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经常会遇到切线爆竿的情况,眼看着快要到达嘴边的大鱼跑了,这个时候钓鱼人都非常痛心!很多钓友觉得只有钓到大鱼才会切线爆竿,其实原因不止这点,也可以说这个原因的占比并不高,本文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钓鱼最容易导致切线爆竿的五个原因,如果你钓鱼时也是这样错误的去操作,那么不妨看一看做出正确的调整。

第一个原因: 钓具使用不匹配
线组搭配是垂钓的基础功课,却时常被钓友忽视,主线与子线拉力值失衡是最典型的失误,常见于使用同号数或子线过粗的情况,某钓友曾在钓获15斤草鱼时,因主线3.0搭配子线2.5,导致主线断裂痛失大鱼!
正确的黄金法则是:子线号数应为主线0.6-0.7倍,如主线3.0配子线2.0。还有鱼竿调性选择同样是个关键,最忌讳的是用较硬的鱼竿搭配细线组,这就犹如在“瓷器店里耍大刀”,软竿细线应对大鱼更显优势。
第二个原因: 抛竿手法不正确
不规范的抛竿动作是切线爆竿的主要原因,竞技钓手常说钓鱼“抛竿见真功夫”,常见的错误包括甩大鞭式抛投、抛满竿等,这些动作会使钓线承受超出设计负荷,承受不住瞬间的冲击力导致切线或爆竿。
正确的抛竿应像太极拳般刚柔并济,持竿手肘下沉,利用竿梢弹性将饵料弹出,预留1-2米风线余量,给抬竿和遛鱼留下足够的空间,当遇到大鱼的时候,这个缓冲距离也是能否把大鱼钓上岸的关键。

第三个原因:遛鱼时操作失误
遛鱼也是导致切线爆竿的原因,很多钓友,尤其是刚学钓鱼的新手,钓到鱼后喜欢生拉硬拽,常犯的错误有,立竿直立或收放角度过大形成“拔河”现象,控制收放失度导致冲击力无法释放,不能预拌鱼冲击的方向等。
正确遛鱼操作应遵循“四两拨千斤”原则,保持竿身60-80度夹角,通过左右摆竿消耗鱼体力,当鱼外冲时侧向倒竿化解,用鱼竿的韧性去配合,记住,鱼竿最大承受力在竿体中段,巧妙运用杠杆原理方为上策。
第四个原因:钓线老化不更换
钓线也有它的使用周期,不是不断它就可以继续使用,再好的钓线也经不起岁月摧残,比如紫外线、摩擦、化学腐蚀是钓线三大天敌,长时间都会导致钓线老化,长期未更换的主线在鱼的冲击下很容易发生断裂。
建议大家每次钓完鱼后应检查钓线,如果发现线体已呈锯齿状或磨损,应该及时更换,长时间放置(使用过)的钓线也要定期更换,尚未使用的新钓线,存储时应该放到干燥避光的环境下保存,可延长使用寿命。

第五个原因:钓鱼不了解环境
钓鱼时要提前了解水域环境,最重要的是观察水底有没有障碍物、乱石等,这也是导致切线爆竿的原因,水底树桩、乱石、暗礁等障碍物可瞬间割断钓线,湍流区作钓需增加铅坠配重。
曾有钓友在桥墩处中获大鳡鱼,因忽视桥墩棱角导致切线,或者在快速抬竿瞬间,鱼钩挂到石头导致爆竿切线,建议大家开钓前用重铅找底探查地形,障碍区改用细线以免挂底,流水环境采用跑铅钓法,让线组始终处于可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