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在人们的生活中各种美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热爱美食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虽然大多数小吃都备受欢迎,但有一种食品引起了人们的爱恨交加,那就是切糕。
实际上,切糕最初是新疆等地的特色美食,当地人称之为玛仁糖。
在新疆当地,切糕备受欢迎,但在其他地方却名声极差。
即使多年过去了,看到切糕,人们仍然会敬而远之。为什么这种美食会在外地人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后遗症”呢?
之前湖南岳阳警方认证的微博——“岳阳公安警事”发布了一则引发全国人民愤慨的新闻,其报道了平江县城关镇天岳村村民凌某和一名来自新疆的商贩之间的纠纷。
当时,在购买新疆核桃仁糖果时,由于语言不通导致了误会,最终导致了肢体冲突和群体殴打事件。
事后,该事件造成了两人轻伤、切糕损坏约16万元、摩托车损坏及受伤人员医疗费用等共计20万元。
最终16名来自新疆的人员得到了赔偿。
虽然警方事后给出了详细解释,真实损失只有九万元多,并且切糕的赔偿单价也并不高,但网络舆论已经一片哗然。
这起事件让边疆美食切糕“名声大噪”,尽管一些卖家在网络上不断宣传和正面引导,但切糕的名声已经遭受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其实在这件事发生之前,高价切糕的问题已经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这种切糕的售价常常高达几百上千元,对于当时普遍收入不高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
如果你不想购买,却被切下了一块,那么你只能被迫付款,否则就会遭到一群人的威胁和围攻。
随着国家“扫黑除恶”政策的力度日益加强,切糕等欺诈行为逐渐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城管部门明确表示,此次行动要求涉事者自觉投案自首,否则将面临更加严厉的法律惩罚。
那些依赖“强买强卖”手段牟取利润的切糕商家自然而然地被淘汰出局。切糕的销售量不断下降,商家们深刻认识到这种欺诈行为所带来的恶果,但虽然不再有暴力购买行为,但切糕的价格依然众说纷纭。
从那以后,许多人对于切糕都有着天价的固有印象,认为这是一种违反消费者意愿的买卖行为。
即使市场整顿后,切糕开始明码标价,人们对切糕仍然持有疏远和不信任的态度,先前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现在的切糕摊位上几乎不会发生以前的那些现象,但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前去询问。这种现象被称作“切糕后遗症”。
切糕的卫生问题,也是十分令消费者担忧的一个点,销售切糕的一直以来都是小摊小贩,虽然切糕的保质期很长,但由于含有大量的糖,每次切开都会沾上灰尘和细菌,再次封装后也难以避免污染。
有关部门检测结果表明,切糕的菌落总数分别超出标准的17倍、1.6倍和10倍,而大肠杆菌更是超标了数百倍!这些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对切糕的不信任和疏远情绪。
切糕现在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市场监管不力所致。据了解,许多在内地销售切糕的商家并非来自新疆,他们通常以高价销售切糕,却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制作工艺。
此外,由于缺乏严格的指导价格,商家可以随意定价,导致价格不合理。尽管价格高昂,但切糕的口味却平庸无奇,这使得消费者难以接受。
市场缺乏及时、有力的监管机制,无法有效打击和纠正市场上的切糕乱象。这些不良商家破坏了切糕的声誉,进一步扩大了不良风气,最终导致切糕的声誉彻底被破坏。
经历了上述种种遭遇,切糕如今已经成为了“臭名远扬”的代表。要想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可以说是一项难如登天的任务。
但无论如何,摆脱高昂的价格标签,将价格降下来,是切糕重新进入市场的第一步,而卫生问题,更是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审查与配合。
切糕市场的复苏需要很长时间转变,治愈人们“切糕后遗症”的过程也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
关于“天价切糕”和“切糕后遗症”,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说实话我想尝尝切糕啥味道!就是怕钱不够,或者命不够硬![笑着哭]还是算了吧!38一只的青岛大虾,贵是贵点,好歹明码标价[笑着哭]
不是切糕问题,是卖切糕人的问题,让切糕无人问津。
贵贱不是关键,关键一刀多少你不做主,但一刀下去总是出乎你预料、让你胆战心惊!
