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2月,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25运输机,在俄乌战争中被炮火炸毁。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225被炸毁后的第二天,那庞大的残骸竟突然“消失”了。
有网友说,肯定是安225被人家给盯上了,让某大国打包带走了。
网友的猜测会是真的吗?其飞机残骸又到底在哪里呢?
璀璨的工业明珠
20世纪80年代,为了在美苏太空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将苏联研制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运至航天发射场,安-225巨型运输机概念正式被提出。
这款飞机可不得了,它的有效载重竟达到了骇人的250吨,货仓内可装载16个集装箱或2000名乘客,在它之前可没有任何一架飞机能达到这一创举。
当时安-225首飞还不到一年,就砍下了当时110多项世界记录,后来更是带着暴风雪号,于1989年一同前往法国勒布尔歇空展,让世界见证到了什么叫做“空中堡垒”。
后来苏联人为了彰显其数值强悍,规模庞大,就给它起了一个优美的名字—梦幻。
然而,1991年苏联解体,所有国家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安-225的生产计划,也因此被搁置了,至于已经生产出来的那一架飞机,则被划分给了乌克兰。
后来为了减轻其维护费用的负担,安东诺夫公司开始对其进行了改装,其也从航空航天正式转型为了商业航空。
尽管安-225转为了商业运输,其战绩依然十分亮眼,2013年中国研制的“祥龙号”现代有轨电车,共40米长,60吨重,一次性被其运往了土耳其。
对于这样的飞机,说是人类工业的璀璨明珠都丝毫不为过,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其更是将上百吨医疗物资直接送往波兰。
对此,当时有媒体甚至立下了“一架安-225,可抵10架波音787”的豪言。
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就这样一架堪称艺术品的飞机,其结局并不是光荣退役,而是让炮火给炸的面目全非。
2022年2月24日,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正式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并迅速派出空降兵,突袭了安-225所在的安东诺夫机场。
有消息称,当时德国曾提议乌克兰,可以把安-225转移到他那里,以规避战火,可问题当时飞机正处于维修当中,就连最基本的起飞都做不到。
更要命的是,随着俄罗斯第31近卫空降突击旅,抵达安东诺夫机场后,双方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混战。
子弹、炮弹、卡-52武装直升机等,只要是能充当火力的家伙,通通被派上了用场。
在炮火连天的战斗中,机场的飞机、跑道、行政大楼、仓库全部都被炸的面目全非,存放安-225的仓房挨了好几发炮弹,飞机被炸的连机头都认不出来了。
有意思的是,对于飞机被摧毁的说法,俄乌两边都指责是对方干的“好事”。
安-225到底哪去了呢?
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声称是俄罗斯军队摧毁了安-225,而俄罗斯则反驳是乌克兰自己的炮弹将其轰成了废墟。
要让小编来说,俄罗斯军队有没有火力嫌疑?有,但应该不全是他干的。
因为从网上所公布的现场视频来看,当时俄罗斯空降旅落到机场时,根本就没有重火力装备,其配备的炮弹也非常局限,根本轰不出照片那个样子。
你看这满地的零件和金属碎片,要是俄罗斯有这火力,他拿来轰乌克兰不好吗?就非得把安-225炸成这样?这也明显不是一发炮弹就做到的事啊!
而乌克兰那边呢,可对反击的火力可是丝毫不加掩饰,事后他们还发布照片称自己击毁了俄罗斯卡-52直升机,这样的炮火在战斗中,不小心误伤安-225,也不是不可能。
就这样,曾经为世界创下多项奇迹的空中堡垒,彻底化为了废墟。
有意思的是,当时西方媒体为安-225默哀的稿子,都还没来得及发呢,就有消息称其残骸突然“消失”不见了!
要知道,其曾经也是自重175吨的大家伙呀,怎么会说没就没呢?
于是,有不少网友开始猜测:是不是某大国看中了安-225的工业价值,直接将其打包带走了呢?
虽然飞机修复短时间看来是没戏了,但其上面的设施可都是一等一的“好货”啊,万一拿到自己国家研究透了,岂不是一下能少研究几十年,这谁能顶得住啊?
况且国际上也不少没有这种先例,当年美国轰炸南联盟的时候,其F-117战斗机就被前苏联的萨姆-3防空系统给击落。
事后美国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也发现自己的战机不见了,后来才知道,被塞尔维亚政府做成奖杯,送给当地的防空导弹营了。
敢将战机残骸做成奖杯送出去,其核心技术有没有被研究透,已是显而易见的事了。
这时候可能有网友反驳了,这可不算一般的飞机啊,当时安东诺夫设计局光维修报价就高达30亿美元,还有消息称就连残骸价格都炒到了4亿美元的天价,真滴会有国家这样干吗?
诶!现在可能还真有!网上有消息称:有一位名为“中国航铁集团有限公司(如今已改名为航铁集团有限公司)”的账号就发布了疑似“回收”安-225的视频。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在安-225被摧毁后才过了7天就成立,仿佛就是专门为了这家飞机而来的。
这时候会有网友说了,那也不对呀,我刚刚查了这家公司,明明就是一家私企,大概率就是炒作事件,怎么可能会真买呢?
信源:中国航铁集团有限公司(现改名为航铁集团) 2022年5月22日关于“火烧飞机,即刻拆解”的报道
结语
你要真是这样想,那可就想简单了。
要知道,当年的辽宁舰可也是私企收购的!而这些其实都是为了绕开美国制裁的操作罢了,别看现在是私企操作,到时候东西全部买回来,再让国家一接受,不就成国家资源了吗?
如今我国航空航天,在大型运输机领域上也确实还有不少空白,如果能借此机会,一并将安-225的核心技术抄底,那可是一本万利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