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 NIP)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误治。有文献报道其误诊率在28%~64%不等,对此病的误诊主要集中在鼻息肉,因此本文就鼻息肉与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01如何从症状进行区分?
【鼻窦内翻乳头状瘤】
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为单侧发病。症状主要为鼻塞,呈渐进性加重,发展为持续性鼻塞;可伴黏脓涕,涕中带血或反复鼻出血,偶有嗅觉异常。随着肿瘤生长,导致鼻腔鼻窦引流不畅,瘤体增大可压迫鼻-鼻窦静脉和淋巴管造成回流障碍,出现鼻面部肿胀、麻木感以及头痛等症状。
【鼻息肉】
好发于30~60岁,一般为双侧发病,单侧者较少见。常见症状为双侧持续性鼻塞,随息肉增大而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为浆液性或黏液性,合并鼻窦炎时为脓性;多有嗅觉减退或丧失,可伴喷嚏和鼻痒。可伴有头痛。
02鼻内镜下检查有何不同?
NIP 的病理特征非常典型,源于鼻腔或鼻窦的外胚层呼吸上皮,主要由移行细胞和柱状细胞构成,向间质呈指状内翻生长,故名 NIP。但与此相反的是,NIP 外观无明显特征性,与鼻息肉形态相似,甚至可与鼻息肉同时存在。
图1 曾误诊为鼻息肉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鼻内镜检查结果(男,18岁)
NIP鼻内镜下外观酷似鼻息肉, 少数呈桑葚状, 切面可呈粘液样透明区, 即半透明状, 仅凭肉眼难以与息肉区分,此为误诊为鼻息肉的一个重要原因。NIP 虽然肉眼难以与息肉区分,但通过触诊或手术可发现二者的不同:NIP 质地较硬,基底较广,易出血。
图2 鼻腔乳头状瘤内镜下表现
A~C为同一患者,D~F为同一患者,鼻腔镜检查可见右侧鼻腔内有息肉样新生物,接触易出血,普通内镜下表现与鼻息肉相似,NBI模式下可与鼻息肉鉴别,乳头状瘤在NBI模式下黏膜表面呈现出斑点状表现
03如何从影像学检查进行区分?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鼻窦 X 线检查多表现为密度增高,与一般炎症无明显差别。 CT 检查可以比较清楚显示病变大致范围及其对周围骨质的影响。NIP 的 CT 特点为局部的骨质增生或破坏及肿物内部的“气泡征”等,局部骨质变化可能是成骨和破骨相互作用所致,这与肿瘤刺激有关,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NIP患者CT检查均有如此典型的表现。图3 曾误诊为鼻息肉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鼻窦CT检查结果(男,61岁)
鼻息肉MRI检查均表现为病变信号均一,无混杂信号,T2 呈高信号,T1 呈低信号。NIP 蒂部一般都有明确滋养动脉。目前,有研究发现 NIP MRI检查表现出“脑回征”,这是由于肿瘤上皮向肿瘤深部突入生长,有点像脑组织形成的沟回,这种征象会在MRI上体现出来,但需要强调的是“脑回征”并非 NIP 独有的特征。

图3 曾误诊为鼻息肉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鼻窦MRI检查结果(女,51岁)

图4 曾误诊为鼻息肉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鼻窦MRI检查结果(男,80岁)
04诊断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要点
1.NIP 术前和术中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手术方式和切除范围,甚至影响患者预后。
2.NI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多为中老年男性,易导致误诊。提示临床遇及单侧鼻腔病变患者时,应考虑到 NIP 或其他肿瘤可能,避免仅依靠观察病变外观就盲目诊断为鼻息肉。
3.病理检查是 NIP 诊断的金标准。对于术前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可考虑术前行活组织病理检查。需要注意的是,NIP 可能与鼻息肉共存于鼻腔内,故术前行活组织病理检查需要多点取材。
4.影像检查对本病无特异性诊断价值,但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及部位,对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转发自ENT时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