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二霸三存孝,四云五文六再兴!指哪六位斩将最多的绝顶高手?

侠歌快看吧 2025-03-01 21:38:47

一海二霸三存孝,四云五文六再兴!指的是孟绝海、李元霸、李存孝、赵云、盖苏文、杨再兴等六位演义中斩将最多的绝顶高手,以及他们按斩将数量的排名顺序。

在演义评书中,英雄豪杰总是如繁星一般点缀其间。他们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力拔山河,有的横扫千军,有的在百万军中轻取敌人上将首级!而在这其中,以勇猛善战、斩将夺旗而闻名的绝顶高手更是让人热血沸腾。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诸多演义评书之中,那些以斩将数量著称的猛将们——看看排名前六的他们分别是谁?

一海:指排名第一的是孟绝海(南刀王,岭南猛虎,在攻取唐东本二京时,斩将三百八十余员)

孟绝海和李存孝都是《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人物。其中,李存孝是当之无愧的书中第一高手,他的实力在演义中,可能只有《说唐全传》中的李元霸才能与之并论。不过,如果只看书中提到的斩将记录的话,他和李元霸都不如有“南刀王”之称的大刀孟绝海。

孟绝海,岭南人,与黄巢一同起兵争夺唐室江山。他擅使大刀,在沙场上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孟绝海曾在攻取唐东西二京时,凭借手中一把三亭偃月刀,横扫唐军三百八十余员战将,创下了演义中最惊人的斩将记录。

话说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当上先锋之后,接连取得大捷,打得郑存当、郑存惠狼狈而逃跑,柳彦璋、齐克让前来支援也被打得大败。被李存孝收服的薛阿檀、安休休等人去追赶他们的时候,看到孟绝海的援军气势不凡,这才停止了追击。

孟绝海听柳彦璋他们说了李存孝如何如何厉害之后,心中很是不服,亲自带兵来到河中府叫阵。

朱温当时和晋王李克用正在河中府闹矛盾,他听说孟绝海到了,心中由惊转喜,他鼓动晋王亲自出战,想借孟绝海的大刀杀了自己的眼中钉。

晋王听后不屑地道:“区区孟绝海,何用本王亲自出马?我麾下十三个太保随便一个便能将其手到擒来!”朱温说:

“大王不知孟绝海手段,臣且说与大王知之。这人是岭南人氏,与黄巢起手夺唐东西二京,斩将三百八十余员,但到阵前,谁敢与他比手,真个英雄无敌!”

朱温之前曾与孟绝海一起在黄巢麾下共事,因此对孟绝海的厉害十分了解,他的这一番话,不仅说明了孟绝海在他心目中的无敌,也直接讲出了孟绝海的在攻取唐东西二京时的斩将数量。别的不须多提,仅凭这一斩将记录,便让孟绝海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演义中斩将最多的猛将。

晋王李克用闻言,面上虽不动声色,心中却也微微泛起波澜。但他曾亲眼目睹李存孝的神勇,对李存孝依旧充满了信心。

后来,李存孝出战孟绝海,过程虽有点波折,但结果却与朱温所想完全相反——这位岭南刀王竟被李存孝生生夹死!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下面讲到李存孝的时候,再详说。

二霸:指排名第二的是李元霸(仅四平山、紫金山两战,双锤震死不下于150位猛将)

李元霸,隋唐时期第一条好汉,擅使一对重达八百斤的大锤,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有“力不过霸”之称,勇猛无比。

在《说唐全传》和《隋唐演义》中,李元霸以其天生的神力、无敌的战力和惊人骇俗的战绩,成为了无数读者心中天花板级别的猛将。

四平山(有些书也叫四明山)之战,是李元霸继在晋阳宫与宇文成都比武一鸣惊人之后,首次在沙场上展现惊天实力。

在这场战斗中,李元霸匹马双锤,冲入十八路反王的上百万大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十八条好汉中排名第四、第五和第六的三位好汉雄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三人联手,也敌不过李元霸的一个回合。有“八臂那吒”之称的银锤太保裴元庆被李元霸三锤打跑。总之,李元霸大锤所到之处,“敌人”无不纷纷落马!

