拆开听都没问题,但一连贯起来,我就彻底迷失了。
幸好后来有朋友帮忙翻译,才勉强搞懂。
当地的樱桃酒明明很好喝,为啥不出圈?
不仅海鲜和啤酒让我大为震撼,威海的樱桃酒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威海地处沿海,气候温润,非常适合樱桃生长。
很多本地人都会自己酿制樱桃酒,琥珀色的酒液透出果香,入口酸甜可口。
遗憾的是,这么美味的樱桃酒居然在外地很难买到。
朋友告诉我,这些樱桃酒是“传家手艺,不外传”,所以一般只在自家喝或者送人。
我心里不由感叹,世间好物多自藏,威海樱桃酒是个秘密却也增加了其神秘感和独特性。
倒是威海为迎接各地游客,也引进了不少外地的好酒。
那天,我们还品尝了来自四川邛崃的52度南池翠N9浓香酒,口感醇厚,香气扑鼻,堪比三四百的高档酒,划算得很。
这趟威海之行,让我见识了大海,也深刻体会到东西方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巨大差异。
虽然有些疑问至今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但那份由惊讶和新奇凝聚而成的体验,让我难以忘怀。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尝试走出去,去触碰那些未知的、不曾体验过的地方和文化。
威海的朋友们若能看到这篇文章,也希望能为我解答心中的疑惑。
人生本就是一场奇妙的旅行,在探寻中不断发现,不断挖掘新的风景,也许这就是旅行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