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旅行不迷路。

今天给恁整点“不坑人”的干货攻略。保准让恁三天把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玩个大概差不离,还能把吃海鲜哈啤酒的胃塞得满满登登!(友情提示:看这篇攻略前,请先系紧裤腰带!)
第一天:老城溜达,当回“青普”小嫚儿
关键词:德式建筑、海边撒欢、哈啤酒初体验

08:00 栈桥:海鸥比人还“社牛”
大清早先去栈桥“提神醒脑”!这440米的长条条是青岛的“门面担当”,德国人1892年建的,现在成了海鸥们的“蹦迪现场”。建议带点油条(别掰太碎,小心被海鸥“围攻”),看它们俯冲抢食比看跳水比赛还刺激!回澜阁里头有老照片展,瞅瞅百年前青岛小渔村咋变成“东方瑞士”的。

10:00 天主教堂:假装在欧洲,实则“出片圣地”
从栈桥溜达15分钟就到浙江路的圣弥厄尔大教堂。俩尖顶钟楼56米高,德国人当年用崂山花岗岩建的,结实得能扛十级台风!门口台阶上全是拍婚纱照的,建议学本地大姨摆个“纱巾迎风飘”同款姿势,保准朋友圈点赞破百。

12:00 信号山:旋转观景台“治颈椎”
花10块钱爬个信号山,山顶那个蘑菇头旋转观景台转得人头晕,但俯瞰老城绝对值得——红屋顶像撒了一地的糖葫芦,绿树缝里钻出教堂尖顶,远处大海蓝得跟“大嫚儿的眼影盘”似的。
午饭推荐:劈柴院or黄县路

- 想接地气去劈柴院:豆腐脑配油酥火烧,再来碗“戳子肉”(铁盒烤的五花肉,香得直砸吧嘴)
- 要小资就去黄县路:咖啡馆门口摆拍的文艺青年比梧桐叶子还多,推荐“不舍昼夜”家的拿铁,拉花能拉出小青岛的形状!
小提示:现在的劈柴院已经不是青岛土著小时候的味道了,但对外地人来说还是值得尝试的。另外中山路上有一家清真店叫馅饼粥,味道倒是没怎么变,推荐尝试。还有靠近劈柴院的春和楼,也是青岛老牌饭店。
14:30 八大关:公主楼里找“恋爱脑”

八大关不是八个关卡,是八条以长城关口命名的马路,后来又加了一条紫荆关路,所以实际上是九条路!花石楼(蒋介石住过)像石头城堡,公主楼(丹麦公主的童话别墅)满墙都是安徒生插画。夏天来记得穿裙子,万国建筑的林荫道上走两步就能拍出“民国大小姐逃婚”既视感。
17:00 五四广场:看大爷放风筝比风筝高

“五月的风”雕塑红得跟辣椒油似的,傍晚来这儿看本地大爷放巨型蜈蚣风筝,线放出去几百米,抬头一看:“好家伙,风筝比云彩还高!”
-晚餐建议去泰山路或宁化路里院里周边,好吃不贵,大众化消费。
第二天:崂山修仙,当回“海上仙”
关键词:山海奇观、渔村干饭、道士穿墙

07:00 仰口景区:爬山不如坐缆车
崂山有句名言:“千难万难不离崂山!”但咱旅游的别为难自己,缆车35元直接送到半山腰。重点爬“觅天洞”,黑咕隆咚得用手机打光,胖点儿的得侧身过,建议提前吸气收肚子!

12:00 青山渔村:海鲜比青岛市区鲜掉眉毛
坐618路公交去600年的渔村,路上风景美得像Windows桌面。推荐“渔家宴三件套”:清蒸梭子蟹(黄多到流油)、葱拌八带(活的八爪鱼直接摔晕凉拌)、崂山菇炖鸡(鸡是满山跑的走地鸡)。吃完去码头看渔船“卸货”,刚捞的蛎虾10块钱一斤,生吃都带甜味儿!