这一战,死在李元霸双锤之下光有名有姓的猛将就不下20人,其中包括大梁王萧铣、夏明王高士远和净梁王李执三家反王,天明王王须拔、地明王魏刀儿和太平王颜宣政、一条龙张起绪和满天星敬盘陀等五道烟尘以及萧铣的先锋官洪灵天、济南王唐璧的先锋方达、上梁王沈法兴的先锋沈天洪、罗子都的元帅铁眼龙、北海王铁木尔的元帅金纳、荆州王雷大鹏的元帅雷赛秦、高士达的元帅金虎、高士远的元帅张伯远、吴可宣的先锋官伍龙和闹天虎、何天豹、苏家烈等一十二员猛将。这些人物都是当时沙场上的超一流高手,但在李元霸的面前,他们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加上不知道姓名的,那就更多了。具体有多少呢?《说唐全传》是这样说的:

“那李元霸在四明山匹马双锤,打死各反王大将五十员,军士不计其数”

加上被打死的反王们,此战李元霸所打杀的应该也是五十多员战将,与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时所斩杀的敌将数量相差不大。

而紫金山之战,李元霸在先杀了宇文成都之后,又面对上了十八路反王的一百八十多万人马。这一回,书中并没有说李元霸具体杀了多少战将。

但文中有讲十八路反王的“都盟主”程咬金见李元霸拒住山口叫反王们“赶紧乖乖献上传国玉玺”,他不禁勃然大怒,以为凭借十八路反王这么多人马,踩也能把李元霸踩死,不曾想他们一起往前冲,反被李元霸打得纷纷落马,慌忙后退。从中能够看出,被李元霸所斩之将虽然没有说具体的数量,至少不会比四明山之战少,也就是说死在李元霸锤下的战将,肯定不下于一百位。

李元霸太厉害了,他打得反王大军都不敢上前了,但有一位偏偏不信邪,他是谁啊?

他就是武艺高,为人骄傲的冷面寒枪俏罗成。别人都恨不得赶紧往后退,他却拍马上前,结果被李元霸一锤将他的亮银枪打成了烂银枪。

因此,在李元霸的绝对实力面前,反王们怎能不服?何况,就算你心中不服,也没办法啊——这不,一开始鲁州净秦王徐元朗就直接顶撞了李元霸,当场表示抗议,结果被李元霸抓了过去,生生撕成了两半。

其他人一看,哪里还敢不服?

因此,通过李元霸在紫金山和四平山两战斩将的情况来看,他的斩将数量大致在150到200个之间,排名第二,然也。

三存孝:指排名第三名的是《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残唐演义》中的李存孝

李存孝,曾得高人指点,武艺高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毕燕挝使得非常不错,箭法也非常好,尤其擅长使用大槊。他的力量不逊于有“力不过霸”之称的李元霸,李元霸擅使一对800斤的擂鼓瓮金锤,而他擅使一根800斤重的禹王神槊。

李存孝曾在西山牧羊时,赤手空拳打死猛虎,震惊了晋王李克用,被李克用认为义子,收在麾下,成为其麾下大名鼎鼎的“十三太保”。

李存孝成为十三太保后,凭借惊世骇俗的本事,夺得了先锋印,当上了先锋官,一出阵便收服了安休休、薛阿檀两位猛将。

李存孝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并用他的勇猛和智慧为大军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这不,他第一次率领先行队出征,就轻轻轻松便拿下了石岭关。然后,在与人单挑时,先是一回合活捉彭白虎,然后又用毕燕挝一“挝”打死班翻浪。

就连孟绝海,这样的超一流猛将,也被他一合活捉。由于孟绝海从未爱过此等“奇耻大辱”,他被捉后,拼命挣扎。李存孝见此,便用力夹了一下他,不曾想由于其力气实在太大了,竟硬生生将孟绝海给夹死了。

对此,将士们之中,有一位老者,他亲眼目睹了李存孝的勇猛后,不由抚须感叹道:“朱温说孟绝海英雄无比,曾勇斩猛将三百八十员,终抵不过十三太保一夹之力,呜呼!”

李存孝有“将不过李”之称,他之勇猛,在演义中与李元霸一样,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他的斩将数量虽然没有孟绝海和李元霸那么多,但相差并不太远,他同样也是一位斩将数量超过百人记录的绝顶高手。

在夹死孟绝海之后,他又在阵前接连斩杀有“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之称的葛从周麾下四大猛将耿彪、张龙、李虎和崔受。

葛从周见李存孝如此厉害,于是尽遣主力,用四十八万人马,排出了一个“一字长蛇阵”。他以为光凭大将的个人武力值难敌李存孝,或许凭借此阵法能成功打败李存孝。他哪里知道,李存孝早些年曾在铁笼山遇到高人,不仅学到厉害无比的武艺,还习过《六甲兵书》,对各种奇门怪阵都十分了解。

