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蜜”目前成了蜂蜜行业的热门词,无论是蜂蜜生产企业还是蜂农个人,都争相标榜自己的蜂蜜是“成熟蜜”。仿佛不说自己的蜂蜜是“成熟蜜”就会落伍一样。那“成熟蜜”到底是一种什么蜂蜜呢?
成熟蜜没有明确定义
“成熟蜜”这一概念是在1985年召开的全国养蜂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已有30年的历史。但是当时提出或主张“成熟蜜”的人,一直没有提出“成熟蜜”的完整定义、概念和相关的理化指标。到底何为“成熟蜜”,目前并没有明确说法。
目前对“成熟蜜”的认识,基本上等同于封盖蜜。封盖蜜,从外观上很容易判断。但是,封盖蜜不等于“成熟蜜",更不等于优质蜜。这种把封盖蜜等同于成熟蜜的说法,仅仅是通过“感官状态”来判断蜂蜜的内在品质,是极不可靠的。
封盖蜜≠成熟蜜
蜂蜜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是含水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GB14963—2011中对蜂蜜的含水量没有要求。《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蜂蜜》GH/T 18796-2012中蜂蜜的含水量有具体的要求:
我们再来看看在实际的蜂蜜生产过程中,封盖蜜一般能达到的含水量是怎样的。
①黑龙江饶河县五林洞镇蜂农杨青山说:正常天气下,4天取蜜一次,所取椴树蜜水分含量22%~23%。(2013年7月)
②北京市密云县京纯养蜂合作社王冬生告知,荆条花期长达20多天,正常年景间隔3~4天取蜜,水分23%左右,间隔8~10天取蜜,所取荆条蜜水分在18%左右。(2013年10月)
③深圳大鹏新区下沙坳蜂农谭钰钧蜂场。谭师傅所养60多箱全部是中蜂,约10 cm宽的巢蜜框完全封盖,且已封盖一个多星期。在巢蜜框的上部现场取样,水分含量约24%。(2014年7月1日)
④国家蜂产业首席专家颜志立曾在湖北江汉平原的油菜花期蜂场调查,取 蜜间隔2~3天油菜蜜水分含量 27%;间隔4~5天取蜜水分含量降至24~25%。整个油菜花期不摇蜜,间隔20多天,无论封盖与否,其含水量不可能降至20%。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北方地区蜂蜜在取蜜间隔时间长的情况下,水分含量可以达到要求,南方地区蜂蜜即便在取蜜间隔时间很长的情况下,水分含量也无法或很难达到要求。这与中国南北方因纬度、气候的不同,对蜂巢内水分蒸发的影响有关。
不可盲目提倡成熟蜜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生产自然成熟蜜,会降低单一花蜜的纯度。举个例子,以洋槐蜜的生产过程为例,一个区域的洋槐花期仅10天左右,但是生产自然成熟的洋槐蜜,可能时间会超过花期的10天,花期前后都有其他蜜源植物开花,洋槐蜜的纯度难以保证。(通常洋槐蜜的颜色越白纯度越高)
近年来,假蜂蜜大行其道,蜂蜜行业造假已经给养蜂行业带来无法生存的恶劣后果。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打击假蜂蜜是比生产成熟蜜更为紧迫的事。我们在提倡生产自然成熟蜜的同时,也不应该一味否定浓缩蜜的价值,毕竟在中国蜂蜜主产区的广大南方,是有很多蜂蜜无法自然成熟的。如果不浓缩,根本就无法上架销售。
实际上,很多标榜为“成熟蜜”的蜂蜜,也还是浓缩蜜。因为要检验是否成熟,参考的指标还是水分。水分含量的降低,在蜜蜂无法靠自身力量完成的情况下,通常的办法无外乎就是浓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