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里,大华子跟谢望和,周海阔,邵星池是一个院的邻居,从小在运河岸边长大。
在他们十岁的时候,又多了两个好朋友马思艺和陈睿。
那时的他们每天无忧无虑,互相帮助,不分彼此。
到高中后,六个人分开了,马思艺陈睿上了市重点一中,而大华子他们上了普高七中。

当他们毕业后,人生又发生了逆转,让他们从此拉开了距离。
谢望和,周海阔都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大华子落榜,邵星池弃考,思艺故意交白卷然后一人远走,陈睿虽然分数很高,但他却报了思艺曾经想考的洪淮师范。
这个结果看似出乎意料,但其实也许就是必然,因为凡事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他们虽然从小一起长大,但是回到家也要面对自己的家庭,而每个家庭也都有他们各自的问题和烦恼。
其实这几个孩子小的时候,每家的生活还都不错,谢望和的父亲谢天成是有名的船老大,邻居们也都入股了他的船,谢老大每次跑船回来都能给大家分红,让邻居们都挣到了钱。

可是京沪高速的开通对船运的冲击不小,谢天成又换了大船,各家也追加了投资,钱都压在船上,妈妈们的早餐生意也不大景气,使每家的日子都不大好过。
但这并不是让孩子们拉开距离的真正原因,应该说他们父母的认知和格局才造成了他们后来的人生差异。
谢望和无疑是孩子们中有号召力的老大,他继承了父亲的豪爽仗义和母亲梁海泓的勤劳能干。
父母疼爱他但从不娇惯,谢望和聪明机灵,重情重义,敢想敢干,有担当有责任心。
父母给了他充分的信任,他为了帮助华子在外面被人打,后来又闯了祸,都是父母给他撑腰,并帮他解决了一切麻烦。

父母没有因为儿子是帮助别人而心怀不满,反而是自己家承担了一切责任,才使得谢望和能全身心地参加高考,并让他坚定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华子的奶奶重男轻女,但她的父亲夏茂田和母亲李燕却没有嫌弃她,特别是她的父亲,宁肯放弃家中财产也要维护妻女。
父母的爱使得大华子从小就生活得无忧无虑,像男孩子一样在外面“疯”。
她学习不好爸妈没有责备她,她知道自己的冲动闯了祸,悔恨地痛哭,爸妈安慰她,并主动要求和谢家一起承担赔偿款。
爸妈教她学会了担当,她虽然没考上大学,但她自食其力开了快递站,拿到了自考的本科证书,并积极攒钱弥补谢家。

周海阔的父母因为志向不和离了婚,但他们都商量好,无论怎样都不要伤害儿子,不要让他对婚姻失望。
所以,父母的离婚并没有影响周海阔的人生和高考,他不仅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还谈起了恋爱。
陈睿的父亲很民主,对儿子就像是朋友一样坦诚,但陈睿母亲是区长,性格太强势。
她怀疑儿子和马思艺早恋就坚决阻止,却又让马思艺给儿子辅导功课,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也许是故意和母亲作对,也许是帮马思艺完成心愿,他成绩优异却报考了当地的洪淮师范。

六个伙伴中,只有邵星池和马思艺缺让人感觉很可惜,邵星池的父亲邵秉义在工作中不是很顺利,他喝了酒就打自己的妻子。
星池从小就经常看见母亲挨打,后来他长大了,知道心疼和护着母亲了,可母亲却宁愿忍气吞声。
邵秉义不懂得尊重妻儿,在高考前夕,他喝了酒又打妻子,邵星池坚决阻止,父子俩打斗起来。
邵星池一气之下撕碎了准考证,有这样一个家庭,让他对未来对前途彻底失望。
虽然他后来也去了北京发展,但只能破罐子破摔地瞎混,他因为不务正业办假证而多次被拘。

邵秉义太强势,不管儿子乐不乐意,就给他找了师傅,强行安排他学竹雕,结果父子俩又闹得很不愉快。
最可怜就是马思艺了,在她十岁的时候,妈妈就把她扔给了奶奶,还好奶奶很疼她,祖孙俩相依为命。
马思艺很懂事,很善良,虽然学习很好,可她只想考洪淮师范,因为能经常回家看望和照顾奶奶。
可是奶奶在她高考前去世了,不负责任的妈妈强行规划她的未来,还要卖奶奶的房子,幸好有邻居护着她。
最爱她的奶奶和她最疼爱的弟弟都离开了她,思艺没了亲人,邻居们虽然很好,愿意一直照顾她,但她不愿意连累大家,就在高考前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
这是个不幸的女孩,从小到大爱她的人只有奶奶,长大后,懂事的她为了帮母亲还债,放学后还要去饭店打工。
但即便这样,她仍感动不了自私的母亲,因为她的母亲根本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马思艺从小就比其他孩子承担了太多的痛苦,她只有在奶奶和伙伴们中间,才能有些许开心快乐。

离开了家和小伙伴,以后的路只能她一个人走,有什么都得一个人扛。
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他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外界因素也有,但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他的原生家庭。
父母的认知和格局,人品怎样都影响着儿女,剧中六个孩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应该说在家里能得到爱的孩子,他也能回馈别人以爱,他的心是阳光的。
即便遇到什么困难,有父母的托举,哪怕其他忙帮不上,只是给他一个鼓励和信任的眼神,孩子就会感觉到力量和底气,他就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他的人生之路也不会走偏。
相反为人父母者认知和格局不高,却会带坏了孩子,甚至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