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彻底火了。
不久前,我觉得抖音是个小岛,一群人在里面嗨。身边偶尔几个玩抖音,还有一些玩火山,西瓜,快手之类的。现在,抖音基本成了茶余饭后的标配,大街小巷飘的都是抖音的音乐,真的无处不在,妈妈和女朋友可能同时都掉在抖音里。随着一些品牌的登陆,抖音更是成了一片营销新大陆。
抖音用户群的地理定位、年龄构成,决定其热门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当今一二线城市95后、00后的审美情趣和内容偏好。于是,在看过上千个抖音视频,并从中挑选出上百个10W+点赞作品后(刨除自带流量的明星视频,均为素人UGC作品),我们发现……
其实95后、00后喜欢的内容,也没啥特别……
这里的“没啥特别”,不得不提及上世纪60年代,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提出的广告3B原则——Beauty(美女)、Baby(婴儿)、动物(Beast),即广告(尤其当时流行的电视、平面/户外图片广告),凡符合3B原则之一,便能吸引消费者注意,进而刺激购买。而半个世纪过去了,年轻人对于视频内容的喜好也没有完全脱离3B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出音乐热门短视频的基本套路——
1、Beauty(美人)——颜值要在线,光美也不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短视频创作主体颜值在线的原则一点也不稀奇,素有抖音女神之称的@吴佳煜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长相甜美大方,超出UGC的平均颜值,因此点赞数过万非常easy。据说这位小姐姐本职工作是某口腔诊所首席咨询师,因为玩抖音2个月内粉丝破了百万,于是转行专职做抖音,近期还签了经纪公司,目前粉丝664.6W,获赞数2684.3W。
同样地,另外一位颜值型选手@fox严谨,抖音粉丝461.3W,获赞1171.4W,视频平均点赞量过万也是非常容易。但是,翻遍@吴佳煜、@fox严谨以及抖音上其他“颜王”的作品后,我们发现,颜值高并不是高赞量的充分必要条件,俊男美女视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有可能点赞到10W+:
1、“扮小丑”:
从@吴佳煜、@fox严谨点赞过10W的短视频来看,利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扮丑、或者对口型、反转向的搞笑段子(偏女丑),反而比美美的内容更受欢迎。尤其@fox严谨,所有视频中点赞最高的就是她最丑的一段视频(最后反转变美,上图右,点赞90多W,转发14W,这在抖音上也是罕见的热度了)。
这背后,与抖音用户性别构成不无关系,此前Cheetah Lab曾给出过抖音和同类音乐短视频App muse的用户年龄与性别分布,很明显,抖音女性用户接近70%,不难理解,为什么“纯美型”的视频市场不够火热,用户都是姑娘,哪个姑娘愿意自找不痛快?
2、“性感舞”
不过,并非只有扮丑才能在抖音上赢得关注。性感舞蹈,也是女性为主角的抖音高赞视频特质。“舞蹈”一直是诸如抖音、美拍、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最活跃的内容品类之一。
同台竞技的美拍,在刚结束的2018战略发布会上,就公布其签约了 3000 位舞蹈达人和 400 家舞社,并上线“舞蹈跟拍器”等功能,一方面走PGC路线,做专业舞蹈内容,另一方面辅助引导用户舞蹈UGC,带动内容生产和互动。
抖音上的热门舞蹈,目前走的是纯UGC路线,与美拍的策略不同,专业技巧并不是抖音获赞的诀窍,在音乐和舞蹈之外,一般要配有大长腿和好上围,或是表情足够性感魅惑,前者往往远景拍摄舞蹈全景即可,主要体现生理优势,后者则需要近景甚至特写配合,尤其要注意舞者与观众的互动,“撩”到观众才能火。
