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条战线迎来惨败,想和中国开启长平之战,一个月内握手言和

君明观世界 2025-04-20 17:50:22

让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主动挑起关税战之后,局势变化如此之快。

如今美国要面临两条战线惨败的情况。

一条就是调停俄乌冲突的豪言壮语成为吹牛。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日前抵达巴黎,与欧洲和乌克兰高层会谈。

鲁比奥明确表示,除非有明显迹象表明可以达成协议,否则特朗普将在数日内退出俄乌和谈,美国不会将这种努力持续数周或数月。

言外之意就是说,在特朗普看来,俄乌都不听自己的。

那么好,索性我不管了,你们爱干嘛干嘛去,我换个地方继续赢。

说白了,这已经可以视为美国准备放弃调停俄乌冲突。

毕竟,从特朗普上台至今,快折腾三个月了,结果还是没能让俄乌停火。

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特朗普上台三个月,一事无成】

幸好特朗普是美国总统,这要是给别人打工,老板早就大嘴巴抽他了,你一天忽悠这个,忽悠那个,什么时候能拿出结果?

别看美乌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

要知道,这仅仅是一份备忘录,只要美乌没有签署矿产协议,乌克兰随时可能反悔。

毕竟,谁知道美国此次会不会再度狮子大开口?

这就代表着特朗普所谓24小时叫停冲突成为笑话。

如今的美国连逼着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都做不到。

更别提还计划将泽连斯基赶下台,那更是不切实际。

至于第二条战线,自然就是中美关税战一事。

此前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希望和中国在一个月内握手言和。

在未来三周到四周之内将会与中国和谈,美国一定能赢。

同时还表示,美国不会继续提高关税,甚至还会降低关税。

不得不说,美国在近半个月中,真的是一事无成。

关税战最终或要以美国人单方面服软而出现新的转机。

同时也可以说,如今的美国属于一塌糊涂。

直到这个时候,特朗普终于明白,原来不是中国离不开美国,而是美国离不开中国。

再加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很强势,拒绝降息救市。

这让特朗普直接没脾气了,继续和中国斗下去,美国能否“再次伟大”,特朗普不知道,但是共和党一定会输掉明年的中期选举。

根据美国最新调查来看,由于特朗普对关税、通胀、政府支出的处理方式引发广泛不满,其经济问题上的支持率创下总统生涯新低。

而特朗普从始至终都没有等到中国的电话。

于是半个月前美国宣布征税,半个月之后,美国又宣布要降低关税。

你看,这就是美国人。

干任何事情都是一拍脑门,都不思考,说干就干。

这真的是诠释了什么叫做“干中学”。

而且美国的关税政策毫无章法可言,很有可能是手底下的草包们直接问了GPT,然后给出一个表格,就把美国的经济战略给敲定了。

这样一来,美国似乎要和中国打长平之战。

什么是中美长平之战,这一点咱们随后再表。

咱们先来聊一下,为何特朗普会失败?

因为眼下的美国面临四大困境。

【特朗普面临失败,中国不上套】

第一,中国不上套。

原本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就是希望从中国榨取更多的好处,只要中国像2018年那样和美国谈判,让中美再度达成贸易协定。

特朗普这次就算取得胜利。

结果,中国压根不理美国,你要打,我们便打。

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导致美国人最终没有讨到一丁点好处和便宜。

甚至还面临输掉中期选举,特朗普自然是坐立难安。

第二,供应链困境。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生产全球大部分商品。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生产了大量商品的配件,这就导致全球制造业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这个全世界,自然也包括美国。

于是美国选择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目的就是找到对华关税影响最大那一面,然后商量对策。

毕竟,美国将对华关税提升到245%,自己也深知有点过高了。

为了将来的中美谈判,美国必须找到应对之策。

同时,特朗普会对中国药品、半导体和电子设备以及矿产资源,豁免进口关税。

只不过我们对此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第三,执政无成果。

从特朗普上台至今,除了公开吹牛,没有取得任何重大进展。

美国经济增长点在哪?看不见。

美国通胀压力伴随着关税战不断增加,特朗普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没有取得任何突破。

特朗普上台前美国啥样,如今美国还啥样。

甚至情况比之前还严重。

如今特朗普急于找到突破口,唯一的选择可能就是对伊朗开战。

否则美军也不会派出两支航母编队以及六架B-2,奔赴中东地区。

千万不要认为是为了对付胡塞,真不是。

胡塞只是美军的支线任务,主线任务就是随时准备对付伊朗。

除此之外,有一点值得关注。

【美军B2抵达中东,准备对伊朗动手】

那就是特朗普政府近日宣布,美方将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只停靠美国港口,征收额外的费用。

其实早在今年2月份,美国就已经宣布这一消息。

如果将这件事和长和出售港口一事联系起来。

君明就可以认为,这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惊天大阴谋。

至于是什么阴谋?

