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跑步术语大全(欢迎留言补充)

秋天步爱跑 2025-04-13 03:16:58

跑步,作为一项简单又有效的运动,深受大众喜爱。不过,在跑步的圈子里,有不少专业术语,要是搞不懂,很可能会影响跑步效果。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些跑步术语,让跑步更专业、更有趣。

1:有氧慢跑:这是低强度、低心率的跑步方式。跑步时,身体主要靠有氧分解糖原和脂肪来供能,不会产生乳酸。能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耐力,特别适合刚开始跑步或者想轻松锻炼的人。

2:混氧跑:强度稍高一些,跑步时身体既进行有氧分解,也会产生一定量乳酸。它就像是有氧跑的进阶版,能进一步提升身体机能。坚持混氧跑训练,会发现自己的运动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

3:无氧跑:高强度训练。在无氧状态下,身体通过无氧分解供能,会产生大量乳酸。虽然过程比较 “酸爽”,但能有效提升耐力和爆发力。像短跑运动员,就经常进行无氧跑训练,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强大力量。不过,无氧跑对体能要求高,不适合新手,大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4:LSD:长距离慢跑,重点在 “长距离” 和 “低强度”。这种训练能提高身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耐力。很多马拉松爱好者会定期进行LSD训练,逐渐增加跑步距离,为挑战长距离赛事做准备。

5:间歇跑:快速跑步和休息交替进行的训练方法。比如快跑5分钟,休息1分钟,再继续快跑。这样能同时提升耐力和速度。专业运动员常用这种方法提升竞技水平,普通人也可以尝试,能让跑步训练更高效。

6:乳酸跑:跑步时身体产生乳酸的速度和清除乳酸的速度达到平衡。通过乳酸跑训练,可以提高身体对乳酸的耐受能力,让我们在跑步时能坚持更久,跑得更轻松。

7:亚索800:一种经典的间歇跑训练方法。每跑完1组800米,记录下用时。根据每组的用时,能推测出马拉松的用时,这对马拉松训练很有参考价值。很多跑友会在备赛阶段采用亚索八百训练法,科学规划训练计划。

8:配速:指在完成一段跑步过程中,每跑1公里所用时间的平均值,单位为:分钟 / 公里。比如全程 10公里,用时60分钟,配速就是6分 / 公里。

9:心率训练区: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划分的不同心率区间,用于指导跑步训练强度。常见的有有氧耐力区(60 - 70% 最大心率)、无氧阈区(70 - 85% 最大心率)、无氧耐力区(85 - 95% 最大心率)和冲刺区(95 - 100% 最大心率)。可依据训练目标,将心率控制在相应区间。

10:跑量:一段时间内跑步的总距离,是衡量跑者训练强度的重要指标。如某位跑者一个月累计跑量为150公里,代表其该月的训练量大小。

11:碳板跑鞋:鞋底嵌入碳纤维板的跑鞋,能有效增强跑步时的推进力,减少能量损耗,提升跑步效率,多为专业运动员和追求成绩的跑者选用。

12:塑胶跑道:常用于田径场,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防滑性,能减少跑步时对关节的冲击,是理想的跑步场地,适合进行速度训练和间歇跑。

13:路跑:在城市街道、公路等户外硬质路面上进行的跑步活动,能欣赏沿途风景,但路面状况复杂,需注意交通和路面安全。

14:中签:参加大型马拉松比赛,通常需要通过抽签的方式获得参赛资格。因为参赛名额有限,而报名人数众多,因此“中签”便成为了获得宝贵参赛机会的关键一步。

15:补给站:在比赛路线上,组委会会设置多个补给站,为跑者提供水、运动饮料、能量棒等补给品,帮助跑者在长距离跑步中恢复体力。

16:枪声成绩和净成绩:枪声成绩是指比赛裁判一发枪即开始计时的成绩,而净成绩是指跑者从通过起点开始计时的成绩。由于跑者的起跑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净成绩通常被认为是更加公平的计时方式。

17:最大摄氧量:说的简单点,就是你用最快速度跑步一分钟状态下所能吸入的氧气量,这一数值能很好的反应一个跑者的耐力水平。

18:收容车:又称为扫尾车,是比赛组织方为确保参赛者安全而设置的应急措施。在赛事中,由于路程长、体力消耗大,部分跑者可能因伤、病、体能不支等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比赛。此时,收容车将负责接送这些无法继续的跑者,确保他们能够安全返回起点或终点,避免在赛道上出现安全风险。

