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有一天早晨早早醒了,无意间刷到了一个视频号叫语文佟行的视频,一段不足5分钟的小视频,作者名叫“语文佟行”,他发布的视频内容,深深地震撼了我。
故事的背景是在石家庄市的一个评优课上,老师正在讲《登颧雀楼》,其间一个孩子突然发问:老师,为什么不是“红日”?原以为是预设的问题,没想到这位老师却用双手把这个孩子按下去了。孩子像犯了错似的涨红着脸,不知所措地坐着,可以想象,就在那一刻,孩子的自尊碎了一地。
课后,为探个究竟,佟行马不停蹄地去亲自去现场,课文里面说鹳雀楼在山西省太原的永济市,结果佟老师去了以后发现鹳雀楼并不在永济市,而是在浦州县,他亲自去看一下到底是“白日依山尽”还是“红日依山尽”?结果证明,王之涣诗中所写景色是实景,的确是“白日依山尽”,这是太阳落山时,受黄河升腾之水汽影响,“红日”变成了“白日”。难能可贵的是,佟行老师又亲自把这个印证的结果告诉了那个孩子,孩子感动不已,流下了热泪。我的心被震撼到了,不仅仅为孩子失而复得的自尊,更为佟行这位老师的赤子之心、关爱之情。这不正是我们老师们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吗?何为教师,仅仅是教书吗?非也。传授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育人。孩子不是读书考试机器,而是会思考、敢质疑、有血有肉、睁眼看世界的独立个体。
我也时不时会问自己,当今教育界还有多少老师能够像佟行老师一样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既教书更育人。当年刚毕业不久的我也会像佟行老师一样,充满激情,一切为了学生着想,可后来呢?随着非教学任务的不断增多,教书的激情慢慢被磨掉了,实在是可惜。
视频的末尾,总结得非常好:1.教育没有围墙,世界才是课堂。2.学生不去观世界,明天哪来世界观?3.语文不是平面的,而应该是立体的、空间的、有温度的。4.只要把课本走成世界,孩子们的世界就能成为课本。这些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振聋发聩。
我真心希望,教育能少一些冷漠,多一点关爱;少一些敷衍,多一点责任;少一些思维固化,多一点用心用情;少一些功利是非,多一点真实真意。我想,这应该是教育的本真,我们的教育才有更美好的明天。
我也在想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为什么不能让大部分教师像佟行一样激情满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