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及释文
上图是《联律通则》中,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以及释文。
纵观《联律通则》,第一章主要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角度,规定了对联的“基本规则”。第二章更深入一步,从修辞学的本源上确立了对偶辞格在对联形式要求上的中心地位,规定在与对偶辞格发生矛盾时,语法学所归纳的“基本规则”必须放宽。但是,语法学是一门精细的学问,只用模糊的“放宽”二字很可能会造成“基本规则”的混乱,如何把握“放宽”的尺度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据此,《联律通则》第三章便从语法学角度更为详细、具体地阐述了“从宽范围”,对“基本规则”进行了合理的“修正”,使得这些规则更趋于合理和客观。与此同时,谐巧类对句往往会因为追求技巧而降低词性对偶以及平仄声律等形式上的要求,《联律通则》也对此作出从宽的规定。总之,对联的“基本规则”适合于初学者入门,但也容易使人产生刻板理解和机械执行的弊端,学习、掌握“从宽范围”,便于深刻全面地理解对联文体形式要求的真实状态,最后达到洞彻语法学对偶规则与修辞学对偶规则的异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地步,由必然走向自由。
第十一条: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
(2)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
(3)同义或反义连绵词;
(4)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
鉴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对偶规则与传统修辞对格之间的差异很微妙和复杂,所以,《联律通则》只能以归纳的方法,列举主要的“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这个范围大致包括:
(一)形容词和动词。
形容词,是指主要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的词语。如:“大”“高”、“美丽”“精明”“可爱”“冰凉”等。
动词,是指表示动作中状态的词。动词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可以与宾语构成动宾词组。

“福寿长”是一个吉祥用语,通常用于祝福他人“福气绵长、寿命长久”,表达对健康、幸福和长寿的美好祝愿。
具体含义:
1. 福:指福气、幸福、好运,涵盖生活顺遂、家庭美满、事业兴旺等。
2. 寿:指长寿、健康,强调生命长久、身体康健。
3. 长(cháng):意为“长久、绵延”,寄托希望福气和寿命持续不断。

《长寿福》
“福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追求之一(“五福”中以“寿”为首),而“长”则强化了这种愿望的永恒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