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个多月就要高考了。高三学子现在到了马拉松最后两公里阶段,成绩基本上定型,除了紧张复习,现在更多要稳住心态,确保高考正常发挥。
学爸有朋友孩子今年面临高考,说起自家孩子,朋友就气不打一处:孩子初中很好,顺利考上一中;高一也不错,在一中能保持中等水平。孩子本来以文科见长,历史、地理、政治成绩都很好,考试都能列A或B。高一分科时候,听信“学文科都很笨”等各种鄙视文科的说辞,坚决选择纯理科,朋友也没有劝阻。结果成绩高台跳水,物理、化学经常三四十分,总成绩也基本上是D以后。
“唉,我现在也放弃治疗了,随她去。能上个本科就可以了。”朋友每次说起孩子,都连连摆手,“喝酒喝酒,不要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
近几年,舆论对文科生很不友好。如张雪峰每次说起文科,都是充满鄙视,说文科没有门槛,理科生也可随时转文科;而理科生的门槛,却是文科生跨不上的。一些高校也对文科招生缩水。

2025年高校扩招名额,绝大多数是理工科。(来源网络)
用连岳的分析,这种歧视,有其合理之处。很多文科生毕业后,脾气很大,本事很小,屁股很歪,脑子很僵,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究其原因,就是成长的关键期,被那些大学文科老师灌了太多粪。但文科歧视,不合理的之处在于,世界还是需要文科生的。人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脑,大脑需要思想产品,最好的思想产品是那些最出色的文科生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有我们敬爱的教员,都是文科生。
学爸想补充一下: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大国,理工科学生的就业面更广;但就社会发展的趋势说,发达国家GDP构成,70%是服务业。我们国家也会走上这条路,以消费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行业)吸纳绝大多数就业人口。服务行业,说到底,是要跟人打交道,能为别人提供情绪价值。工作后的人都知道,你为甲方提供的方案,多数竞争对手也能提供,甲方能不能接受,很大程度上,就看人家买不买你的面子,你能不能提供情绪价值。不要小看这点,很多理工男动手动脑能力很强,但跟人打交道却弱得一批。
AI越来越普及后,很多人的饭碗都会受到冲击,文理科就业都没那么容易,甚至理工科失业率可能更高。但可以肯定:善于跟人打交道的人,在服务行业如鱼得水的人,永远不会失业。文科生如果能及时在大学把脑筋转正,不被灌粪,完全不必担心就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