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这样的说法是否也适用于恶性肿瘤疾病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恶性肿瘤疾病还真的是我们“吃进来的”。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否还可以把“吃进来的”恶性肿瘤再“吃回去”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对于恶性肿瘤疾病而言,这可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多步骤共同作用的疾病,在如此诸多的致癌因素中,慢性炎症反应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因素。在科学防癌的预防措施中,避免炎症反应的发生率,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则可以明显阻断疾病的进展,减轻炎症对身体的损害,降低肿瘤疾病的发生。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中指出:身体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是诱发肿瘤的机制之一。也是在这样的“共识”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份中国居民膳食防癌、抗癌的保健食谱。
主食多选全谷物
代表食品:燕麦、小米、荞麦、玉米、藜麦
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炎效应,并且有利于维持稳定血糖水平。全谷物碳水化合物是抗癌抗炎饮食的重要成分,低加工碳水化合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可降低胰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小麦麸皮及小麦的胚芽中富含膳食纤维及各种酚类植物化合物。
脂肪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代表食品:橄榄油、鱼、酸奶、坚果
在日常生活中,脂肪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30%,最为适宜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有利于形成机体抗炎内环境。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机体炎症水平,降低肥胖和患癌的风险。
肉类多选优质蛋白
代表食物:鱼、虾、大豆制品
优质蛋白质的最好来源为鱼、虾、家禽、鸡蛋、少量瘦肉、低脂乳制品、大豆食品、坚果等,尽量少食用加工肉类。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总摄入量可使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7%、肺癌增加20%、肾细胞癌增加19%。
新鲜的水果蔬菜需要占总食物的2/3
理想的抗炎抗癌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蔬菜水果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A、B6、C、D、E、锌,镁的膳食炎症指数较低。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可降低机体炎症标志物,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影响。
适量喝茶可以防癌
代表食物:红茶、绿茶
绿茶、红茶中可分离出没食子、儿茶酸、黄酮、多酚等成分,其对多种肿瘤有明确的预防效果。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天然多酚植物化学物质,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茶多酚能够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在人体内的合成,同时还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和突变。虽然绿/红茶具有防治肿瘤作用,但要依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习惯,饮用时注意适量。
适当补充植物化合物
代表食物:葡萄、西红柿、蓝莓
某些植物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抗炎潜力,如黄酮、花青素、丁苯甲酸酯等多酚类植物化合物。大量的细胞培养试验和动物实验显示,黄酮醇、花青素等多酚类植物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作用,并具有协同抗癌作用。
最好不要饮酒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表明,2020年新发肿瘤病例中有741300例可能与饮酒有关,其中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的病例最多。值得注意的是,过量饮酒可导致能量摄入超标,从而增加肥胖相关肿瘤的发病率。
少用煎、炸、烤方式
烹调方式应健康化,应以烩、炒、蒸、煮、拌、汆为主,少用煎、炸、烤等方式。大量食用煎炸食品与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