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税率高达34%。这刀砍下来的时候,展现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从摩擦升级为对抗。
然而,这次中国的反应没有回避,没有观望。政策、市场、渠道三路并进,迅速调转方向。永辉15天上架的“绿色通道”只是开篇,更大的动作,是国货品牌在没有出口加持下,照样活得漂亮,甚至更好。
面对关税封锁,中国没有退,而是借势完成一场制造升级和消费回流的战略突围。这场贸易战,对我们来说,不是压制,而是一次主动切换赛道的机会。

2025年4月2日凌晨3点,美国财政部对外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统一税率34%,涵盖电子、机械、能源、消费品等多个大类。美方宣称此举是“平衡贸易”,实则是在中美制造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的“单边施压”。
中国即刻做出回应:关税提升至84%,范围扩展至大豆、药品、半导体设备等所有美方高频出口品类,形成实质性对冲。
这一轮反制政策覆盖广、反应快、执行强,体现出中国在贸易战中的系统应对能力。

本轮关税冲突的根子,并不在数字本身,而在对产业链控制力的争夺。2024年中美双边进出口总额达585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存在2950亿美元逆差。
美方长期抱怨这一失衡,却忽略了自身在全球消费链上的主导结构正在松动——中国产品不再只是“便宜替代”,而是不可替代的制造核心。
这一次,中国没有等待,也没有试图“协商减震”,而是以行动正面应对。
早在2025年3月,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涉及7个领域、30条实措,明确释放“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向信号。

中国不是第一次面对关税压力,但这一次的应对方式有本质不同。不是靠守,而是主动出击,不是缓冲出口受阻的痛点,而是直接调转流向,打通内需这一战略纵深。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对外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核心产业链将更多面向国内配置资源。
这是一场贸易对抗,也是一场结构转型。在美国试图用关税倒逼中国让步的同时,中国却用市场、政策、供应链的深度联动打开了“去依赖”模式的大门。
外贸堵路的同时,内需打开一整扇窗就在中美关税对峙持续发酵的2025年4月7日,中国零售龙头永辉超市率先发声,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宣布为因外贸受阻而库存积压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商品15天内完成上架流程,提供品牌推广、产品共研支持。
永辉的这一动作,并不只是企业行为,更是零售端对政策导向的迅速响应。它所释放的信号是明确的:内需市场已做好承接准备,通道正在向中国制造全面敞开。
同时期,多个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支持举措。上海、成都、深圳等城市发布本地版促消费专项政策,从发放消费券、补贴首购、鼓励国货品牌入驻等多方面,为供给侧疏通渠道。

过去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受限于渠道和品牌能力,长期依赖出口分销体系。现在,通过政策牵引与平台协同,它们首次获得直面国内消费者的机会。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的认知也在同步变化。多个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Q1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接受度上升12个百分点,尤其是在食品、家电、穿戴设备三类目中表现最为明显。
这说明,国产品牌的“出圈”不只是因为国际市场受阻,更是因为内需品质需求真正上来了。
永辉的“15天上架”,不过是风口最前沿的一块标志牌。真正的大动脉,是政策、平台、消费者三方共振下的内需重构。而这,就是给贸易战最有力的回应。

如果说关税是美国的“压招”,那国货的崛起就是中国市场的“实招”。不是谁打击了中国制造,中国才崛起,而是国货早就在往上走,只是这一次,走得更快、更坚定。
2024年,中国本土品牌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达到70%,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这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提升,更是国货从“候补选项”变为“第一选择”的全面切换。
以服装产业为例,安踏2024年营收突破千亿,李宁“飞电”跑鞋年销超173万双,特别是在18-35岁核心消费群体中,本土品牌偏好度首次超过国际品牌。

在渠道下沉与文化符号双轮驱动下,国产运动品牌正占据年轻一代心智。
家电行业同样数据亮眼。美的、格力、海尔等品牌在海外业务受限背景下,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4个百分点,智能化产品增速超过35%。不仅是消费品,中高端制造产品的本土替代也在同步推进。
科技领域最具象征意义。小米2023年研发投入191亿元,2024年SU7汽车上市后首月订单接近10万台,小米15Ultra手机在高端市场打开局面。这些不是宣传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的用户选择。
政策层面也在同步推动品牌结构优化。2025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备案高端制造项目2800余个,多地政府设立“本土品牌出新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完成品牌转型、技术升级、渠道重塑。

当国产品牌已经有能力不靠补贴、不靠出口,凭借自身产品力赢得市场,关税对它们的影响就显得微弱了。不是“替代谁”,而是“重新定义谁主导”。
国货不再只是过渡方案,而是最终答案。这不是因为别人拒绝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成熟了。
参考资料:永辉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为出口受阻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南方网.2025-04-07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国产品牌全面崛起的时代开始了.《北京人大》杂志.2025年03期
贸易战没有赢家白皮书亮明中国态度.中国新闻网.2025-04-09
关税摩擦背后的“国货之光”,本土消费品牌逆风翻盘.证券市场周刊.2025-04-10
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我们将何去何从?.新浪财经.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