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鹏,让南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文|清哲木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陆志鹏对南通的发展,有着卓越贡献》,笔者非常认可作者对陆志鹏在南通所做出的贡献。
在南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2016年至2019年无疑是南通浓墨重彩的发展期。此时,陆志鹏担任南通市委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不同寻常的视野格局,为南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奠定了南通迈向二线城市的强大基因,重构了南通的城市的框架。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民生改善和区域合作等诸多领域留下了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一笔。
南通原市委书记陆志鹏在任期间(2016年初至2019年底),以战略眼光推动南通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尤其在交通枢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贡献显著。其中,南通新机场的规划落地和中央创新区(中创区)的全面建设,成为其任期内推动南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标志性工程,为南通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奠定了重要基础。

陆志鹏在职期间,明确提出南通新机场要“深化规划研究,争取进入民航上位规划、‘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并将其定位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他推动南通新机场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重要一环,重塑长三角航空格局。让南通真正的走上接轨上海的溢出需求。
他主导规划的南通新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近期4000万人次、远期8000万人次,远超南京禄口机场,建成后能够成为江苏第一大民用机场。他推动北沿江高铁南通段与南通新机场无缝衔接,形成“轨道上的机场”,并通过沪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等强化与上海、苏南的交通联系,使南通新机场成为辐射长三角北翼的综合枢纽。这一规划在2022年北沿江高铁获批后逐步实现,进一步巩固了南通在长三角的交通地位。
最让南通市民念念不忘的是陆志鹏中央创新区(中创区)的规划建设,绝对是“点睛之笔”也功在千秋。他打造城市创新引擎主导规划了占地17平方公里的中创区,以“一带四中心”(中央森林景观带、科创中心、文创中心、会展中心、医学中心)为核心,将最优生态资源与科创功能结合,构建产城融合的创新高地。科创中心总建筑面积500万平米,配套人才公寓100万平米,旨在吸引高端人才和科技企业。
在陆志鹏推动下,中创区自2017年启动建设,至2018年底已引进38个科创项目,包括5个院士领衔团队,聚集8000多名人才。他提出“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策略,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为南通产业转型提供核心支撑。中创区不仅承载科创功能,还通过大剧院、美术馆、三甲医院等配套设施,形成“职住平衡”的优质环境,成为南通建设“创新之都”的标志性工程。这一区域未来将与通州湾新出海口共同构成南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
纵观陆志鹏的施政逻辑紧扣国家战略机遇,通过新机场和中创区两大工程,推动南通从“靠江靠海靠上海”转向“通江通海通全球”的开放格局,任期内交通能级跃升,新机场、北沿江高铁、通州湾新出海口等项目的协同推进,使南通从交通末梢转变为连接长江经济带与太平洋的枢纽节点。
陆志鹏虽于2019年底调任央企,但其任内奠定的规划框架和政策延续性,为南通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未来南通新机场建成后,配合中创区的成熟运营,南通有望真正实现“江海门户”的定位,成为长三角北翼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
如今,陆志鹏已离开南通多年,但每每朋友们在一起聊天,走在高架桥上,灯火通明的中创区和便捷的城市交通,以及未来的发展,都让人感叹一位有能力,有眼光、有格局领导对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