很少见到过新疆人了,他们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我觉得切糕还不配叫美食,就是劣质糖和一些干果压的东西罢了
自己埋的雷 自己踩去吧
切糕还想洗白,全国各地多少人被坑,别人不敢说我这辈子是不可能买第二次,管你是不是正经商家,做切糕就该死[呲牙笑]
由切糕矛盾导致的民族冲突,最终新疆完胜,汉人买单。
垃圾食品,脏的要死,一群肮脏的人,卖肮脏的东西,看到就够了 谁还敢吃?[得瑟]
切糕,天津麻花都是连骗带黑
有说切糕成本高的,自己看看切糕配料里成本最高的多少一斤?切糕总成本不可能超过最贵的配料价格吧?难不成切糕是黑洞,可以压缩再压缩,把好几斤原料压缩成一斤?
只要看见,我都离得远远的。
还不是国家偏袒导致的
一刀马云落泪,两刀化腾下跪,三刀建林崩溃,
看到“新疆切糕”这四个字使人会联想到,强买强卖、坑蒙拐骗。
切你妹的,又不是不能做成糖块、沙琪玛那样的包装。说白了就是想动手脚,不老实
本是好东西,可惜被贪心毁了
应该把在岳阳的卖切糕的全部干掉,湖南人雄起
新疆人有段时间确实很猖狂,明明大家都在等红灯,可偏偏他要大摇大摆地走过去。我在外滩新开河路口亲眼看到几个半大不小的新疆小子这么做,上前劝告他们也丝毫不理。
2001年我17岁,特别喜欢买没吃过的东西吃,有一天去戴白帽子的新疆人那里买切糕他们说30,一刀下去几个人围着我逼我付了400多,才一斤多一点点,切下来后他们才说是30一两,那时候我每天上十四五个小时的班一个月工资才五六百块钱,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买新疆人的东西了
1两7块,随便切一点三五斤的[得瑟]人家可是随时推着几十万的货在街上溜达!
再便宜再好吃我也不去买,因为卖切糕的人心坏得很,
几年前买过一次,买三两结果却了好几斤,最后一群人互殴打到派出所,民警说我欺负外地少数名族,打架斗殴罚款3000.医药费6000.拘留半月,拖了好多关系最后关了3天出来,从此看见切糕绕道走,惹不起躲得起,三两缺钙9000多,买个澳洲大龙虾多香
本来就游牧民族,不怀德!
我就想问一句民族平等吗?CG那么横的见了白帽的都是避开走!哪个商家敢占一点点人行道经营,只有那些人可以,占大半人行道打着棚子,经营屁事都没有!
