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微量成分(2)

晋瑞谈健康 2023-09-12 16:14:05



2.维生素B12(钴胺素)

维生素B12是身体内普遍存在的辅酶,主要参与DNA合成和同型半胱氨酸转化合成甲硫氨酸的过程。由于机体中维生素B12的功能、生物学效应、存在形式之间会有一些差异,临床上不能以维生素B12的检测情况评价其是否缺乏。

临床上维生素B12缺乏,可以表现出功能性维生素B12的缺乏,也就是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较高,但是机体上却伴有维生素B12功能缺陷的表现。肝细胞癌、转移性肝癌、乳腺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骨髓增生性疾病等部分肿瘤常可以导致血清中维生素B12水平的升高。在肿瘤患者中,维生素B12缺乏的特殊性症状和表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神经功能障碍等较为多见。

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维生素B12缺乏的肿瘤患者其生存时间会明显缩短,如此,这一指标也成了肿瘤预后、预测生存期的独立因子。与之相对,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维生素B12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

日常生活中维生素B12的来源主要是通过草食动物的瘤胃和结肠中的细菌合成而产生的,因此,其膳食来源主要为动物性食品为主,其中动物内脏、肉类、蛋类是维生素B12的丰富来源。豆制品经发酵会产生一部分维生素B12。人体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一部分。在日常的食物中主要包括动物肝脏、肾脏、牛肉、猪肉、鸡肉、鱼类、蛤类、蛋、牛奶、乳酪、乳制品、腐乳等。

3.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C是存在机体组织、器官中的水溶性抗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维生素C缺乏十分常见,而且随着肿瘤疾病的进展,肿瘤恶液质状态的发生,维生素C缺乏的发生率会进一步升高。约30%的患者存在着严重缺乏,42%存在缺乏风险,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与肿瘤患者的预后直接有关。

临床流行病学统计表明,晚期肿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维生素C补充,患者身体的一般状况、生活质量都可以得到改善,所有的功能,如体能、角色、情感、认知和社交,以及部分临床症状,如疲劳、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和食欲不振等,均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临床上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维生素C的联合治疗模式都是安全的,这样的治疗方法也是姑息治疗中的常见支持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那些疾病状态严重,临床治疗上以对症、支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主的支持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膳食角度来源的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菜、水果之中。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包括西红柿、菜花、柿子椒、深色叶菜、苦瓜,柑橘、柚子、苹果、葡萄、猕猴桃、鲜枣等。

0 阅读: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