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奇瑞在安徽芜湖搞了个大动作——混动技术开源计划发布会。简单来说,就是奇瑞把自己多年研究的混动核心技术“免费送人”,还拉着全球高校、企业一起搞研发,目标就一个:让混动车更便宜、更好用,最终让全世界都能开上中国造的“省油神车”。这场发布会不仅让奇瑞的技术宅形象更“硬核”,也把中国混动技术推到了全球舞台的C位。

一、技术开放:不藏私的“理工男”
奇瑞这次开源的核心就三个字——“不藏私”。他们直接把混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看家本领”的技术接口和专利免费开放,其他企业甚至个人开发者都能用这些技术去造车或做研究。比如热效率高达48%的鲲鹏天擎混动发动机,全球顶尖的混动变速箱DHT230/DHT280,这些原本是奇瑞的“独门绝技”,现在全行业都能共享。
更实在的是,奇瑞还提供“保姆级支持”:开放实验室、捐赠核心零部件,甚至帮合作伙伴集成第三方算法。举个例子,一家小企业想研发混动系统,可以直接用奇瑞的发动机技术,再配上自己的智能算法,省去了从零开始的研发成本。

二、拉上全球伙伴:一起“打怪升级”
奇瑞明白,光自己强不行,得拉上大家一起进步。他们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搞“技术共研”,建了五大全球研发中心,专门研究氢能、合成燃料这些未来技术。这相当于把实验室变成“公共厨房”,谁有好点子都能来试试。
更接地气的是人才培养计划。奇瑞设立百万奖学金,派博士团队去学校讲课,甚至把混动车拆成零件给学生研究。说白了,就是培养下一代“技术宅”,让中国混动技术后继有人。

三、省钱又省油:混动车价格“打下来”
开源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让混动车和燃油车一样便宜。奇瑞直接拿出“价格杀手锏”:风云A8起售价8.99万,瑶光CDM-S电四驱13.99万,比同级合资车便宜一半。实测续航2000公里、油耗2.68升/百公里,这数据让“续航焦虑”成了伪命题。
为了覆盖更多用户,奇瑞2025年要推39款混动车,从家轿风云A8到七座越野山海T2,再到性能猛兽瑶光CDM-S,总有一款能对上胃口。甚至氢能车也在布局,未来加氢可能比加油还方便。

四、全球野心:中国标准“走出去”
奇瑞的野心不止在国内。他们的混动车已卖到全球21个国家,在俄罗斯、巴西等地销量第一。这次开源计划更想“定规则”:联合中国汽车研究院发布全球混动技术标准,让中国技术成为行业标杆。比如安全标准要求混动车在德国不限速高速上跑180km/h不趴窝,直接把门槛拉到天花板。
在西班牙建厂、针对热带雨林和极寒气候定制车型,奇瑞的全球化策略从“卖车”升级到“卖技术”。用他们的话说:“以前是产品出海,现在是规则出海”。

总结:一场“技术普惠”的长征
奇瑞的开源计划,本质是一场“技术平权”运动。通过免费共享核心专利、联合研发、培养人才,他们想让混动技术不再是少数巨头的“专利”,而是全行业共同进步的基石。对消费者来说,未来能用更低的价格买到续航更长、性能更强的混动车;对行业来说,中国技术标准可能成为全球通用的“游戏规则”。
这场发布会看似是奇瑞的“秀肌肉”,实则藏着更大的愿景:让中国混动技术像高铁、5G一样,成为全球出行的“基础设施”。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的话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需要一群人的长征。”而开源计划,正是这场长征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