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纪委4月25日消息,红河水利勘查设计院院长段吉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段吉鸿,1968年生,大学学历。
水利系统有大动作了,云南一天有两个地方的设计院院长落马。
一个红河的段吉鸿,一个是西双版纳的苟彪。
巡视组到来,两个人应声落马。
今天主要说下段吉鸿。
这可是个大能人,他获得的专利和大奖很多,都是实用技术。
这个就不说了,就知道他是个很厉害的人就是了。
某人虽然有不少的专利,但他却不用到正地方。
某人招标时,将自己的专利设为必要条件,这样一来,采用不同技术的企业就被排除在外了。
用他专利的企业中了标,并且这个公司也和某人有关联。
就问这个玩法高级吧。
技术本来是用来竞争进步的,在他这里却成了武器,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其实,从技术上想不明白的事儿从利益上也就明白了,用某人专利得支付给费用不说,他的代持公司还能再赚一笔,这个如意算盘打得是真响。
某人还有更绝的操作。
用他的技术的企业不是中标了吗,然后人家可就理直气壮的收专利费了,一般市场上专利费都是35个百分点,他直接干到8,几个亿的项目,这个专利费也不是个小项目。
中标企业是出了,但这个钱最终还是回到工程造价中。
等于最后很受伤的还是公家。
智能灌浆机对于搞水利的可能都不陌生,某人在买这玩意儿的时候上演了一出兄弟双簧。
当然,价格嘛高出了市场的40%。
这些钱最后流入了谁的腰包也就都明白了。
诸位都知道一个常识,对于他这样的公职人员发明的工作专利,专利权都在公家,但他却来了个移花接木,这些专利由一家他持股15的企业独家代理,当然这个股份也都是代持,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用的时候再由这家公司授权给单位,他也就又赚了一笔、
这个操作也是真的没谁了。
某人还有一个验收的权力,在这里,某人也玩起了双标,给好处的就过,不给好处的严格要求。
直接的后果就是一项工程不到一年便出了问题,光修复就花了800万。
某人还是技术权威,在评审的时候就更是霸道,和他有关联的企业能达到近八成,这个数字还是相当高的。
后来州里进行了改革,允许科研人员持有股份,当然是以科技专利的形式。
他就把原来公家的专利私有化,然后再授权给单位。
这样一圈下来,他也就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某人还借着评审的机会抬高价格,嘴上说的是为了安全和工程质量,其实就是为了伸手。
他这个院长还是水利局的领导成员。
其实,到了把人带走的时候问题就已经是相当严重了,这也就是一查一个准,一查一个晚期的原因。
快退休也进大墙了,这确实是件悲哀的事情。
成长历练二十年,干工作几十年,大墙里再十几二十年,这就是他人生的全部。
药早有了,不要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