3、“明星脸”“外来帅”
与女性为主体的作品同理,抖音以男性为主角的短视频中,“纯帅”型也不是大火之选。事实上,明星市场已经有足够优质的审美选择(鹿晗、吴亦凡、TFBOYS等小鲜肉都看不够),所以在短视频场景下,用户往往追求的不是绝对的审美,而是在审美之上还能有其他体验——“明星脸”便是其中一种。
在点赞数超过10W+的帅哥短视频中,有不少““明星脸”型作品,比如@李大人_LMY,最高赞作品(32.1W)评论中60%+在感叹“太像宋仲基”,这种审美趋势的背后,稀缺性和猎奇心理是主要驱动。
同样基于“稀缺”和“猎奇”,外国帅哥也是接受度很高的品类(不过倒是少见外国美女在抖音上爆火,可见女性用户对高质量同性的排斥力)。
比如@prince_sam(上图右),这位外国帅哥作品中搞笑、舞蹈类视频点赞数都不高,点赞过10W+的视频都是纯帅型,对于“稀缺”资源,抖音用户的审美就显得比较纯粹了。
2、Bean(憨豆先生Mr.Bean)——颜值不高没关系,搞笑耍贱得在行
没有颜值就不能在抖音上火一把了么?NONONO。抖音上有一大批不靠颜值火的视频,其中一个典型套路就是走英式幽默Mr.Bean路线。
Mr.Bean,来自于罗温·艾金森主演的英国老牌喜剧《Mr.Bean(憨豆先生)》,剧集讲述了一个长相滑稽、举止笨拙,行为和思想都傻气的男人,倒霉却充满乐趣的生活故事,这部剧是90年代英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同时席卷了200多个国家。
“英式幽默”与充斥大量高能吐槽的“美式幽默”不同,笑点主要通过动作与表情来体现,憨豆先生便是其中的典型。
与之类似,抖音里颜值不高却能获得高赞的作品,很多也都有“英式幽默”风格。受限于音乐短视频平台的既定风格,抖音也是没有大量吐槽幽默,取而代之的是动作夸张型、情节反转型搞笑。
比如@大头大头下雨不愁,长相普通,点赞数却惊人(粉丝1017.3W,获赞5583.9W),每条都超过十万赞,他的视频内容一般以“整人”或者“被整”为主,煞费苦心地布阵,只为捉弄自己的妹妹、爸爸、兄弟,玩坏女友的口红,或者反过来被他们整。
观众站在上帝视角,眼看着恶作剧发生,或是既定的被整者反转成“大魔王”,这个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解释,夸张的动作配合拍摄者的笑声(类似综艺笑声罐头),形成喜感。
抖音上最多人玩的“透明胶带”恶作剧,可以说是搞笑心理机制的代表,视频中主人翁往往通过在门框上粘透明胶带,来整蛊绊倒其他人,被整的人因为身处情景中,看不到透明胶带,但作为观众的用户,则是绝对的上帝视角,早早就看到透明胶带的存在,并预期被整人的惨象,这正是喜剧最常见的手法,有预期的“悲剧”,卓别林、憨豆如此,抖音也是如此,对于人性的洞察,总是有规律可寻。
3、Baby(宝贝)&Beast(萌宠)——卖的了萌,耍得了绝招
Baby和Beast的内容逻辑非常好理解,近几年《爸爸去哪儿》一类萌娃节目之所以火爆,其内在心理动机,便是大多数人对萌娃本能的喜爱。
但跟俊男美女型视频的套路一样,萌也会有视觉疲劳,除了卖萌,身怀绝技的Baby更受欢迎。比如@穆拉Li*,这个9岁的克拉玛依小男孩,拥有69.1W粉丝,获赞数545.3W。主要成绩都来源于两个Popping视频,配合《死机之歌》,@穆拉Li*的Popping动作可以达到头身分离、自带特效的感觉,点赞数目前最高达到335.1W,转发18万。
萌宠和萌娃的套路一样,萌宠的表现手法一般都采取拟人化的策略。让你感觉不像在看动物,而是在看小孩。
总结下来,其实发现人性真的雷同,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人们对图像、视频的偏好,总归没逃离那几个关键词,只是时代的演进,让关键词之外有了不一样的延伸。
主要是现在的人劳动少了,没事干闲的闲出神经病了,所以有这种人开发了这种神经的东西,又有神经无聊的人前来喷场,对于赚钱的人是闷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