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90余岁,体魄仍健。他月领五千退休金,享下棋遛鸟之乐,生活惬意。年轻时,因批评排长,他曾历受欺凌之苦,度过一段艰难岁月。
上世纪三十年代,岳父诞生于一贫困山区,家族世代从医,故家境在当地尚属宽裕。
岳父为家中幼子,受父亲重望,全力栽培。十二岁时,被送往私塾,历经八年苦读。
岳父因拥有文化而萌生外出闯荡之意,却被祖父强硬制止,因家中诊所尚需他继承。
他答应留下并随父学医,但心向远方。数年后,父亲见他郁郁寡欢,便为他报名参军。
在部队,岳父为通讯营电话兵,负责日常架设电话线。他渴望认可,故付出汗水远超其他士兵。
他不畏艰难,勤奋刻苦,迅速成为通讯兵中的佼佼者,屡获嘉奖。
岳父近三十,较其他士兵年长。在部队中,他不仅参与训练,更有明确目标。
他渴望凭自身能力入党提干,走出大山。然而,不久后,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当年,多数士兵未受教育。为提升文化素养,领导安排岳父在训练间隙,教导战友们识字读书。
岳父接重任后,认真安排课程。他极度较真且固执,对细节要求极高,不容丝毫瑕疵。
开课后,他由勤奋的士兵变为严厉的老师,对犯错者一视同仁,毫不留情地训斥。
此性格致使他后来历经两年痛苦折磨。
那天,排长至学堂,坐于战友间学习写字。课程仅十五分钟,因错字被岳父在众多士兵前点名批评。
排长觉失颜面,身为干部不可辱,遂起身与岳父争辩。
岳父未退让,仍以师者之态教导指责排长。排长终被激怒,满面通红,愤而摔门离去。
岳父认为,自己仅是尽了教师职责。他坚信,无论官职大小,踏入其课堂,皆为学生身份。
他如此行事,导致彻底得罪了排长。
此后,排长对岳父严苛至极,不仅分配繁重工作,还暗中阻挠,致使岳父入党提干之事最终落空。
经排长宣传,岳父在部队中变成了骄傲自负、独断专行、顶撞上级的兵痞,行为举止全然不顾纪律。
排长的报复让岳父十分苦闷,但他束手无策,只能忍受。岳父认为,只要熬到退伍,一切就会好起来。
连队领导慧眼识珠,他退伍后被留任加工厂炊事员,使岳父免于重返山区农村。
岳父在此同样勤勉。他做的饭菜,广受好评。一年后,因年龄原因,他离开加工厂,返回农村老家。
哥哥继承了家中诊所,他只得务农为生。但见过世面后,他不甘心一生留在小山村里。
他执笔,致信县领导及武装部领导,内容详述其意。
他如实记录了在部队的表现,期盼能再次为国效力。言辞恳切,深深打动了领导们。
他的诚恳赢得了新机遇,四川邮电局招聘工人,负责架设电话线,他获得了这份工作。
此专业与岳父专长契合,岳父曾在部队任电话兵,对架设电话线工作极为熟悉。
此后,岳父成为长线局正式工,他勤勉尽责,深受领导赏识。
岳父50岁时为让孩子接班,提前退休。现虽已90多岁,但仍精神矍铄。
每次相遇,他总拉着我细述部队往事,每件事、每个细节,他都铭记于心,讲述得清晰明了。
他常言,那封信扭转了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