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国军事专家鲁普雷希特发现中文网络上有疑似六代机竞标模型。该模型是否竞标失败尚不清楚,但鉴于鲁普雷希特常以美媒消息源出现,其观点具一定可信度。
国内惯例,新机首飞或下线后,落选竞标案会正式或非正式公布。歼-13、舰载歼-7/8、707/891航母、051S、052II均曾如此,故相关模型或为六代机竞标方案。
【太平洋不需要小短腿,航程是重型六代机的核心指标,宁愿牺牲机动性也要保障腿够长】
疑似六代机失败案的模型,设计与六代机相似,采用无平尾、无垂尾、翼身融合设计,前缘缝翼长条,机身扁平,利于隐身,模型精度有限,无法推断更多细节。
此模型与成六代均用两组进气道:成六代为机背加机身两侧加莱特式,该模型为机背加下颌式。因不可能为相邻两发动机设不同进气,故该模型应为三发战斗机。
除此无法推出更多,该模型仅是PPT形态,未实际成型。六代竞标失败的模型被毙状态不明,因此无法深入分析其内容。
战斗机设计时,设计师考虑军迷所想方案,F-35曾近似歼-20MINI,SU-75类似F-22mini。众多方案经利弊权衡与多轮迭代后,才有一款战斗机成功首飞。
首飞非终点,战机常因用户需求调整而需重设或重建。SU-27、SU-35、SU-75、X-32均经多次改良,能否服役尚存疑。成飞库房存数十款模型,未成品分析价值有限。
但六代竞标模型飞机疑用三发设计,引人深思。为满足高指标,他处妥协不罕见。如3发A-5的NR-349、挂票起飞的XP-85及为垂降妥协的YAK-36。
空军难担失败战机后果,故对激进方案持保守态度。美空军曾弃F-23选F-22,弃X-32选X-35,还放弃三马赫XB-70及XP-85。激进战机背后,常有更激进竞标案,其已算保守。
疑似竞标失败的六代机模型采用三发设计,表明其部分指标要求严格,必须采用此设计。因无垂直、水平尾翼及鸭翼,六代机选择三发设计显然非为提升机动性。
历史上存在NR-349三发战机竞标案,成六代机体型庞大,弹舱宽广。其机身采用加莱特与下颌进气道,非中国擅长的DSI。太平洋地区机场稀少,战斗机作战半径至关重要。
成六代采用三发设计或旨在提升高空高速性能及航程。其两种进气道设计预示未来可能将中部或侧发动机换为旋转爆震或超燃冲压发动机,以实现更高速度。
两款方案均采三发设计,因成六代为太平洋型大航程战机,需2000至3000公里作战半径以适应广阔太平洋。为超远程交锋,放宽机动性要求,选重三发设计,并联双座使飞行员轮流休息。
成六代定位或近似P-38、F-72双身战机,航程为其核心指标。先满足航程,再强化机动性、抗损性及可维护性。仅达预设战场,机动性才有意义,本土附近机动无用于远程作战。
最终,相关模型略显垂直起降战斗机特征,机身两侧疑有发动机喷口设计。盘子认为中国或将研发垂直起降战机,但其优先级靠后,不太可能与成沈六代机竞争。
成六代为超重型战机,沈六代为常规重型,双发或三发不具备垂直起降能力。此模型若为六代落选方案,应与成沈六代之一重合。若为单独竞标,曝光过早。故推测为另一款三发六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