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街头的呐喊声中,韩国宪法裁判所紧闭的大门成了国家撕裂的象征。
30万民众举着“审判总统”与“守护民主”的灯牌对峙时,尹锡悦弹劾案已超120天悬而未决,打破了朴槿惠案92天裁决的历史记录。法官们僵持的8票背后,不仅是总统政治生命的天平,更折射出韩国民主制度深陷“赢家通吃”的泥潭。
司法权杖沦为党争匕首当检方对李在明发起第七轮诉讼,却对尹锡悦妻子金建希涉嫌操纵股价案撤诉时,韩国司法系统的双重标准已成透明谎言。这种“选择性办案”早有剧本:文在寅女儿被指控受贿111万元,与前总统李明博之子侵吞300亿韩元却获缓刑形成刺眼对比。司法武器化的轮回,恰似《寄生虫》里穷富家庭互相撕咬的隐喻。国民力量党显然深谙此道——若能在6月总统补选前耗尽李在明的诉讼时效,即便尹锡悦下台,共同民主党也将失去最强候选人。
暴力阴云笼罩青瓦台李在明视察山火时遭遇的“黑衣人突袭”,让人想起2015年美国驻韩大使被极右分子刺伤的伤口。这种政治暴力基因,深植于韩国现代史:全斗焕用坦克镇压光州,朴正熙命丧情报部长枪下。而今30万人的街头集会,虽不及朴槿惠案232万烛光的规模,却裹挟着更危险的戾气。进步派论坛热帖“弹劾失败就占领首尔市政厅”与保守派社区“用生命阻止左派夺权”的叫嚣,让首尔空气中漂浮着硫磺味。
经济悬崖边的权贵狂欢7.8%的青年失业率与3.1%的通胀数据,在国会沦为背景噪音。当朝野为弹劾程序争吵时,芯片巨头三星正为美国亚利桑那工厂的540亿投资焦头烂额。这种荒诞场景,恰似《鱿鱼游戏》中参赛者殊死搏斗时,主办方却在分红赌资。文在寅时期推行的最低时薪制,在尹锡悦“每周工作120小时”的争议发言中形同虚设。民生政策沦为政治筹码,就像《雪国列车》里尾车厢争夺的蛋白块——既吃不饱,也丢不掉。
半岛北端的导弹试射轨迹,划过韩国政治头顶的夜空。当检察官的诉状比防疫手册更厚,当青瓦台的主人平均任期不足五年,这个创造了汉江奇迹的国家,正用民主程序亲手绞杀自己的未来。或许正如《辩护人》里那句台词:“岩石再硬,鸡蛋才是生命。”只是如今,没人分得清谁是岩石,谁是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