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慕容家族”:3代人建立5个国家,为复国努力700年

史叙年华 2025-02-19 11:17:13

金庸先生所著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面,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哦,此人便是慕容复啦,他的名气可是和主角乔峰不相上下呢。

有这么一个人叫慕容复,他可不是中原这边的人哦。据他自己所说,他的祖上可是大燕皇族呢。而他这一辈子心心念念就想着要去完成一件大事,啥大事呢?就是“复国”啦,也就是要再次建立起大燕的政权。

金庸先生创作的是小说作品,不过呢,他可不是毫无根据、随意胡说的哦。就拿书中所写的慕容家的那些事儿来说吧,您还别不信,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居然还真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原型呢。

大家可能会好奇,历史上的慕容家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情况呢?慕容复老是念叨的那个大燕政权,又到底是处于哪个时代?而且,慕容家是不是真的在北宋时期尝试去复国了呢?

慕容氏的来历

在《天龙八部》这部小说当中啊,有个人物叫慕容复,大家也常常称他为“姑苏慕容复”呢。为啥会有这样的称呼?这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慕容氏这一族人是聚集生活在江南地区的姑苏燕子坞参合庄这个地方的哦。

不过呢,这里可不是慕容氏的故乡哦。慕容氏真正的老家,其实是在关外呢,要是说得更准确些,那就是在如今的辽宁省朝阳市啦。

大家知道吗?早在秦汉那个久远的时期,慕容氏的先辈们就已经在广袤的草原上生活啦。那时候的草原,本是好多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呢。然而,世事难料,匈奴人在那段时间强势崛起了。他们的势力不断壮大,逐渐在草原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结果呢,就把草原上其他的游牧民族都给赶走啦,这其中,就有慕容氏的那些先辈们呢,他们被迫离开了生活已久的草原,往东北方向去了。

要知道啊,慕容氏在最开始的时候压根就不叫慕容氏呢。他们原本就是鲜卑族的人,鲜卑族有着自己的族名等相关称呼,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会有汉姓呢,这是很自然的。

鲜卑族的姓氏是颇具特点的哦。就拿拓跋、宇文、独孤、慕容这些姓氏来说吧,乍一听,感觉特别厉害呢,好像自带一种很霸气的气场。可要是仔细琢磨琢磨,会发现它们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确切的含义。像这样的复姓呢,十有八九就是鲜卑族所采用的汉姓啦。

慕容家的慕容姓情况也是这般,那这慕容家所属的一支鲜卑族,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才会把慕容当作自己家族的姓氏呢?

在汉桓帝所处的那个时期,鲜卑族的情况是这样的,他们各个部落并非聚居在一起,而是分开来居住的呢。而且,大致划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区域。特别要提到的是,在其中部地区,这里的部落领导人所居住的地方是当地的慕容寺哦。

在那个时候,鲜卑族的人们为了能更好地和中原人进行交流往来,兴起了给自己取个汉名的风气。而鲜卑族中部有一位领导人呢,他就以自己所居住的慕容寺作为姓氏的来源啦,就这样,“慕容”这个姓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

你知道吗?慕容这个词,它真正的含义呢,其实就是“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这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但实际上呢,它就是一句吉祥话而已啦,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奥的意思,也不存在藏着什么了不起的大秘密哦。

慕容氏最早是起源于蒙古草原的。之后呢,他们来到了东北这块地方,并且在此建立起了鲜卑国。其实,早在东汉的时候,慕容氏就和中原地区有着颇为紧密的联系啦。不过呢,说到慕容氏真正崛起的阶段,那还得是在东汉末年以及西晋时期呢。

慕容氏的崛起

在西晋那个时期,中原地区那可真是乱得像一团揉得不成样子的面团呢,说它软吧,确实是毫无秩序可言,就那么软趴趴的;说它圆吧,各种混乱的状况交织在一起,仿佛成了个圆滚滚的乱麻团。后来呢,发生了五胡乱华这档子事儿。这下可好,局面越发混乱啦,晋朝没办法,只好往南边迁移,在那儿建立起了东晋政权。这么一来,北方那一大片广袤的土地可就没人能好好管着啦,就都留给了那些少数民族,他们,便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你争我抢的,闹得不可开交呢。

