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的白车身,其实有一个存在争议的设计。并不是大家讨论的那个螺栓。
螺栓那块儿本来就是钣金拼接,做不到满缝焊接,不用一颗几毛钱的螺丝连接,强度变低很可能就会变形、错位,就是工艺落后点,差点也没有什么。
比起螺栓,理想MEGA存在争议的A柱设计才更应该被关注。
我们知道,采用双A柱设计的MPV车型有很多。比如极氪009、魏牌高山等车型,都采用了双A柱的设计,但是唯独理想MEGA不承认它采用了双A柱的设计。
说它前面那段防撞梁不是A柱,是玻璃支撑件,用来变形的。这就与汽车行业和消费者普遍的认知,产生极为明显的冲突。
因为从碰撞上看,这段A柱,通常就是碰撞时核心受力段。所以,极氪009、魏牌高山,包括岚图梦想家在内,前面那段A柱都宣称采用了强度2000兆帕的一体高强度钢,谁都不敢偷工减料,更甭说去拼接设计。
极氪009前后双A柱钢材都是一样的强度标准,魏牌高山为了保证安全,后面A柱采用了热气胀成型管梁作支撑。
但是,现在大家去看看理想MEGA的宣传,它都没有提A柱钢材的强度数据。
(图片来源网络,理想数据非官方公布)
如果真是全球最安全的MPV,没有之一的话,为什么不提呢?甚至它承认的那段A柱,内外用的钢材强度(颜色)也不一致。
那为什么不承认前面的防撞梁是A柱呢?
我们知道,一辆新车上市,一般要去参加权威机构的碰撞测试。项目是固定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测试就是“小重叠偏置碰撞测试”,也是大家最关注的,就是看A柱是否会发生弯折。
当初上汽大众帕萨特就是在那个测试中,A柱发生弯折,销量遭到巨大重创。
理想MEGA自然要面对这个测试。但是理想MEGA非常重,将近2.8吨,而且前悬又特别短,不承认的那根A柱就在轮毂的上面。如果参加“小重叠偏置碰撞测试”是不是就容易发生弯折?
假如无法避免弯折,那就重新定义“A柱”。
理想MEGA不承认最前面那根是A柱,表示它就是用来变形的,那么在测试中,如果它发生弯折,理想MEGA是不是就有了借口,来回应指责?
那有人就说,即便不承认是A柱,那和极氪009一样,前后都用成一体高强度钢,成一个三角形不更安全了吗?
初步分析,还真不能这么设计。前面说了,理想MEGA车非常重,将近2.8吨,而且前悬又特别短。如果设计成一体的话,那后面A柱和前门车顶部位就会受力。
如果钢材强度不够,设计不合理,偏置碰撞发生了弯折,就得不偿失了。而采用分段设计,这正是理想MEGA的高明之处,我这里用“壁虎断尾通过法”来形容。
大家来看,理想MEGA不承认的那根A柱采用分段设计,那么在偏置碰撞测试中,是不是前面那根不被承认的A柱,就能被轻易的压溃?
这样与后方承认的那根A柱就脱离了关系。因为它一旦压溃,那全部的力量就给到了轮毂和轮毂后面的加强梁上,自然双侧正面25%偏置碰撞成绩就很容易取得优秀的成绩。
25%偏置碰撞,一个重要测试点,就是看一体笼式车身,A柱的安全程度。碰撞时,如果撞击力过大,“壁虎断尾通过法”可以使理想MEGA不承认的那根A柱失效,将整体压力给到轮毂和轮后大梁,再加上有黄色SOB梁支撑的红色部位阻挡,它承认的那根A柱怎么会弯折呢?
但是,理想MEGA不承认的A柱采用的是分段拼接设计,那么前挡风玻璃就装在这个钢材强度低的柱子上,前悬又那么短,发生碰撞时,几乎就加大了前挡风玻璃破裂的几率。
同时,由于理想MEGA设计的A柱紧贴着驾驶舱,那遭遇削顶碰撞时,风险程度可想而知。
即便普通事故时,由于不承认的那段A柱较软,一旦变形,就得切割、整形,那保值率和维修成本几乎可以想象得到。
当然,这样的设计也有好的一面,也是理想MEGA官方宣传的优点之一。图示A柱部分,理想汽车就称,双侧正面25%偏置碰撞成绩均可达G, A柱部分稳固无弯折。
这样设计,并非说,理想MEGA就一定不安全。
只要能通过官方的固定测试,那以后消费者开车遭遇事故,只要与当时测试的速度、角度等不一样,几乎都是消费者来买单。
只不过这个安全的代价,是给到了消费者。
被理想MEGA重新定义并消失的“A柱”,在极氪、沃尔沃、岚图、长城等等车企车上,都被定义为是最核心的A柱。
对此,粉丝们怎么看呢?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问题。[得瑟]
理想是懂的营销的[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前面的不是A柱,变形的话直接挤压驾驶舱,前排直接上天?
强不强我不知道,丑是真的丑
理想才是割韭菜高手,除了吹嘘堆积冰箱彩电这些无聊的玩意,没有什么值得技术。敢和蔚来比质量安全测试吗?
尔何为“A柱”?吾未闻其名也。然而,吾所知,人之所以为人,乃因其有思想、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