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马逊发文提醒各位卖家,强调“重复违规”政策对卖家账户健康的重要性,意在督促卖家杜绝反复违规行为,否则极有可能直接导致账号被停用。

“重复违规”指什么,亚马逊又是如何监测和惩罚的,卖家在日常运营中该如何避免造成重复违规,如果重复违规了,需要怎么申诉?今天再跟着小匠一起具体了解一下这个政策。
一、“重复违规”政策解读
从去年10月底开始,亚马逊宣布开始实行一项“账户状况评级-重复违规”的新规。具体指的是卖家在180 天内,针对同一亚马逊政策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违规行为。只要在同一政策项下被记录多次,系统就会累计这些违规次数,进而影响账户状况评级(账户状况更快被降级)。

一旦卖家在180天内达到了该政策的重复违规上限,则无论当前的账户状况评分如何,都有可能面临账户直接停用的风险。
重复违规的次数上限与违规的严重性有关,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的阈值较低,较为轻微的违规行为的阈值较高。侵犯知识产权这种违规行为就属于严重性较高的,将二手产品标记为全新的则划分为轻微的违规行为。不过,不是轻微就能随便违反,小匠的建议还是,尽量不要超过两次。一旦超过两次,风险就很大了。
亚马逊会在账户状况页面的“影响”栏中标记出重复违规行为或者亚马逊会通过邮件和平台横幅,告知卖家具体的违规类型、涉及ASIN、违规日期及申诉截止时间。


二、常见“重复违规”类型和收到停用风险时卖家如何解决?
对于重复违规的类型,侵权类重复违规最为常见,主要包括:
1、商标文本滥用未经授权使用注册商标文字,且所售商品与该品牌无关。
2、商标图案滥用未经授权使用品牌LOGO或图案,未获得权利方授权。
3、版权图片滥用擅自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图片资源,未获得权利方授权。
而且亚马逊还提醒,不要已知侵权违规的情况下,尝试通过绕过审核的方式进行上架违规的商品信息或侵权商品。比如在相关商标的字母中间加入标点符号等行为,这类行为亚马逊会判定为严重违规。
当收到亚马逊的停用风险警告时,卖家如何自救?
收到“严重违规”的红色横幅后,卖家拥有 3 天 的宽限期可提交申诉。申诉入口:卖家平台 > 绩效 > 账户状况页面点击横幅,进入“政策合规控制面板”。

1、如果卖家检查后确认违规属实,卖家应在申诉中主动承认违规行为。根据侵权的调查结果选择申诉页面上的选项,包括违规的类型、补救措施、违规原因以及对应的详细措施。如需要添加额外的证明文件,则上传对应的证明文件。首次申诉务必提供详实的调查报告、整改措施及必要的授权/证明文件,争取审核团队快速恢复(首次申诉没通过,则卖家则需要撰写详细的书面申诉)。

2、如果卖家检查后发现商品并无违规的情况,卖家则需要申诉页面的“在此处”,上传相关的证明文件证明自己没有违规。


3、对于已经加入账户状况保障计划的卖家,在因重复违规面临停用风险前,将会收到账户状况专员的电话协助。若卖家未及时接到电话,或想主动寻求帮助,可以通过卖家平台>绩效>账户状况页面中的“现在与我联系”按钮提交请求。选择所需的服务语言并输入联系电话,向专员寻求一对一解决。

亚马逊的“账户状况评级-重复违规”政策对卖家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因此,小匠建议各位卖家养成每天登录“账户状况控制面板”的习惯,查看是否有新的违规标记;遇到违规问题时,分级处理违规严重违规优先解决(如侵权、假货),轻微违规也要重视,做到不拖延,不堆积,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