15:00 太清宫:找穿墙道士要签名
蒲松龄《聊斋》里崂山道士穿墙的地方就在这儿!摸摸宫墙(虽然穿不过去),看看2000岁的汉柏凌霄树。门口算命的道士会跟你说:“小伙子,你命里缺海啊!”(废话,青岛三面环海!)
想玩遍崂山,至少得两到三天。时间充足的话,强烈建议去一次北九水,尤其是雨后的北九水,美的不像话!
18:00 小麦岛:夕阳配民谣,浪漫超标

傍晚的小麦岛是青岛的“青春疼痛文学现场”。草坪上弹吉他的小哥,穿JK制服拍照的妹子,拿单反拍婚纱的情侣…建议拎袋青岛啤酒(塑料袋装的才正宗),坐在礁石上等日落,海浪声比啥BGM都治愈。
第三天:海陆空狂欢,当回“酒彪子”
关键词:啤酒管够、沙滩躺平、夜市扫荡

09:00 啤酒博物馆:喝到“酵母上头”
60块门票含两杯啤酒!顺着生产线看啤酒咋从大麦变成“快乐水”,醉酒小屋的地面是斜的,走两步就觉得自己“喝大了”。出口处有啤酒味冰淇淋,吃一口直冲天灵盖!
12:00 纺织谷:国棉厂变“赛博朋克”
老纺织厂改造的文创园,生锈的纺织机和荧光涂鸦混搭。必玩项目:用啤酒染料扎T恤(做完自带酒香),再去“1902面包坊”买啤酒花发酵的面包,嚼着有麦芽香!
15:00 金沙滩:沙子细得像面粉

“亚洲第一滩”名不虚传,沙子金光闪闪,光脚踩像做足疗。7月啤酒节热闹但人多,5月来人少还便宜!推荐玩摩托艇(砍价到100块一圈),浪花扑脸比爽肤水还带劲!
19:00 台东夜市:吃货的“天堂路口”
“要问青岛哪哈吃,台东夜市人挤人!”必吃清单:
- 老六鸭血粉丝汤(鸭血嫩得打滑)
- 三打虾滑(蒜蓉粉丝配Q弹虾滑)
- 海星烤着吃(掰开像蟹黄,但别多吃,容易“鲜懵了”)
-除了台东夜市,兴隆一路和李村的夜市也够你松裤腰带的。
最后拎袋“脂渣”(猪油渣)当伴手礼,保准同事追着你要链接!
青岛话小课堂(防被坑必备)
- “彪呼呼滴” = 傻了吧唧(司机要是绕路,你就说:“师傅白当我彪昂!”)

- “哈啤酒” = 喝啤酒(千万别问“青啤好喝还是崂啤好喝”,本地人会告诉你:“青啤哈二厂滴,崂啤哈崂特金啤”)
- “白叨叨,叨叨个包”= 别啰嗦,啰嗦什么
-“隔应”=讨厌的意思
重要提醒
1. 海鲜市场买完海鲜找啤酒屋加工,一般清蒸5块/辣炒8块,超过价太离谱就喊:“老板,嫩这是镶金边了?”
如果你是外地人,营口路市场不建议去。想找大排档的感觉,建议去兴隆一路或四方小学附近的啤酒屋,都可以来料加工。兴隆一路夜市摊很多卖生海鲜的,价格公道,加油站路口左转弯有家店叫“大馄饨”,加工一下,哈点散酒,就要美使了!
2. 出租车司机说“哪家海鲜好”别信,十有八九要拉你去他二舅家的店!懂的都懂!
3. 海边紫外线特“毒”,防晒抹成“面缸子”也别嫌厚!

当然,三天时间是玩不透青岛的,只能玩个大概,还有太多景点美食,比如德国风情街,海军博物馆(免费但要提前预约),小青岛,小鱼山公园(俯瞰青岛市区的最佳地点),崂山的几条线路(比如北九水)都很美,登崂顶看日出等等等等。

青岛这座城啊,夏天海风带着蛤蜊味,冬天空气像被“哈喇子”泡过。但待久了你就明白,为啥青岛人宁愿“哈啤酒哈到痛风”,也不愿离开这片“胶州湾的怀抱”。(撤退前记得把垃圾带走,要不海鸥都得骂你“潮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