想必各位一定能想到。

如果这些港口真的出售给美国财团,将来就会对中国收取高昂的停靠费。

这就是美国人的阴谋。

这也是为何我国一直强调企业家,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原因所在。

只不过由于美国人控制的港口并不多,就算施压盟友也难以得逞。

这件事也让我们更加明白,我国需要在全球扩大港口建设和收购,我们需要拥有更多的港口,才能支撑起贸易长期持续性增长。

第四,拿不下三大盟友,美国必将崩盘。

美国发起关税战之后,特朗普一度表示要和70多个国家进行谈判。

于是就把各个击破的战略点放在了日本身上。

毕竟,日本的经济体量足够大,对美贸易顺差达到630亿美元。

而且在政治决策上,对美国又是无比软弱的存在。

只要美国可以拿下日本,就为征服亚洲国家树立了榜样。

结果日本并不买账。

此前美日谈判,特朗普破天荒亲自参与谈判,接见日本谈判代表。

这让后者受宠若惊。

只不过双方的谈判并不愉快,尤其是在驻日美军防务费一事上。

美日并没有达成一致。

美方认为驻日美军是在保护日本,甚至希望日本可以承担更多的防务费。

此举让日本人难以接受。

尤其是此次特朗普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对日本选择无差别打压。

这会导致日本国内的反美情绪更加高涨。

其次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作为五眼联盟成员之一。

虽然在安全方面依靠美国,但是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并不高。

相反,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是对华顺差国。

每年向中国出口总价值1337亿美元的商品。

【澳大利亚每年,向中国出口大量商品】

对美出口额只有300多亿美元。

美国在此次关税战中,并没有给予澳大利亚任何优惠。

甚至还对澳大利亚钢铁征收25%的关税,这一点让澳大利亚很不满。

而且伴随着中美博弈激烈程度居高不下。

澳大利亚也开始思考,究竟是该站队中国还是站队美国?

对此,阿尔巴尼斯已经表示,澳方不会向美国妥协。

这样一来,美国想要拿下澳大利亚,就会面临不小的困境。

最后自然就是欧盟,此前欧盟面对强硬的美国,宣布对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在美国暂缓征税90天之后,欧盟也宣布暂缓。

说白了,欧盟就是一个块头大的“老油条”。

很清楚如何与美国进行博弈。

只不过此前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访问美国,欧盟很担心梅洛尼会做出背叛欧盟的行为。

但是从各方报道来看,梅洛尼并没有对美国服软,而是劝说特朗普保持冷静。

也就是说,特朗普想让欧盟妥协,暂时还无能为力。

这样一来,美国拿不下三大盟友,只能选择对华妥协。

提出在一个月内与中国达成协议。

言外之意就是说,美国要在一个月内和中国握手言和。

毕竟,美国在6月份将面临6.5万亿美元美债到期。

白宫必须借新还旧。

眼下碍于关税战爆发,美国的国债市场已经出现了崩盘的情况。

这给美国在6月份新债发行造成了极大的阻力。

而且从美国急于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一事来看。

我们就知道,此次贸易战究竟给美国带来了多大的压力。

但是想要在一个月之内,就让中美达成一致,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为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并没有犯下严重错误。

美国的底蕴依旧在,国力依旧强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此次特朗普犯下严重错误,选择对全球动手。

这让我们看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美国想要和谈不是不可以,前提是让中美回到2018年之前的局面,双方自由贸易。

我们不需要很关心特朗普是否会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

大不了继续打下去,看谁先撑不住。

而且是美国人率先发起关税战,但是何时结束,可由不得美国人。

这就会让君明想起长平之战。

多年和自己的孙女拜读中国文物,特朗普似乎对长平之战的历史颇有研究。

如今似乎准备和我们打一场长平之战。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为了争夺上党地区发动了长平之战,廉颇死守防线三年,和秦军对耗粮食。

最后赵孝成王受不了,派出赵括率领20万大军增援前线。

接管廉颇原有的25万军队后,率领45万大军想和秦军,一战定乾坤。

结果被秦昭襄王秘密派来的白起给团灭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廉颇和秦军在上党对峙三年,虽然一直处于劣势,但是凭借狂修堡垒能保证自己不会失败。

可是赵括却把家底都带上战场,力求一把定输赢。

五个月后就全军覆没,临死前还带着45万大军在包围圈中,活活饿了46天,让精锐士兵的战斗力直接归零。

这次大战中,秦国和赵国的决策,其实可以套在中美两国身上。

特朗普公开希望和中国握手言和,就可以想一想当初秦赵两国的策略。

赵国的廉颇在前线和秦军僵持不下,秦赵两国的君主很担心。

不仅担心这样下去消耗过大,同时也担心日久生变。

于是赵国谋臣就向赵孝成王提出建议,联合其他国家一起进攻秦国,在秦军主力深陷上党泥潭之际,出兵攻击秦国虚弱的后方。

而秦国细作听到这一消息之后,马上汇报给秦昭襄王。

于是就和手下商讨对策,最终想到对策,那就是假装拿出优惠条件,让出足够的利益,诱骗赵国使者前来谈判。

【美国想和中国,打一场长平之战】

赵王看到秦国的条件之后很开心,认为秦国扛不住了,于是就派出使节前往秦国议和。

秦国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积极和赵国使节商讨细节。

同时还在咸阳城内散布赵国和秦国议和的消息,其他国家的细作纷纷将这一消息传回国内。

原本打算趁秦军在上党被赵军拖住之际,攻击秦国后方的国家。

看到这一幕之后,纷纷选择按兵不动。

结果在气氛烘托到位之后,秦国负责谈判的大臣突然翻脸。

之前谈好的优惠全部不作数,这让赵国使节很生气,于是就拂袖而去。

赵王听到这则消息之后很生气。

于是准备联合其他国家攻打秦国后方。

可是其他国家并不相信赵国的片面之词,而是选择坐视不管。

最终导致赵军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如果赵国并不计划和谈,而是选择和秦国硬刚到底,没准还能博得一线生机。

