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乘坐着总统专机“空军一号”,降落在了北京机场,开启了他“改变世界的一周”。
访问期间,年近八旬的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在会谈的结尾,毛主席将早已准备好的国礼赠送给了尼克松。
令人意外的是,尼克松并没有因为这份国礼而感到开心,反而有一些不满。原来,毛主席赠送给他的这份礼物是仅仅的4两茶叶。
面对尼克松的不满,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这仅仅4两的茶叶为什么会被毛主席当做国礼赠送给尼克松呢?面对如此感慨的场景,中方的人员又是如何巧妙化解的呢?一切都还要从尼克松的这次“破冰之旅”说起。
一、中苏交恶,中美打开了外交的契机
在尼克松访华之前,中苏之间发生了一件彻底影响两国关系的大事,那就是1969年的珍宝岛之战。苏联以悍然入侵我国领土的方式,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瞬间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曾经亲密无间的中苏关系,也最终降到了冰点。
虽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战斗之下,苏联军队被迫撤退,但是苏联依旧不知收敛,继续在世界各地持续性的扩张。
1970年,苏联在古巴兴建海军基地,将地对空导弹运往苏伊士运河,更是插手叙利亚对约旦的入侵。这一系列的操作,令世界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机感。
70年代一开始,美国就处在了下风,他们被迫进入战略防御,更是寻求更多力量的支持。
于是,美国人将目光看向了东方,在这里还有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能成为他们最大的助力。中国,这个曾经跟美国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的国家,如今也迎来了握手言和的契机。
其实,早在1967年,尼克松就曾公开表示:“美国根本不能让中国永久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况下生活。”
美国为了减轻来自苏联的压力,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让中国作为强有力的第三方来制约苏联。这一外交策略,与中国古代远交近攻的思想不谋而合。
而对于中国来说,来自苏联的威胁甚至比美国更为强烈,中苏之间延绵上千里的边境线,时刻都会成为战争的最前沿。中国同样需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以应对虎视眈眈的苏联。
最终,经过大量的前期工作,尼克松访华正式成行!
尼克松跨越半个地球,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他自然对这次访问充满了期待。为了向中国示好,他还大费周章地为我国准备了礼物,这也是为什么当看见毛主席赠送仅仅4两茶叶时会如此不满。
二、尼克松为访中国,费尽心力准备重礼
美国总统横跨太平洋访问中国,这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美方当然对于这次访问各方面都力求完美。而作为访问时赠送的国礼,这自然更是马虎不得。
可是,美国作为一个历史短暂的国家,他们并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古董。经过讨论,尼克松最后敲定,以一件现代工艺品作为国礼,也就是举世闻名的瓷塑天鹅。
天鹅在美国深受人民的喜爱,它代表着吉祥和淳朴,是传说能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好运的动物。
这件艺术品是由美国新泽西州波姆陶瓷艺术中心烧制,该中心的创始人爱德华·马歇尔·波姆,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和鸣禽硬瓷烧制大师。
他用尽一生走遍欧美各大山林,悉心观察鸟类的栖息动态和习性,并且以此为灵感创作了大量飞禽艺术作品,瓷塑天鹅就是其晚年的杰作之一。
这一作品共烧制了两件,一件留美,一件作为国礼赠于中国。因其工艺之精湛卓绝,而享誉美国,象征着中美两国人民真挚的友谊。
三、4两茶叶送出半壁江山,周总理一语幽默化解尴尬
在尼克松与毛主席会晤之前,他一直对该用何种礼仪与毛主席见面充满疑虑。但是当见毛主席时,疑虑被打消了。他们被安排在中南海一间古色古香的书屋中会晤,大家被书籍与文献环绕着,顿时放下了紧张感。
毛主席在秘书的搀扶下与尼克松握了整整一分钟的手,中美之间多年的隔阂也伴随着这一次历史性的握手而烟消云散。
会谈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讲究礼尚往来的中国当然不会让远道而来的朋友空手而归,于是会谈接近尾声之时,毛主席拿出了那4两茶叶。
尼克松拿过茶叶一脸不满,就在尴尬的瞬间,一旁的周总理幽默地解释道:“主席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了!”
原来,这4两茶叶可不是普通的茶叶,而是采摘自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茶叶。这母树仅有三棵,产的茶叶更是属于茶中极品,数量极其稀少,采摘也十分困难,一年的产量连8两都不到,这次毛主席一下子送出4两,不就是送出了“半壁江山”吗?
当尼克松了解到这礼物的珍贵,立刻为刚才的失礼表达了歉意。当时的尼克松也许并不知道,毛主席赠送这份礼物并不单单是出于这茶叶的珍贵,更是源于这茶叶背后包含的历史。
1773年12月16日,发生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一事件最终演变成了美国革命。而他们所倾倒的茶叶就是来自于武夷山的茶叶,这来自大洋彼岸的茶叶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美国独立的见证者。
如今,时过境迁,还有比赠送这样一份礼物更有意义的吗?
四、总结
这次赠送礼物的故事在整个中美外交中,仅仅是作为一个有趣的小插曲而已,但也足以代表老一辈革命家高超的外交智慧。
而尼克松访华期间,他们更是以务实稳健的作风,将中美关系带到了合作共赢、求同存异的层面。
虽然,两国在许多问题上还有非常大的分歧,但并不妨碍两国达成共识。
最终,在双方领导人坦率的交流下,中美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方更是首次声明台湾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以及一个中国原则,这也成为了后来所有中美合作的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