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回美国后发18张照片,对中国印象一目了然,释放了3个信号

疏影横斜讶 2025-04-15 18:09:08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4月13日,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布多达18张图的帖子,并配文“谢谢你,中国”。

这张帖子是他为在2025年3月中国之行画上的圆满句号,在帖子中,他通过18张照片记录了自己来中国的切实经历。

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他在中国的行程,更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那么,是什么样的信号?

信号一:科技赋能的中国

甲亢哥的中国行首站上海,他在时速350公里的京沪高铁上完成了长达6小时的2K画质直播,尤其是在穿越隧道时,信号满格的场景让海外网友直呼“这不科学”。

中国高铁的覆盖率和稳定性远超美国,截至2023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4.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而美国高铁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就在还没从被中国高铁震惊中回过神来,甲亢哥又在深圳被无人机表演震撼。

数千架无人机在空中排列成各种形状,配合音乐起舞,这让他当场大喊“深圳,China!”。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之都,无人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物流配送等领域,据统计,深圳无人机企业占据全球70%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大疆创新等企业更是成为行业标杆。

此外,甲亢哥的一行还在成都体验了小米SU7 Ultra电动超跑,试驾后的他直呼“比兰博基尼还快”。

这句话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据资料显示,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60%以上,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信号二:文化自信的中国

对科技的震惊之余,甲亢哥的18张照片中,第二组照片聚焦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身穿唐装在故宫与古人合照,在少林寺体验少林功夫,这些场景释放了第二个信号,文化自信的中国。

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

甲亢哥在这里拍摄的照片中,红墙黄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故宫通过数字化技术,如AR全息皮影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甲亢哥的这张照片不仅展示了故宫的壮丽,也反映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创新。

甲亢哥的照片了不仅记录了故宫,还出现了具有浓重中华文化韵味的少林寺,在少林寺,甲亢哥顶着39℃高温苦练绳镖三小时,被师傅“一棍打碎功夫梦”的狼狈场景成为“武术修行”的生动注解。

少林寺作为中国武术的发源地,近年来通过文化输出,如少林武僧团的全球巡演,让世界了解中国武术的魅力。

甲亢哥的这张照片不仅展示了少林功夫的刚健迅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坚韧精神。

在照片的生动解读之外,甲亢哥在成都体验川剧变脸,从“痛苦面具”到“此生无憾”的表情转折,也让人印象深刻。

信号三:开放包容的中国

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人民广场的广场舞大妈将他拉入《阳光彩虹小白马》的魔性舞步的照片,这张照片释放了第三个信号,开放包容的中国。

近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民间交往日益频繁。

甲亢哥的这张照片不仅展示了中国民众的友好,也反映了中国在民间外交方面的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在北京护国寺小吃街,甲亢哥捏着鼻子喝下豆汁儿,五官扭曲成表情包时,一位北京大爷按住他的肩膀传授“焦圈咸菜丝”的搭配秘诀的视频。

也在TikTok播放量破亿,评论区被“原来中国人这么有趣”刷屏,中国驻美使馆发文点赞,称其“为世界了解中国开辟了新渠道”。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甲亢哥活学活用,在绍兴鼓励因娃娃音自卑的姑娘“做自己”,并与她切磋功夫的场景,被外网赞为“最动人的22分钟”。

这种真实的互动打破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让海外观众看到了中国社会的温暖与包容。

18张照片背后的中国形象重构

甲亢哥的18张照片不仅是个人旅行的记录,更是一次跨文化的对话,他以无滤镜、无剧本的方式,展现了中国科技的进步、文化的自信和社会的包容,打破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这种民间外交的力量,比官方宣传更具感染力,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提供了新的视角,正如中国驻美使馆所言,甲亢哥的中国行“用数字方式弥合了文化鸿沟,胜过万千官方外宣”。

信源:

原文记载于半岛都市报2025-04-14关于:半岛叨叨|中国行完美收官!“甲亢哥”发文:谢谢你,中国!

原文记载于环球网2025-04-14关于:张国庆:美Z世代对华认知经历“细胞级更新”

原文记载于极目新闻2025-04-13关于:刚刚,“甲亢哥”晒中国行18图并发文:谢谢你,中国

原文记载于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关于:“甲亢哥”发文表白中国,用18宫格总结中国行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