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汽车圈打了很多次架。影响最大、行业关注度最高、消费者最希望能分输赢的,莫过于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汽车之间的纷争——举报排放造假。

谁输谁赢,如何收场?马上就要结束的2023年,看来此事注定是一个不了了之的一年。在2024年还会有人提嘛?也许“不了了之”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当应有的公平、正义都可以“大事化无”的时候,汽车环保这根弦恐怕早已变得不那么“紧绷”。一次举报,一个关于同行反目的狗血故事,一场席卷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讨论。

5月25日,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其于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长城汽车表示,其正在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对于长城汽车的举报,比亚迪很快发布声明回应称,长城汽车送检车辆不符合要求,检测报告无效。“经了解,长城所说的情况,测试车辆由长城购买、保管并安排送检,中汽中心(天津) 按长城的要求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测试车辆严格来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即应由第三方抽样、保管及送检,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测试,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鉴于以上,我们认为其检测报告无效,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后,双方的竞争矛盾走到了台前,持续至今而愈发地激烈和公开化,通过一些细枝末节也可看出端倪。华车网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华车圈的ip地址发文时显示是河北,只要是它们认为文章不利于比亚迪,不论你说了什么、发表的内容对与否,它们都会统统置之不理。因为,这时候一些刚注册的账号将焦点全落在了“河北”两个字上。

评论区马上就可以看到“奥,河北的呀,怪不得”、“CC派来的”等类似的评论,引导解读并进行暗示。如果ip不显示河北也无妨,一样照此评论。于此同时,一些评论也不甘示弱,马上回击“泰迪”。“泰迪”、“海军”、“鸡贼”等等,早已变成了汽车圈流行词、网络代号。通常这时候,消费者最喜欢的就是精彩的评论,而不是文章。这时候,如果想从评论区找到答案,恐怕只剩“乌鸦一般黑”的感叹了。

2023年12月19日,比亚迪准备举行冰雪试驾体验活动,长城汽车同时也进行了冰雪试驾(华车圈可没去呀!);一些博主用双方的车进行拔河比赛,虽然纯属吃饱了没事干,但是只要一方输了,不多久另一方赢的视频就会层出不穷的跳出来。爬山、越野、雪地、涉水、油耗、天南地北无论在哪里都要“比一比”,甚至是喇叭声谁的更好听,开门方向谁的更合理都得争高低。

“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这句感人且漂亮的话记忆犹新。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2023年11月销量30.19万辆,2023年前11月销量268.34万辆;长城汽车11月份销量为31170辆,同比增长约142.32%,长城汽车2023年1-11月累计销量231730辆,同比增长91.94%。
有些企业只会内战内行,对外屁也不是。
比亚迪埋头苦干多年掌握核心技术,为中国民族汽车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是值得尊敬的!!
支持良性竞争,抵制偷工减料
王传福靠创新,魏建军用造型。造车还的看车界华为—王传福。
网吹带节奏的软文谁最多,一目了然
是长城打比亚迪。比亚迪正眼没见长城
长城的高层格局真的很差
都是能人
相互炒作而已
一个销量上升,一个下降。
去年不是互送商标吗?这么快就玩完了?
怎么长城的销量现在只有比亚迪的百分之十? 怪不得举报这举报那的
长城汽车再这么吹牛逼下去离倒闭不远啦[点赞]
混动只信长城[点赞]
至少不是一个诚实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