却说李存孝冲阵,他先杀了长蛇阵的阵主张权,然后将围杀他的四十八名敌将,全部打杀。最终,他这一阵,共杀了“敌将五十多员,精兵四十多万”。“将不过李”,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葛从周见“一字长蛇阵”也拦不住李存孝,只好狼狈逃往长安。一路之下,他连布72座连珠阵,全被追击的李存孝逐一攻破。

后来,李存孝带着十八骑攻入了长安,不仅火烧永丰仓,还擒杀了黄巢的弟弟黄珪。

在其他的战斗中,李存孝还有很多零星的斩将记录,咱们就不一一细提了。

其中,李存孝还有两次斩将很多的,一次是与程敬思去迎回唐僖宗的时候。他们在返回长安的路上,遇到了黄巢的同族兄弟黄豹和黄虎带着五十余员“贼将”欲劫杀唐僖宗为黄巢报仇。结果李存孝一出马,一个人就比他们这五十几人厉害多了,他先杀了黄豹、黄虎,然后将围着他的五十多位“贼将”,瞬间打杀其中的二十八员,吓得其他的二十多位,无不心惊胆颤,连忙逃之夭夭。

还有一次,是在李存孝夜袭五侯寨之后,邓天王以为武艺学好了,准备第二次大战李存孝,不曾想被李存孝轻易活捉,然后下令将他斩首示众。

五侯之一的郓州节度使金刀赫连铎出战,也被李存孝打跑。

王重荣、曹顺、韩鉴和周顺等另外四侯一看,心道:“不得了啦,这李存孝武艺简直就是天上的战神下凡,我们四个出去,恐怕也是白搭。”于是,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将五侯寨中未出场的二十八员战将全部派了出去。

李存孝一见,心道:“来得好,省得我一个个战你们,浪费时间。”他将大槊往左边一抡,啪啪,倒下好几个;往右边一扫,哎呀哎呀,又几个倒地不起。就这样,他三下五除二,很快便斩杀了其中的十五个,另外十三个见此,除了有几个摔倒在地上起不来的,其他的“呼啦”一下,瞬间走得一干二净。

总之,在《残唐演义》中,李存孝斩杀的战将应该不下于120位。所以,他排第三,也是实力使然也。

四云:指排名第四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赵云,三国演义中蜀汉的五虎上将,以枪法超群、勇猛善战、忠诚可靠著称。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其出色的武艺和惊人的战绩,不仅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同时,他还是书中斩将最多的一位猛将。

其中,长坂坡一战,是赵云最为人所熟知的战斗之一。在这场战斗中,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在曹操的百万军营之中,左挑右刺,如入无人之境。最终,仅仅在这一战,他便斩杀了曹操麾下的五十多员战将,成功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小主阿斗。

除了长坂坡一战之外,赵云在其他战斗中也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特别是他在七十多岁时,还能临阵斩杀韩德父子,展现出了他惊人的武艺和毅力。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斩将的数量约有七八十位,除了长坂坡之战中斩杀的五十多员曹将之外,他还有在界桥之战中斩杀袁绍猛将麴义,在穰山之战中挑杀“河北四庭柱”之一、与颜良、文丑、张郃齐名的高览等等,其中光有名有姓的就有裴元绍、淳于导、钟绅、钟缙、晏明、慕容烈、焦炳、朱赞、苏颙、金环三结、张武、吕旷、邢道荣、刘晙、马汉、陈应、鲍龙等二十多位。直至北伐末年,仍能一枪刺死猛将苏颙,常胜之名实至名归。

赵云的斩将数量虽然不及孟绝海和李元霸等人,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却不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差。他还是演义中塑造的比较全面的一个“完人”,不仅武艺全面,还智勇双全,并且不计较个人得失。

五文:指排名第五的是《说唐后传》、《薛仁贵征东》中的盖苏文

凤凰山上飞刀闪,一闪一闪皆恶噩!盖苏文,这位《薛仁贵征东》中武艺高超、擅长“阴谋诡计”的东辽兵马大元帅,凭借一手“飞刀绝技”连斩“贾柳楼四十六友”中的二十多位高手,创下古代演义中远程斩将记录。

