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大的苦难,莫过于与亲人的生离死别,有的人至亲至爱的离世后,生活就全乱了,做任何事情都没心思。那应该如何走出来呢?儒道佛三家都给了我们一些建议。儒家,告诉我们要节哀顺变,节就是节制,亲人已经走了,活着的人还得继续走之后的人生道路,该承担的责任还要承担好,对未来仍然要有信心,不能一毁了之。道家告诉我们:生离死别是自然规律,凡生者必死,要顺应天道,过分难过是一种人为,一旦叠加太多人自己的因素,反而变成烦恼的来源。佛家在亲人离世后,给出一种宽慰的方法,那就在寺庙里做佛事,帮助死去的亲人超度,生者的心灵中也能得莫大安慰。

我们经历了至亲至爱的的人离世,痛苦悲伤是正常的情绪,但是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我们不能一味地逃避,也不能一直活在痛苦里内耗,结合儒释道三家的方法和联系,再结合以下三个现实法则,能够慢慢的熬过丧亲的人生低谷。
第一法则:闭嘴,别抱怨大多数人在失去至亲至爱的人后,除了痛苦悲伤,还会抱怨命运不公,逢人诉说痛苦和不易,本来想找点慰藉,但是这个世界很现实,没有人能够做我们情绪的桶,也没有人喜欢听负能量的话语。而且你的痛苦在别人眼里只是故事,甚至可能是笑话。 祥林嫂死了丈夫,去鲁镇做工,本来生活好起来了,结果被婆婆卖去山里做媳妇,生下孩子新男人又死了,她守着孩子过,结果孩子又被狼叼走了。 祥林嫂又回到鲁镇做工,见人第一句总是:我真傻,真的。祥林嫂说第一遍的时候大家都同情她还陪她掉眼泪。后来还有人专门寻她听她说她的不幸,说完大家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等所有人都知道了她的遭遇,她再说的时候大家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后来人们又来同她说话,不是安慰,而是从她身上找到了新的话题,揭她的伤疤,嘲笑她。所以,抱怨,诉苦不仅不能让我们好起来,反而成了别人伤害我们的武器。不管遇到什么。,失去了什么,都别抱怨,抱怨不会让我们眼前的烦恼烟消云散,抱怨只会阳挡我们成长的车轮,让我们失去翻山越岭的勇气。不管事情按什么样的方式发生,都不要抱怨,你要记住,抱怨不能改变你的处境,只能让你走向恶性循环。

很有道理的一段话:“你想要变成什么样子, 就装成什么样子。 然后你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为什么你总是被别人当做笑话玩物,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对你开玩笑、贬低你、欺负你、打压你,是因为你总是把自己当弱者,所以别人都会来欺负你,这个社会都是慕强的,就算你缩小,就算你失去了爱人亲人,痛苦不堪,哪怕心里千疮百孔,表面也要维持体面。人只会尊重看起来“可控”的人。 所以,尽管你“伪装”成正常人,终会有成为正常人的那天,会好起来来。

把人生中的痛苦,炼成通往理想生活的燃料逃避只是痛苦的止疼药,并不是救命药。它也许只是暂时的缓解了目前的痛苦,但是你会发现, 后面还有更大的痛苦。 所以站到人生的轨迹上,如果你的此刻无法承受时,不要想要逃避,充分感受它,去探索痛苦的根源,向死而生,见自己,救自己,千千万万遍。熬过去,世界才会重新对你微笑。网友李大哥,40岁破产,妻离子散。最惨的时候,连亲弟弟都拒绝接他电话。他没求任何人,白天送外卖,晚上学编程,三年后东山再起。 他说:“人只有在毫无依靠时,才会真正爆发潜能。” 是的,这个世界不会同情眼泪,但会奖励强者。当你不再期待任何人拯救,你才能真正拯救自己。 请记住: 低谷时的沉默,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无人问津的日子,正是蜕变的黄金期。 熬过去,那些曾经冷落你的人,会换一副面孔重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