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向盟友墨加投降,中国绝地反击,狠击中美国七寸

张元武 2025-02-08 03:32:37

特朗普在短短几天内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并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然而,在关税战的前一天,即2月3日,特朗普突然宣布暂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征税计划30天。

特朗普为何突然喊停关税战?

细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墨西哥和加拿大主动与特朗普进行电话沟通,并宣布了一些让特朗普满意的措施。比如,两国答应阻止芬太尼等毒品和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加墨加大边境管控等。

其次,墨西哥和加拿大威胁报复美国,也是特朗普喊停征税的原因之一。加拿大一些地区甚至威胁取消特朗普盟友马斯克的星链合作计划,以逼迫特朗普让步。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实际上是一种极限施压的政策。他并不一定真想打成两败俱伤,而是像商人谈判一样,喜欢将这种政策用于外交和国际经济领域,以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这种计策奏效了。

那么,对中国商品也增加了关税,中国是如何应对的呢?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知如果投降,那么特朗普必将变本加厉。不过中国也不想打贸易战,毕竟贸易战是两者俱败之事。但是,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作为回应,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2月4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这一决策背后,体现了中国怎样的考量?今天,我们就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为何选择在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等商品上实施反制措施。

第一、精准反制:为何选择这些商品?

中国此次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并非随意选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这些商品的选择,既体现了对等反制的原则,也考虑到了中美两国经济的实际情况。

1. 煤炭和液化天然气:能源领域的战略反制

中国对美国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是对美国能源出口的直接回应。美国近年来大力推动能源出口,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加征关税不仅会影响美国能源企业的利润,还可能削弱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减少对美国能源的依赖并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太大影响。

2. 原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原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加征10%关税将对美国原油出口形成一定压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而美国近年来凭借页岩油革命成为重要的原油出口国。通过加征关税,中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国原油的竞争力,同时推动国内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进口来源的多元化。

3. 农业机械和大排量汽车:瞄准美国优势产业

农业机械和大排量汽车是美国制造业的重要代表,加征10%关税将直接影响到美国相关企业的出口利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国家。通过加征关税,中国可以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向美国传递明确的信号:单边主义行为必将付出代价。

4. 皮卡:象征性反击

皮卡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加征关税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传递出一种政治信号。中国选择皮卡作为反制目标,既体现了对等原则,也显示了反制措施的精准性和灵活性。

第二、反制的深层逻辑: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中国此次反制措施,不仅仅是对美国单边主义行为的回应,更是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任何国家都不应凌驾于规则之上。美国以国内法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了WTO的非歧视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中国的反制措施,既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捍卫,也是对国际规则的支持。

第三、中美贸易的未来:合作还是对抗?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的经贸关系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影响着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然而,如果美国继续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中国也将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第四、理性反制,彰显大国智慧

中国的反制措施,既体现了对等原则,也展现了精准性和灵活性。通过选择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等商品,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决心。我们希望美国能够认清形势,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与中方一道,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正轨。

朋友们,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让我们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经贸关系一定能够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0 阅读:3

张元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