在那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局势可谓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然而,鲜卑慕容氏却能够在这样的乱世里面争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啊,关键就在于慕容氏家族当中出了一位相当厉害的人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厉害人物的存在,才使得鲜卑慕容氏在乱世的舞台上有了崭露头角、争得一方天地的资本呢。

在汉灵帝当政的那个时期,慕容氏一族里冒出来一个名叫檀石槐的人呢。这人可不得了,特别有勇气,而且还很有谋略。面对这样的人物,当时的东汉王朝压根就不是他的对手。情况严峻到什么程度呢?汉灵帝被逼得没办法,甚至都动了通过和亲的方式,去试着平息和慕容氏之间的战争这样的念头呢。

然而,檀石槐可完全不接受东汉求和的这一套做法。他满心都想着要去多占据一些地盘呢,压根就没把东汉的求和意愿放在眼里。好在呢,这人的寿命并不算长,才四十多岁就离世了。如此一来,慕容氏也就没有之前那么张狂、那么肆意妄为啦。

檀石槐离世之后,他生前凭借自身能力等因素所打下的那一片广袤领土依然留存着。而这片领土的存在,实际上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它在无形之中为后续慕容氏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呢。

在曹魏成功建立起政权之后,辽东地区当时是被公孙渊所占据着的。这公孙渊呢,居然公然地向魏明帝发起挑衅,这种行为可着实是让魏明帝无法容忍。于是呢,魏明帝经过考量,就派遣了司马懿率领军队出征,去平定辽东地区的这一乱局。最终,在司马懿的征伐之下,辽东地区的这场挑衅风波被成功地平定了下来。

话说在当时,鲜卑慕容氏卷入了公孙渊发动的那场叛乱之中。可他们也清楚啊,曹魏那可不是好惹的,一旦公孙渊的叛乱被平定,曹魏必然会追究相关参与方的责任,到时候自己可就麻烦了。所以呢,鲜卑慕容氏心里很是担忧,思来想去,为了避免遭到曹魏的报复,他们赶忙采取了一个行动,那就是迅速地向曹魏表示臣服,希望能以此来平息曹魏的怒火,让自己免受可能到来的灾祸。

在西晋八王之乱发生之前的那段时间,慕容氏始终是作为中原政权的附庸而存在的。然而,当八王之乱这一事件爆发之后呢,中原地区的局势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十分虚弱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势力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原,一个个都对中原这块地方心怀觊觎,蠢蠢欲动,而慕容氏自然也不会例外,同样打起了中原的主意。

在公元337年的时候,慕容皝率领着军队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成功将辽东地区占领下来。随后,慕容皝自封为燕王,并且把都城定在了龙城这个地方。这里所说的龙城啊,其实就是慕容氏的故乡,也就是位于如今辽宁省的朝阳市。

慕容皝原本有着南下扩张领土的打算,可令人惋惜的是,他还未来得及完成这一任务便早早离世了。如此一来,这份扩张领土的重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儿子慕容儁(jùn)的身上啦。

慕容儁当时并没有南下的打算呢,可有意思的是,南边居然有人主动找上他了,这人就是后赵的将军冉闵。冉闵一开始是抱着要把慕容儁这位燕王打败的心思去的,哪知道最后不但没打赢,反而被慕容儁打得狼狈不堪,只能落荒而逃啦。

在经历了某一场关键的战役之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慕容儁敏锐地察觉到了时机,趁着对方兵力空虚的大好机会,果断地展开行动。他率领着自己的军队一路进发,顺利地占领了后赵的诸多领土。不仅如此,那些原本隶属于后赵的人马,在当时的局势下,也纷纷被慕容儁收编到了自己的麾下。就这样,随着不断地发展和积累,慕容儁拥有了足够雄厚的实力。在具备了这些坚实的基础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宣布自己称帝。并且,他正式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政权——燕国,还把都城定在了邺城这个地方。从此,燕国便在这片土地上开启了它新的历史篇章。

要知道,慕容复一直梦寐以求想要恢复的那个“大燕”,实际上啊,就是慕容儁所建立起来的燕国。

慕容氏三代人可是建立了多达五个政权呢,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五个政权居然全都叫做“燕”。这可就给研究历史的人带来了点儿小麻烦,毕竟都叫“燕”,很容易混淆呢。为了能够清楚地区分它们,研究历史的人就想出了个办法,给这些燕国分别加上了不同的前缀。其中,慕容儁所建立的那个燕呢,它在这几个燕国当中是建立时间最早的,所以就被大家称作“前燕”啦。