我怕命不够长,不敢吃保质期长又没有明确表明生产厂家的东西
买过一次,20元一两,天长汽车站门口买的,好像是04年,当时开车送朋友去坐长途车的。[哭笑不得]实话实说,味道不错,用料也实在,全是核桃仁花生仁等坚果,贵是贵点但也物有所值吧!走的时候老板还很客气的,还给我自行车链条上了点油。
本来也不好吃有一次没忍住买了不点,280 快钱,不买不让走。一个月那时候才600快。太过甜了。咬一口就吃不下去了
说到切糕,咋就想到海鲜,,,黑导游,牛皮癣啊
很多做电商的,不喜欢做新疆的单,这个不是运费的问题。[吃瓜][吃瓜][吃瓜]
和奶粉事件一样,三鹿奶粉事件一出,从此不敢买国内奶粉,三个娃的奶粉全从香港买,一次事件做死一个行业![点赞][点赞]
沒这切糕的身家就别问切糕价![好生气][好生气]
自作孽不可活
主要惹不起卖切糕的人,我宁可买块几百的品牌蛋糕,至少卖蛋糕的讲道理有服务标准[笑着哭]
反正不敢吃。。。
送我都不吃
看着新疆切糕确实很精致 一问价格 五十 好像还能接受 可真这么想 就上当了 新疆商贩会拿着专用切糕刀在切糕上比划 尽管买的只想尝尝味 说只要一斤 商贩会装着听不明白 会拿着切糕刀在切糕上比划 即使买者比划了大约一指宽左右 新疆的切糕商贩会尽量把下刀位置留宽一点 在经过买者同意后 新疆商贩将刀用力的切下去 但下刀就是斜斜的越来越厚 下刀处只有两公分不到 到下面却到了四五公分 一过称 六七斤 买者忍着肉疼拿出三四百块钱准备付钱时 这下坏了 新疆商贩会连连摇头 连连摆手说 这些切糕要三四千块钱 买者说不是五十一斤么 这时新疆商贩会拿出切糕边上的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五十 一两 然后以切下来了粘不回去 强迫买下 这就是新疆切糕在全国各地的套路 一块切糕两三千至三四千不等 谁受得了
民族不平等造成的,汉人这样卖早就让你死尧尧
一刀马云流泪,两刀健林崩溃。
最终16名来自新疆的人员得到了赔偿。这个才是重点!
01年购买过一次,那时我的工资才五百,一块切糕要了我二百多,那时候的痛只能自己才知道。
留着新疆人自己吃,我08年在绵阳问怎么卖,他说八元一斤,我说来一斤,他问怎么切,我说谁便,结果一刀下去,四十六块钱,老子不要了,他拉着老子不让走,我说报警,他说让六块给四十。所以这个教训陪伴一身,我现在连蛋糕都不吃了。
以前也是明码标价,只不过一刀切下去上面拇指宽底下脚板宽。
大学的时候,新疆的同学给我来过一块,挺好吃的,街上的不敢买,不信你跟卖家说来10块钱的,你看他理不理你
所以现在买东西都说给我来10块钱的,别想给我强行加,咱们不要面子,要钱也要命,大家都说的明明白白
是明码标价但还是要三四十块钱一克
为什么怕‘外煤’?因为老婆孩子在国外呗!
以前在佛山祖庙就看到过,问多少钱,就说10块钱。一般人指的是一斤10元,没想到哇,是一两10元,切糕商贩实话都不讲实话,谁敢买[得瑟]
想吃自己动手制作就可以了,想加什么料就加什么料!会制作花生脆酥糖的人都会做!一点都不难!
原先火车站有卖的。坑的人太多了。别的诈骗可能感觉挺遥远的,切糕这玩意一刀下去斜着切,上窄下宽的的一刀下来两百多,那段时间太多了
切糕滚出中国、滚回沙漠!
现在路边也看不到了[呲牙笑]大快人心,坑蒙拐骗肯定行不远
大肠杆菌超标,所以说这东西是💩,不过分吧
成立加工企业吧,做成预制切糕,然后卖给中小学食堂,能保证销量,还能保证利润[吃瓜]
根本原因就是贵族美食指定地方购买不就行了,贵族美食不准摆摊,任何东西都以斤为价格,非要按两价格算,需要标注的特别醒目,而且碰到不识字或者眼神不好的要明说,一个吃的东西,又不是黄金,或者茶叶类消耗特别慢的东西,什么乱七八糟的按两给价格,既然是按两给价格的,又凭什么不按两卖,我要一两你就给我切一两不就行了
还不是它们切糕人每次把事搞大了,吃亏的总是消费者。警察对它们惩罚的很轻啦!
