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宝宝们也能尽情在户外玩耍。然而,春季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有一种病,家长们一定要格外注意,那就是手足口病。它就像隐藏在春天里的“小怪兽”,专盯宝宝,一旦中招,宝宝难受,家长心疼。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为啥春季要对它严防死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宝宝。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适宜,这种环境非常适合病毒的生存和传播。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一个宝宝感染,很容易迅速传播开来。
宝妈小李就经历了一场“手足口病风波”。她家宝宝刚上幼儿园不久,有一天放学回来,宝宝说嘴巴疼,还不肯吃饭。小李仔细一看,发现宝宝口腔里有几个小水疱。第二天,宝宝的手心、脚心也出现了红色的皮疹。小李赶紧带宝宝去医院,一检查,确诊为手足口病。医生说,幼儿园里已经有好几个小朋友都得了这个病。原来,有个小朋友生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还正常来上学,结果就把病毒传染给了其他孩子。
手足口病的症状,除了口腔、手心、脚心出现疱疹或皮疹外,宝宝还可能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些宝宝病情较轻,一周左右就能自愈,但也有些宝宝可能会发展成重症,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宝妈小王的宝宝感染手足口病后,一开始只是低烧,身上有少量皮疹,小王以为和普通感冒一样,在家自行护理。没想到第三天,宝宝突然高烧不退,还出现了抽搐的症状,吓得小王赶紧把宝宝送进医院。经过医生全力救治,宝宝才转危为安。医生告诉小王,手足口病可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
那么,家长该怎么预防宝宝得手足口病呢?
首先,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督促宝宝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宝妈小赵每天都会提醒宝宝洗手,还会和宝宝一起唱洗手儿歌,让洗手变得有趣,宝宝也更乐意配合。
其次,要保持家庭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定期对宝宝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另外,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如果要去,最好给宝宝戴上口罩。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还可以带宝宝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这能有效降低宝宝感染的风险。
春季是宝宝成长的好时节,但面对手足口病这个“小怪兽”,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让宝宝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一旦发现宝宝有类似手足口病的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耽误病情。守护宝宝的健康,是我们每位家长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