咱们得注意这么一个细节,在《天龙八部》这部作品当中呢,慕容氏家族可是有着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哦,这人就是慕容氏的老祖啦。这位老祖可不简单呐,他可是研发出了一门相当厉害的武功,这门武功就是大名鼎鼎的《斗转星移》呢,而这位厉害的老祖名字叫做慕容龙城哟。

慕容氏的老家同样也称作“龙城”,这难道会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吗?想来其中或许是存在着某种关联或者缘由的。毕竟一般情况下,同名现象若是毫无瓜葛的话,确实比较少见呢,所以这慕容氏老家名为“龙城”,确实很容易让人猜测它与其他叫“龙城”的地方是不是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

在历史的进程中,慕容儁成功地完成了对后赵的吞并之举。这一举措使得他所统治的区域在国土面积方面达到了空前辽阔的程度。就在这个时候啊,整个北方的局势呈现出一种被平分的态势,其中前秦和前燕这两个势力各自占据了北方的一部分,形成了一种相互对峙又彼此划分势力范围的局面。而与之相对的是,南方则是由东晋独自掌控着,形成了北方被分而南方独据的这样一种天下格局。

在当时那个时期,东晋处在南方,整天都是战战兢兢的状态呢。为啥会这样?原来,北方有两个国家呢,它们可都像饿极了的狼一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东晋这块看着就挺诱人的“肥肉”,仿佛随时都准备扑上来咬上一口,这可把东晋吓得不轻,只能在南方瑟瑟发抖啦。

就在慕容儁打算挥师南下,对东晋发起进攻的时候,慕容家族的“厄运”竟然又一次降临了。

想当年,他的祖先檀石槐打算南下对东汉发起进攻,可谁能想到呢,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暴病离世了。之后,到了他父亲慕容皝这一代,同样也是计划着要南下,结果呢,又是极为不幸地暴病身亡。再后来,轮到慕容儁自己了,当他也准备南下的时候,令人惋惜的是,和先辈们一样,再次遭遇了暴病的厄运,最终也因此而亡故了。

前燕原本制定好了南下的计划,然而由于某些特定的情况或者因素的影响,这个南下计划没办法再继续推进下去了,只能被迫宣告终止。在这之后呢,大家便着手开始处理与之相关的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处理前燕某位重要人物(具体人物可结合上下文明确)的丧事事宜。

慕容儁离世之际,他的儿子慕容暐年仅十岁。要知道,一个十岁的孩子,那可还是懵懂稚嫩的年纪呢。慕容儁心里头十分担忧,自己这一走,儿子到底能不能挑起接手整个国家的重担,毕竟治理一个国家可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儿,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周全,各种复杂的情况都得应对得当,而十岁的慕容暐能行吗?慕容儁在临终之时,满脑子都是这样的忧虑呢。

话说当时,慕容儁把自己的弟弟慕容恪给找了过来。要知道,慕容恪可是在前燕相当能打的人物,论起能打程度,那是仅次于个别顶尖人物,排在第二位呢,而且此前为前燕的发展壮大那是立下了极大的功劳,可谓是功勋卓著。就在这个时候呢,慕容儁嘴上倒是说着,想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这个弟弟慕容恪。可实际上,他心里却一直在琢磨着另外一回事儿,那就是这个弟弟到底会不会有二心,会不会起兵造反呢。

慕容恪心里很清楚哥哥的想法,哥哥这一番心意他完全明白呢。所以当下他就立刻表态了,十分诚恳地说自己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去辅佐年幼的小侄子,会全心全意地帮助小侄子治理好一切事务,而且可以向所有人保证,绝对不会有任何想要篡位夺权的心思,会一直忠诚地守护在小侄子身边,尽到自己身为臣子和长辈应尽的责任。

然而,慕容恪的人生并没有延续太久的时光。在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当时年纪尚小的皇帝慕容暐举荐了一个人,此人正是他的五弟慕容垂,而从亲属关系来讲,慕容垂乃是皇帝慕容暐的五叔。

