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安全,中国移动有新招

通信锵锵锵 2025-04-17 04:23:08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AI安全学术论文《MalDenoise: Enhancing Robustness of API-Based Malware Detection Against Adversarial Attacks》被国际多媒体顶级学术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 Expo 2025》录用,会议属于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B类(CCF-B)。

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进步已深刻改变了多个行业,从生成式内容创作到自动驾驶,AI的触角无处不在。面向AI模型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场景,中国移动聚焦恶意软件检测模型易受对抗攻击的脆弱性问题,创新性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防御方法,通过引入降噪模型对检测模型的输入数据进行过滤和降噪,有效去除无关API调用,显著提升了检测模型抵御对抗攻击的鲁棒性,为AI安全领域的攻防对抗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去噪自编码器(Denoising Autoencoder, DAE)框架,结合基于注意力机制的API排序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API调用序列的恶意软件检测模型鲁棒性增强方案。通过在训练阶段向原始数据注入精心设计的“API噪音”来模拟真实对抗攻击场景,所构建的降噪模型展现出优异的噪音过滤能力,能有效剔除对抗性扰动同时保留关键API特征。

实验采用四种类型的对抗攻击方法和六种主流防御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在测试集上取得91.26%-98.73%的对抗召回率,防御能力显著优于现有技术。该成果不仅拓展了对抗防御的技术路径,更为构建安全可靠的AI系统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据了解,中国移动运营着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坚持做“世界一流网信安全国家队”,在“AI+安全”创新、安全模式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为了筑牢坚实网信安全屏障,中国移动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风险应对能力,率先提出“一体化全程可信”算网安全架构,创新打造“算网安全智能云池”、“算网安全信链”、“算网安全资源池+抗量子国密”双擎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安全服务。

健全数据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手段覆盖,对公司23EB数据可知、可管、可控。

构建人工智能安全防护屏障,自主研发“九天泰合”安全大模型、网信安全专家型数字员工“安麒”,助力攻击溯源准确率提升40%,网站安全风险检测效率提升98%。

深化数实融合安全保障,协助华为东莞T园区落地首个基于DeepSeek的5G+智慧工厂安全运营项目,建设中移“人车家”安全体系,打造视联网安全端到端保障方案,建设数字政府一体化安全运营中心。

聚合构建网信安全生态,投资并购头部网络安全企业启明星辰,创新“元信任”安全解决方案,为宁德时代、洋河股份等知名头部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AI技术的应用,网络安全风险出现了新变化,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受AI影响变得更加复杂。中国移动通过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更将安全技术落地于实际应用,为行业树立了标杆。相信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推动AI技术与安全防护深度融合,为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数字世界贡献力量。

0 阅读:2

通信锵锵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