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官居二品时,告诉儿子曾纪泽的为官方法:此事比贪污更可恶

客多文史啥 2025-04-05 05:52:39

从《曾国藩家书》中,深度讲解其为官之道。每日更新,欢迎关注!

贪官让人痛恨,但傲慢、飞扬跋扈、喜欢讲排场的官员,同样让人痛恨。

曾国藩官居二品,目睹很多高官因为傲慢而落马,深有感触,特意写信告诉儿子曾纪泽一个为官方法,那就是为官之人,一定不能傲慢。

傲慢能引起他人的嫉妒,从而招致他人的痛恨。

一、曾国藩告诉儿子曾纪泽的为官方法。

咸丰二年(1852年)九月十八日,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写了一封信,除了交代一些琐事外,特意提到一个为官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曾国藩信中提到的内容:

我在家并未带仆人,盏居乡即全守乡间旧样子,不参半点官宦气习。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在家的时候并没有带仆人,居住在乡下的时候完全保持着乡下的老样子,没有沾染一丝一毫的官场习气。

这是曾国藩的经验总结。在官场上,很多人为了光宗耀祖,为了衣锦还乡,做了大官后,回家非常风光,甚至很是嚣张。

对于这样的行为,在曾国藩看来,是“傲”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是为了获得他人的钦佩,甚至希望他人惧怕自己的一种行为。

真正征服人心的,并不是名利,而是自己的德行。正是如此,曾国藩回到湖南老家后,立即将仆人打发回家。

低调,是曾国藩在仕途上不断获得晋升的法宝。

曾国藩为何要向曾纪泽说这些呢?我们需要了解他写这封家书的背景。

二、曾国藩的行为。

曾国藩写这封信的时候,是他回家为母丁忧期间。

从曾国藩此时的地位来看,他并非没有仆人。

此时的曾国藩,是礼、兵、工、刑、吏部侍郎,历史上称其为五部侍郎,很有影响力。

这一年,曾国藩奉命前往江西主持乡试,途中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不得不立即回家为母丁忧守孝。

作为二品大员,曾国藩出行,自然需要带仆人,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曾国藩离开京城时,身边带了三个仆人。按照清朝的官制,官员的父母去世后,该官员需要回家丁忧守制三年。

曾国藩作为朝廷大员,他回家带几个仆人,大家都可以理解,不过,在曾国藩看来,这是一种炫耀的行为。

一是自己本就出身农家,回到家乡后,就应该像以前在家一样生活,不能有任何特殊之处。本色生活,才不会与乡亲们拉开距离。

二是无论在外面做官还是发财了,回家都要低调,否则,会遭人嫉妒,给自己带来麻烦。

做与环境相一致的事情,才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这是曾国藩的生存之道,他后来成为湘军统帅,消灭太平天国,立下不世之功后,也没有贪图名利,而是立即将湘军裁撤。

很多人走上贪腐之路,都是被名利所累。看重名利的人,比贪污更可恶,因为他们往往会不择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为官要学曾国藩,就必须学他这种不重名利的精神。

更多关于曾国藩的为官方法,在《曾国藩为官绝学:升迁有道》中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或者AI生成,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