在《说唐后传》和《薛仁贵征东》等书中,说他是“青龙星”转世,难怪毕生几乎都在与薛仁贵对着干。

演义中,在唐军征东之时,盖苏文率领东辽大军与唐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特别是他——以其出色的武艺和“飞刀”的绝技,成为了唐军的劲敌,被他斩杀或者死在他飞刀之下的唐将不下于30员。

除了殷开山、刘洪基等猛将之外,其中还有很多“贾柳楼四十六友”中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齐国远、李如圭、杜文忠、张公瑾、史大奈、屈突通、屈突盖、鲁明星、鲁明月、金城、牛盖、党仕杰、毛公遂、吕公旦、尚青山、夏玉山、尉迟南、尉迟北、唐万仁和唐万义等,他们全都死在了盖苏文的飞刀之下。

六再兴:指排名第六的是《说岳全传》中的杨再兴

杨再兴,杨家将的后人,书中说他是杨景杨六郎的后代。在《说岳全传》之中,他的武力值并不是最高的,比他厉害的还有高宠、他自己的儿子杨继周、山狮驼、岳云等十几个人,甚至岳飞的本事也在他之上。但他凭借一腔热血和敢直面万重浪的豪气,立下的战功却是非常多、非常显著的,还因此多次得到主帅岳飞的盛赞。

杨再兴在《说岳全传》中打败和活捉的敌将不少,斩杀的战将在《说岳全传》中也是最多的。其中光有名有姓的就有“雷家五虎”雷仁、雷义、雷礼、雷智和雷信,以及金国的四大先锋雪里花东、雪里花西、雪里花南和雪里花北共9将。其他不知道名字的就更多了,因为,他经常敢凭一己之力单枪匹马冲入金营之中,在里面左挑右扫,杀进杀出,视敌人如草芥一般。

可惜,如此英雄的杨再兴,因为报国心切,而误入小商河。

当时,杨再兴在接连挑杀了金国的四大先锋之后,面对掉头逃跑的金兵将士,他拍马想抄近路去截杀他们。不曾想,那近路竟是一条淤泥河。当时由于大雪满天,河水早已冻得结实,可杨再兴的马匹却因急速奔跑,踩破了冰层,连人带马陷入了冰冷的淤泥之中。

四周的金兵见状,迅速围拢过来,但他们依然不敢上前用钩子或套马索等“装备”活捉这位令他们闻风丧胆的宋将,他们举起弓箭,瞄准了这位陷入“绝境”的勇将。

“嗖嗖嗖”,箭矢如雨,每一支都带着金兵对杨再兴深深的敬畏与恐惧,却也承载着他们想要赶快趁机除掉杨再兴的迫切愿望。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害怕了,即使杨再兴已经连人带马身陷在淤泥之中,但他们却仍然害怕这位虎将会跳出泥潭,给他们致命一击。

然而,小商河的淤泥终究还是困住了杨再兴这位英勇无畏的猛将。不过,纵使如此,他的眼中依然毫无惧色,有的只有熊熊燃烧的战意和不屈的斗志。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试图抵挡这铺天盖地而来的箭雨,但终究人力有穷尽,随着一支支利箭穿透铠甲,嵌入血肉,这位曾经在战场上豪气干云、无所畏惧的猛将,最终与隋唐英雄中的罗成一样,被无数的箭矢射成了刺猬。可惜,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11 阅读:2378
评论列表
  • 2025-03-06 01:12

    刘裕也应该算上,毕竟史书记载一人打千人的唯一记录,项羽能不能做到,不知道,大概是不能的,否则也不会自刎,但刘裕做到了

    致青春 回复:
    千人斩
    鑻蟸 回复:
    项羽28骑,在无援军的情况下,在夏侯婴5千精骑,包围下,杀汉军百人,羽军损失2人,冲出包围。刘裕,是在精力充沛下,遭于义军杂鱼。而项羽是,断粮《鸿沟之盟》,垓下之围,四面楚歌,800骑,突围百万汉军,长途行军,又遭田夫骗,被围汉城,追到乌江,步战独杀百人
  • 虚构的屁人甭提[流鼻涕]。。。历史真实的才是。。。霸王项羽天王冉闵太保存孝。。。

  • 2025-03-02 17:45

    说评书的人太飘了,居然以为可以凭三寸不烂之舌用评书来掩盖历史,甚至评书中都夹带私货[汗]

    陈晨臣辰尘沉宸 回复:
    你和说评书的较什么劲,傻子才把评书当历史
  • 2025-03-04 06:34

    这孩子脑子不行

  • 2025-03-06 01:13

    [静静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