然而,慕容暐并不敢对这个人予以重用。为啥呢?就是因为这个人与慕容儁之间存在着矛盾呢,所以慕容暐在用人方面有所顾虑,不敢对其委以重任。

慕容垂在前燕一直未得到重用,心里满是郁闷与失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一气之下便决然地离开了前燕,转而投奔到邻国前秦那里。到了前秦之后,慕容垂凭借自身的能力,还谋得了将领一职,开启了他在新环境下的一段经历。

然而,前秦起初虽说有过一段看似不错的日子,可这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没多久就碰上了那场著名的淝水之战,结果在这场战役里遭遇了惨重的失败呢。经此一役,曾经强盛一时的前秦就如同大厦崩塌一般,迅速地分崩离析,往日的辉煌不复存在了。

在前秦这个政权瓦解之后,它分裂成了好几个小国家呢。在这些分裂出来的小国家当中,有一个便是由慕容垂所建立起来的后燕啦。

在历史上那场著名的淝水之战当中,慕容垂也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哦。不过呢,令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他在这场大战里可是悄悄掩藏起了自身的实力。要知道,他当时可是带了足足三万的兵马奔赴战场的,可结果呢,这三万兵马在整场战斗下来,居然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出现呢,这也着实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在前秦出现分裂的局势之下,慕容垂瞅准了这个时机,成功建立起了属于他自己的燕国。与此同时,正在逃亡途中的慕容暐同样没有放过这样难得的机会,也顺势建立起了西燕。

在当时的北方地区,众多势力当中,真正有雄厚实力的就只有北魏和后燕这两家了。如此一来呢,局势也就很明显啦,北魏这边的拓跋珪和后燕的慕容垂,他们二人之间肯定是要展开一场大战的,这几乎可以说是在所难免的了。

话说这一回,慕容家又遭遇了厄运。慕容垂在出征北魏的途中,竟然暴病离世了,离世的地点是在一个叫做“参合陂”的地方呢。就因为这件事,“参合”这两个字便从此和慕容家有了关联啦。

慕容家所居住的地方是“参合庄”,而他们家那独门的功夫“参合指”,也都有了其来源所在。

慕容垂离世之后,后燕的命运也就此走向了覆灭的结局。要知道,在此之前,西燕其实早就已经被后燕给吞并了,而后随着慕容垂的去世,后燕也没能继续维持下去,最终走向了覆灭的道路。

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在经历一番波折后,狼狈地逃回了旧都龙城。回到龙城后的慕容宝,就一直待在那里,不敢再有什么大的举动,仿佛就此龟缩起来一般。就这样过了几年,龙城却未能一直保持平静,而是发生了内乱。而就在这内乱的局势之中,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联合大将冯跋,他们二人抓住时机,凭借自身的能力与势力,最终建立起了北燕这个政权。

慕容垂有个弟弟叫慕容德,在当时的情况是,后燕经历了一些变故,已经到了比较艰难的境地,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了。而慕容德呢,就带着这些后燕的残余兵力辗转到了南方,在那里建立起了一个政权,也就是南燕。不过呢,这南燕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仅仅过了没几年,就被其他势力给灭掉了。

慕容氏家族在皇位传承上经历了好几代呢。首先是慕容儁,他当上了皇帝,而且,他的弟弟慕容垂、慕容德也都先后登上了皇位,他们这几位就可以算作是第一代君主啦。接着呢,到了慕容暐和慕容宝这一辈,他们也都继承了皇位,在皇位传承的序列里,就算是第二代皇帝咯。再往后看,慕容宝有个养子叫慕容云,他同样登上了皇位,如此一来,慕容云便成了这慕容氏家族皇位传承中的第三代皇帝啦。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么三代人,他们先后建立起了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这五个政权呢。你可别以为这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实际上呢,从最初建立第一个政权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个政权结束,前前后后加起来总共还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呢。

从南北朝时期一直到宋朝,这期间可是间隔了长达七百年之久。大家想想看,这么漫长的时间跨度,真的会存在有人在历经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后,还试图去恢复曾经的国家吗?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呢,但确实是这么个情况,不禁让人对此产生疑问。

在1981年的时候,中华书局推出了一本书,书名是《宋人轶事汇编》呢。在这本书里,确实有相关的记载,说有一个姓慕容的宋朝人,存在想要造反复国这样的情况。不过呢,至于这件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那就没人能说得清楚啦,毕竟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它的真实性。

说不定金庸先生的灵感就是从看这本书得来的呢。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