19:关门:是长跑比赛中非常常见的规定,它为赛事设置了一个时间限制,以确保赛事能在有序和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例如,在马拉松比赛中,组委会通常会设定最晚6小时或7小时到达终点的规则。如果参赛者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将不会得到官方成绩记录,并且不能获得完赛奖牌。

20:越野跑:在自然环境,如山地、森林、荒野等野外地形进行的跑步,具有挑战性,对跑者的体能、平衡能力和野外适应能力要求较高。

21:马拉松: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约为42.195公里。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等,是极具挑战性的长跑赛事。

22:PB:Personal Best 的缩写,意为个人最好成绩。指跑者在特定跑步项目中跑出的最快成绩,是跑者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还有一说叫:跑崩,即跑崩溃,字面意思)。

23:BQ:Boston Qualifier 的缩写,即波士顿马拉松参赛资格。波士顿马拉松对参赛选手的成绩要求严格,达到 BQ 标准是许多跑者的梦想。

24:PW:Personal worst个人最差成绩。

25:SB:Season best赛季最好成绩。

26:步频:指跑步时每分钟的步数。一般来说,较高的步频有助于提高跑步效率和减少受伤风险。

27:步幅:是指跑步时每一步的距离。步幅与步频共同决定了跑步的速度。

28:心率:即跑步过程中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它是反映身体运动强度和疲劳程度的重要指标,可通过心率监测设备进行测量。

29:黑练:低调偷偷训练,以取得较大的进步。

30:替跑:佩戴不属于自己的号码簿,以他人身份参加比赛称为替跑。

31:鸽赛:报了名却没有参加比赛的行为,可理解为放了赛事的鸽子。

32:法特莱克训练法:一种变速跑训练法,在跑步过程中随意改变速度、地形和节奏,结合了快跑、慢跑、爬坡跑等多种形式,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能全面提高跑步能力。

33:撞墙:多在马拉松等长距离跑步比赛中出现,一般是指运动员在跑到 30 公里左右时,身体能量储备耗尽,出现极度疲劳、肌肉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仿佛遇到一堵无形的墙,难以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

34:抽筋:即肌肉痉挛,通常是由于跑步过程中肌肉疲劳、电解质失衡、热身不充分等原因引起的肌肉突然、不自主的收缩现象,会导致局部疼痛和肌肉僵硬,影响跑步。

35:背靠背:喜欢看NBA的人对这个词就不陌生了,在跑步圈中泛指那些连续参加马拉松比赛,比方说你本周日参加了A赛事,紧接着下周日又参加了B赛事,所以叫“背靠背”参赛。

36:跟腱炎: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脚跟的肌腱,跟腱炎是由于跟腱反复受到过度拉伸和压力而引发的炎症,常见症状为脚跟上方疼痛、肿胀,在跑步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37:兔子:是官方配速员的意思,多指用在马拉松比赛上,比如你想全程马拉松4小时跑完,那么在赛道上找到有标识“配速员400”的人就行,他就是所谓的“兔子”,跟在后面跑就可以了(注意这里的400是指完赛时间,不是指配速哈)。

38:辣堡:“辣堡”是个谐音梗,原意为拉爆的意思,指的是两人或者多人跑步时,为了紧跟队伍最后导致心率爆表的现象,比方:今天我和小王一起跑步训练,被他请吃“辣堡”了!(指被他拉爆了)

39:髂胫束综合征:髂胫束是大腿外侧的一条结缔组织,当它在膝关节外侧反复摩擦时,会引起疼痛和炎症,表现为膝关节外侧疼痛,尤其是在上下坡或长时间跑步时疼痛明显,是跑步者常见的伤痛之一。

40:破三、破四:指的是你马拉松用时的一个范围,“破三”代表的意思是你全程马拉松跑进了3个小时以内,“破四”是代表你全程马拉松跑进了4个小时以内,一般象征着一种目标突破。

暂时就想到了这么多,肯定还有一些没想到,或则想到了觉得没必要写上去,欢迎跑友们及时补充!!!!谢谢!!

0 阅读:0

秋天步爱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