秦国的计谋成功之后,赵国只能选择独自面对秦国。

结果就是两军都修建了坚固的堡垒,谁都奈何不了谁。

秦赵都是大国,均有实力发动大规模战争。

如果两军对峙,互拼粮食存储量,那么谁都扛不住。

但是在秦国即将崩溃之际,赵国率先出手了。

为此赵国举一国之力,在全国征兵,将20万大军送往前线。

在赵括的率领下,跨过两军之间的丹水,转守为攻。

反过来进攻秦军修建的坚固堡垒。

然而在秦国和廉颇对峙的三年中,廉颇虽然无法打败秦军,但是也没有犯下严重错误。

而秦国一直在等赵国犯错,于是白起率领精锐部队直接断了赵军的后路。

切断了赵军的后勤补给,将45万赵军彻底包围。

这个时候,赵括并不慌乱,而是准备趁机一举歼灭秦军。

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答应白起的要求,亲自前往河内,征调十五岁以上的所有男丁前往长平前线。

随后秦赵发起决战,而赵括这个时候才发现,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虽然赵军占据兵力优势,但是战斗力不敌秦军。

而且秦军不断压缩包围圈,赵括用尽一切办法都没有获胜。

46天之后,赵括主动出击战死沙场,大约40万赵军集体投降。

试想一下,如果赵军没有急于求成,不幻想一举击败秦军。

就让秦赵在上党继续消耗下去,没准还有获胜的可能性。

而赵括战死之后,40万赵军投降,手中没有足够粮食的白起,无意接受这么一大批俘虏,于是下令将其全部活埋。

而白起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让秦赵再无讲和的可能性。

甚至准备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

因为拿下上党之后,不远之处就是邯郸。

这个时候,赵王主动向秦昭襄王请罪,请求与秦国议和。

赵国愿意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

当时的秦国经过长平之战后,国力空虚,粮库几乎见底。

再加上白起活埋40万赵军之后,各国还准备联合伐秦。

这个时候,如果其他国家一拥而上,秦国很有可能就会灭亡。

只不过赵国主动求和,秦国便顺水推舟,同意赵国求和的协议。

可是赵王回到都城之后,突然反悔了,压根就没有给秦国割让六座城池。

因为赵国谋臣看穿了秦国的真面目。

秦国在这个时候讲和,说明秦国也遭到反噬,赵国无需求和。

被戏弄之后的秦王自然很生气,于是再度给白起下令,要求领兵攻打赵国。

可是白起拒绝了,在白起看来,赵国眼下上下一条心。

其他国家也做好了准备。

如果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那就是自取灭亡。

眼下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等到赵国再度露出破绽,然后再发起进攻也来得及。

而愤怒至极的秦王压根听不进去劝告,命令王陵率军20万进攻邯郸。

随后赵国举国动员,连老人和小孩甚至是妇女都被拉出来。

所有赵国人是要和秦军决一死战。

最终秦军大败,秦王再度命令白起出兵,而白起再次拒绝。

因为当时的秦国根本打不过赵国。

可是亲王不信,于是再度将前线军队总兵力补充至30万。

继续攻打赵国都城邯郸。

这个时候,魏国和楚国的援兵已至,秦军再度失败,还损失10万大军。

此战导致秦国损失20万人,国力严重衰落。

还被迫放弃河东多地,让秦国统一的节奏被迫延缓20多年。

虽然这一切都是秦王的错,但是秦王却决定赐死白起。

最后白起死了,秦军的军魂碎了,粮食也没了。

秦国只能蛰伏。

通过长平之战,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即便我们即将获得胜利,也不能轻信对方释放的和谈信号。

因为只有打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战场上都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同样得不到。

只要秦军后撤,就会被赵国认为秦军打不动了,这是赵军最佳的反击时机。

你品,你细品,中美关税战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中美关税战,美国必输无疑?】

因此,我国面对美国主动释放的和谈信号,才会冷眼旁观。

既然决定要打,我们就要打到敌人心服口服,打到我们自身获得足够的利益,才会收手。

所以,关税战何时结束,要由我们说了算。

或者说美国人想和中国开启长平之战,属实有点异想天开。

论军事实力,我们丝毫不弱于美国。

论文化底蕴,一个建国只有数百年的国家,如何能与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相提并论。

和中国玩谋略、斗心眼,这群美国人还嫩了点。

0 阅读:7

君明观世界

简介:开阔国际视野,洞悉时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