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研学,渝你研学,与你一起成长!
你曾想过,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最终都去了哪里吗?在重庆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惊人。
据重庆市统计局预测,2025年重庆市生活垃圾产量将达到每日2万吨,同比增长20%。而一瓶我们日常饮用的矿泉水,其塑料瓶自然降解竟然需要长达6000个月,甚至更久!
面对这样的数字,我们不禁要问:如何减少垃圾产生,让旧物焕发新生?
如今,同学们走进重庆园博园,开展一场以“旧物新生·绿动园博”为主题的无废城市绿色环保研学活动,共同探索环保的奥秘。
01
生态课堂 —— 游览园博园,认识垃圾分类
在渝你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踏入了风景如画的重庆园博园。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各地园林艺术的窗口,更是一个实践绿色环保理念的绝佳场所。
导师引导同学们观察园博园的环保措施,深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地观察,同学们认识了各种垃圾分类标识,了解了不同垃圾的正确投放方法。
原来,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一刻,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02
绿色行动——外卖盒子废物改造
午餐时间到了,但这次我们的午餐外卖盒子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被丢弃。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废物改造行动。
通过裁剪、拼接、绘画等步骤,原本不起眼的外卖盒子摇身一变,成为了精美的装饰品。这次改造行动不仅让大家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更激发了同学们对环保的热情。
03
旧物改造工坊 —— 矿泉水瓶、旧衣服、废纸壳的华丽变身
接下来,同学们进入了旧物改造工坊环节。在这里,大家分成小组,各展所长,完成了一系列手工制作项目。
矿泉水瓶在同学们的巧手下,经过剪刀的裁剪和巧妙的粘贴,摇身一变成为了迷你雨水收集进化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能收集雨水用于植物灌溉,还能通过简单的过滤装置净化水质,真是既实用又环保。
旧衣服通过裁剪、打结等工序,秒变时尚手提包。同学们在手提包上自由发挥,绘上心仪的图案,并签上班级同学的名字,使得这些手提包不仅外观独一无二,更充满了浓厚的个人风格。
废纸壳也不甘示弱,在同学们的创意下,被改造成了各式各样的环保垃圾桶。这些垃圾桶造型新颖,色彩斑斓,为园博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这次“旧物新生·绿动园博”无废城市绿色环保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环保知识,还亲手实践了废物改造的乐趣。
他们深刻认识到,环保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实际行动。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无废城市、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