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果断否决俄罗斯方案,关于中俄能源命脉,要牢牢握在中国手中

我就是刘嬷嬷 2025-04-26 10:31:14

【前言】

一个关乎能源安全的重量级决定,让中俄之间的合作又一次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大家都知道,美国贸易站一搞动作,全世界的贸易都跟着受影响,特别是那些能源材料。要是这些关键资源被别的国家捏在手里,那可就麻烦了,风险可不小。

天然气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种能源。

长久以来,咱们国家好多天然气都是靠从外国买来的,特别是从像俄罗斯这样的北方国家买的比较多。

可出乎意料的是,当俄罗斯提出新建一个天然气运输管道的方案时,中国却意外地投了反对票,这种情况实属少见。

那么,俄罗斯方面到底提出了啥要求呢?为啥咱们国家没点头答应呢?

【坚定的否决】

2025年4月份,中俄之间不动声色地开始了一场关于天然气管道的较量。

15号那天,中国驻俄罗斯的大使张汉晖在跟媒体聊天时,直接说了,俄罗斯那个想通过哈萨克斯坦给中国送天然气的计划,咱们这边不答应。

因为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往欧洲出口的天然气数量大大减少。根据数据,2022年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跟去年相比,少了差不多40%。

这逼得克里姆林宫得赶紧想办法找新方向,他们盯上了东方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成了俄罗斯的重点对象。

到了2024年12月,俄罗斯那边,副总理诺瓦克提出了个大计划,打算搞个哈萨克斯坦管道项目,一年能输气450亿立方米呢。

这个计划主要是借助已经建好的管道网络,打算从哈萨克斯坦往中国送3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并且还要保证哈萨克斯坦东北部能得到100亿立方米的供应。

哈萨克斯坦对这项提议挺感兴趣,觉得能因此赚到不少过境费。

到了2024年5月那会儿,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的大使阿巴耶夫就稍微提了一下,说俄罗斯正打算搞个大动作,想建一个新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目的就是要开通一条新的天然气输送路线。

塔斯社消息,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的大使阿巴耶夫说,他们打算建一条管道,这条路线会经过哈萨克斯坦,最后通到中国。

但对于天然气定价和建设时间表这些关键事情,大家还在商量中,没达成一致。

这个新的管道项目规模相当宏大,打算的输气量和现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输气能力差不多。

要说起来,"那条管道自打2019年开始运行后,就成了中俄能源合作里的一个关键连接。

这条管线的输气量一直在慢慢变多,预计到2025年,一年能输380亿立方米的气。而且,已经跟人签好了30年的长期供气合同。

这个新项目一出来,就说明俄罗斯正在使劲儿拓宽它的能源出口路子。这也显示了中亚地区在欧亚能源买卖里头的关键位置。

要是项目能顺利进行,那中俄哈三国的能源合作就得再加深一层了,这对咱们这一片的能源供应情况会有很大的改变。

显然,俄罗斯对天然气供应挺担忧的。想想之前,他们还琢磨着通过一个穿越蒙古国的管道来送气,但结果中国这边没点头同意。

俄罗斯老是改来改去这些路线,其实就显示了他们在能源出口上急着要转变方向。

为啥中国驻俄罗斯的大使不接受那个天然气路线的计划和建议呢?

【中方果断拒绝】

在全球能源交易里,中国没通过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计划,这事儿闹得后续反应一连串。

这表面上看好像只是拒绝了一个普通项目,但实际上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思考。这个决定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在能源合作领域里,战略考虑越来越周全和老练。

深入看看中国为何否定哈萨克斯坦的方案,其实技术上的考虑只是浮在水面的原因。

现在的管道系统确实碰到了不少技术上的难关,比如管道压力不合适、运输能力不够强这些状况。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说,现在碰到的问题,主要就是现有的基础设施不够给力。

这是由于经过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此刻正在全力运行,它主要是用来把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输送到其他地方。

关键的是,这条管道还负责中国国内天然气的分配工作,得把塔里木盆地、甘肃还有山西这些地方的天然气,送到东部地区去。

要想多输送点俄罗斯的天然气,那就得建套新的管道设施。

不过,张汉晖大使仔细琢磨了下地理位置和建设所要花的钱这些实际情况,觉得那个计划实施起来有点难。

这种实在的评估显示出中国对能源合作项目持有的清醒看法,同时也意味着,在进行国际能源合作时,技术的可实现性和经济上的划算性是首先得考虑的重要条件。

但说白了,关键还是在于战略主导权的掌握。如果走哈萨克斯坦那条管道路线,说白了,就是给咱们国家的能源供应链添了个变数。

最近国际能源市场出现的动荡,正好说明了之前那个预测有多么准确。

全球天然气价钱因为地缘政治冲突老是在变,好多以前的能源运输路线也因为政治原因被堵了。这些事情都在告诉各个国家,谁能掌控能源通道,谁的能源供应就更安全。

中国提出的这个直接连接方案,不单是回应了俄方的提议,更是我们的一种战略立场。

直接连接的运输线路能有效减少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保证供应链一直稳稳当当。虽然一开始得花不少钱来建设,但长远看来,它能让我们用上更稳当的能源,特别值。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搞多元化能源供应,不光跟俄罗斯合作,也在慢慢加强从中亚地区进口天然气。

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都是天然气供应的大户。而且啊,他们在页岩气开发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种多样化的策略布局,不仅把风险给摊开了,还让我们的谈判更有底气了。不过,这里面也透露出一个重要的意思,那就是我们自个儿还是牢牢把控着能源的关键。

掌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权,这是另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中国在规划天然气管网时,一直坚守着自己做主的立场。

从西部天然气送到东部,再到中俄之间的东线工程,这些大项目都展示了同样的想法。它们不仅让运输能力可以灵活调整,还给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余地。

能源合作其实就像一场挺复杂的较量,在这场较量里头,中国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战略底气。

不接受那些有缺陷的方案,咱们得守着对自己有利的合作路子,这种决心啊,靠的是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和能源规划的高明。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