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4月的全球贸易市场让人心惊肉跳,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更是上演了一出峰回路转,让人大跌眼镜的变脸大戏。
尤其是在对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关税豁免这件事上,刚让市场松了口气,不到48小时,白宫就急匆匆地表示那只是暂时的。
到了14号又说半导体关税即将来袭,政策变了又变美国政府这手关税把戏,到底还要闹到什么时候?
自家院子先起火
从4月初开始实施的对等关税,号称要重塑全球经济规模,结果最先影响的的确是自家人,消息一出全球股市应声大跌。
超市里衣服,家具标签上的价格往上涨,有些店家甚至在账单上直接加了一项关税附加费,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这笔钱是为总统的政策买单。
民众的不满很快就爆发了,4月5日开始,一场名为住手的大规模抗议席卷全美,据说有超过50万人报名参加了遍布50个州的上千场示威活动。
企业界也是抱怨不少,福特汽车CEO直言关税带来成本混乱,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警告涨价,一些个体户老板更是因为无法承受关税,绝望地决定关门大吉。
讽刺的就是在特朗普大谈美国制造时,有人发现连特朗普大厦里卖地印着让美国伟大的帽子和纪念品,好多都明晃晃地标着中国制造。
特朗普面子比天大
就在市场被关税搅得人心惶惶之际,4月12日晚间到13日,美国那边又突然宣布,把智能手机,计算机,半导体设备等一系列电子产品排除在对等关税之外。
这消息让不少人暂时松了口气,以为事情有了转机,好景不长甚至没超过48小时,美国商务部部长赶紧出来澄清。
这豁免可不是永久的,只是临时措施,总统本人也否认这是例外,辩称只是把这些产品挪到了不同的关税类别里。
还强调这么做是为了把这些电子产品的制造业带回美国,事关国家安全。
这番操作实在让人迷惑,明明是自己刚做的决定,转眼就变卦,还找了一堆理由。
有分析人士就认为,这很可能是特朗普团队发现,对手机,计算机这类严重依赖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高关税,对美国自身经济的冲击太大,物价拽不住。
这种情况他们不得不踩刹车,但直接承认政策考虑不周或者向现实妥协,又太丢面子,于是就想出了这么个移花接木的说法。
用这个听起来更高大上,更关乎国家安全的筐,把这些产品再装回去,既缓解了眼前的经济压力,又保住了强硬的姿态。
全球盟友看傻眼
但是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不仅让自家民众和企业叫苦不迭,也把一众国际盟友搞得晕头转向,加拿大总理直接用了美加旧关系已死这样决绝的措辞。
欧盟,英国等也纷纷表示要采取反制措施,捍卫自身利益,甚至有德国媒体讨论要脱离美国,波兰考虑拥核自保。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更是发出灵魂拷问:如果美国再遭遇一次911,在这样搞得众叛亲离之后,还有谁会同情?
4月15日又传出小道消息说特朗普可能对汽车关税松松口,大概是想哄哄美国车企。
但这来回折腾的政策,把盟友坑得够呛,也把整个局面搅得乱七八糟,这不是哄几句就能解决的事儿。
跟盟友们的错愕和愤怒形成对比的是,作为主要目标的中国,展现出了足够强大的定力,面对美国反复无常的操作,中国一直很坚定表示不怕。
并且在4月11日,中国迅速采取了措施,那就是对美国方面的产品提高关税。
这让一向强势的特朗普团队显得有些尴尬,原以为能轻松拿捏,没想到碰上了硬骨头。
这届政府太任性
回顾整个4月上旬的关税风波,美国政府的决策过程简直就像一场大型闹剧。
从4月2日宣布加征对等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恐慌,到几天后市场传闻暂停90天又被白宫火速辟谣。
4月9日凌晨突然宣布,对部分国家暂停高关税,却让中国关税飙升至145%,又威胁谈不拢就恢复更高关税,上演电子产品豁免又闪电收回的戏码。
这一系列操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市场被搞得像惊弓之鸟,难怪有投资者戏称,特朗普的推特比美联储加息更致命。
而这场关税秀背后,暴露的是其时政策目标的混乱和逻辑的自相矛盾,一边喊着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一边又幻想靠关税充实国库。
好像完全没意识到高关税会打击进口进而减少关税收入,经济顾问纳瓦罗的虚构经济学家黑历史被扒出,更是让这场关税大战显得像一场闹剧。
这哪里是熟虑的经济政策,分明更像是为了迎合美国优先的口号,巩固支持者,甚至服务于个人连任目标而进行的政治表演,实在是失去了初心。
特朗普或许认为自己没人比自己更懂贸易,但这种把治国当真人秀的做法,最终的代价,却要由美国民众,企业乃至全球经济来共同承担。
结语
美国政府在电子产品关税问题上的闪电变脸,看得出来他们贸易政策的混乱,冲动。
其中既有对现实经济压力的反应,也不乏维护强硬形象,不肯丢面子的目的。
这场以美国优先为名的关税大戏,不仅未能实现其宣称的目标,反而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分裂,损害了其国际信誉,让昔日盟友离心离德。
未来这场关税闹剧或许还会上演新的剧情,但在剧终之前,全球市场和普通民众恐怕还得继续为这份任性不确定性买单。
参考信源
中国青年报 2025-04-10——外交部连续四天回应关税战: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财联社 2025-04-14——美商务部长:电子产品“关税豁免”是暂时的,半导体行业关税即将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