各种干果又没洗过,光是灰
天作孽犹可活~
切糕高糖高热量,反正我是不想吃[笑着哭]
老家河北的,小学时候有一次我妈带我去县城玩,碰上卖切糕,我非要,我妈就想买一点,下刀的时候说好了大概不到2公分一片切下去,结果越切越厚,最下边都有10多公分了,要20多块钱,那可是九几年,和卖切糕的理论就围上来好几个大汉,最后还是按付钱了,从那儿以后再没买过切糕
把鸡宰了,现在连蛋都没得吃,一副好牌打得稀烂,兰州拉面也快步后尘了。[得瑟]
小偷和切糕,铁路客运站附近,一旦被发现群起而攻,身上有🔪。九十年代就有这个影响
坚决不问不买,大不了不吃,一旦问了不买,可能你就不能吃了!!!
真对维族没好映像,年纪大点的卖切糕强买强卖,年纪轻的卖假相机手机,年纪小的偷钱包。
败坏新疆人名声,新疆人自己不去处理这些人,反来怪其他人误解自己,就很搞笑
凡是新疆人的生意真的不敢去看,快跑
这不简单找个国家单位,然后出个质检单再把价格提高一下就好了。
这年头,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贵我就不吃了呗,前几年五花肉30元一斤的时候,不吃猪肉,也不会怎么样
在新疆不知道多少钱一斤 但听说不会像在内地那样 五十块一两的卖 你要一斤也只会买一斤左右给你
葡萄干,虎皮刀具,切糕,远见远避
不买就好了
我本人就上过一次当!贵了点不要紧,结果是家人们都不想吃,其实我也觉得不好吃!
十几年曾经遭遇过,从此不敢再光顾切糕!
卖切糕的人都是骗子,你问他多少钱一斤,他用手指屈一屈点头表示,说话又听不明白只是一味点头用手势表达,当你一切下来最少几百元了,不是论斤卖的而是用克算,真是太坑人了……
主要是人,强买强卖,当年广东工厂,新疆人够乱,不是引起几条村集体干一次
草原人民,只配能歌善舞
其实,好办。一、明码标价。二、把刀递给顾客。
要十元的,你给切到十五元,能接受!但是你直接切出五十元的,就有点让人受不了!预期和落差不能太大,生意就能长久!
问“多少钱”,答“10块钱”,“:给我来一斤”,“谢谢惠顾,5000块钱”。还记得那个被讹5000块钱的大学生吗,你问的是10块钱一斤,人家说的是10块钱一克,一斤500克共5000块钱,拿着刀威胁说不给就杀他
我在临沂买过。2000年左右。花了我几十块。确实有点肉疼
这玩意按两卖,问价时候又不明说,又重称,随便切一块都上百了,不要?马上围一群人,强买强卖,派出所压根都不管,只能吃哑巴亏,
建立名声需要很多年 败坏名声只需要一瞬间
一刀富,一刀穷,一刀只剩三角裤!
新疆人现在不卖切糕了,他呢卖拼图玩具去了
不好吃
祖国何时能雄起,汉人何时能雄起
我不吃,不买,也不围观
万能的某宝上面啥都有
吃过一次 味道不好 切多少还得全买了 感觉很差劲
天价卖糖[吐舌头眯眼睛笑]
什么地方忘记了,听街头路过的人在谈某地一些人对另一些外来乱搞的人棍棒伺候,躲到另一地就追到另一地伺候直到乱搞的人都离开了。
上学的时候买过一次,掏光了兜里所有的钱,被刀恐吓,从此再也不敢跟新疆人说话
就改这样。这才是经济规律呢。
[得瑟]武汉的表示好久没见新疆人了,黑兄弟来了
这玩意儿老坑人了
垃圾食品。
要吃还是到新疆去
大部分没有被西医洗脑的平民百姓是不会关心细菌有多少的,作为一个拿着城镇户口在城市上学却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新疆切糕其实挺卫生的,我不买不是因为不卫生,而是不喜欢糖与坚果的味道。就像夜市和路边摊一样,一部分人抵制一部分人不吃 还是照样生意红火。人也是动物,千万别把自己看得那么高!
没有亿万家财,谁敢吃呀
切糕味道可以,就是有点贵,一刀下去花了我80多[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