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三个BMF240R12E2G3 半桥SiC MOSFET模块设计150kW三相两电平工商业全SiC碳化硅光伏逆变器的方案如下:
倾佳电子(Changer Tech)-专业汽车连接器及功率半导体(SiC碳化硅MOSFET单管,SiC碳化硅MOSFET模块,碳化硅SiC-MOSFET,氮化镓GaN,驱动IC)分销商,聚焦新能源、交通电动化、数字化转型三大方向,致力于服务中国工业电源,电力电子装备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助力电力电子行业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三个必然,勇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变革潮头: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模块全面取代IGBT模块和IPM模块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IGBT单管和高压平面硅MOSFET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650V 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SJ超结MOSFET和高压GaN 器件的必然趋势!
1. 系统参数与模块能力分析功率等级:150kW(三相380V AC,50Hz)
直流母线电压:800–1000V(适配光伏组串电压)
输出线电流:3×380V150kW≈227A
模块能力验证:
单个模块连续电流:240A(80°C),满足每桥臂电流需求。
模块耐压:1200V实际耐压达到1500V(实际直流母线电压裕量>40%)。
导通损耗:Pcond=Irms2×RDS(on)=2272×5.5mΩ≈283W(需结合开关损耗优化散热)。
2. 拓扑结构与模块配置主拓扑:三相两电平全桥逆变器
每相桥臂:使用1个BMF240R12E2G3模块(半桥结构,含上下管)。
总模块数:3个(三相共3个半桥模块)。
开关器件布局:
每个模块负责一相桥臂,上管(T1)和下管(T2)集成在模块内。
直流母线并联供电,输出端连接LC滤波器后接入电网。
散热方案:强制风冷+液冷复合散热
单模块功耗:总损耗包括导通损耗(~283W)和开关损耗(参考 Eon=1.8mJ, Eoff=1.7mJ,50kHz时开关损耗约180W)。
总功耗:3×(283W + 180W)= 1.39kW,需液冷系统确保结温≤150°C。
热阻计算:
结到散热器热阻 Rθ(j−h)=0.19K/W,散热器设计需满足 ΔT=Ploss×Rθ(j−h)<50K。
4. 驱动与保护电路驱动设计:
栅极电压:+18V/-4V,采用隔离驱动(如BTD5350MCWR)。
栅极电阻:2.2Ω(匹配数据手册推荐值,平衡开关速度与EMI)。
BASiC基本股份针对SiC碳化硅MOSFET多种应用场景研发推出门极驱动芯片,可适应不同的功率器件和终端应用。BASiC基本股份的门极驱动芯片包括隔离驱动芯片和低边驱动芯片,绝缘最大浪涌耐压可达8000V,驱动峰值电流高达正负15A,可支持耐压1700V以内功率器件的门极驱动需求。
BASiC基本股份低边驱动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PFC、DCDC、同步整流,反激等领域的低边功率器件的驱动或在变压器隔离驱动中用于驱动变压器,适配系统功率从百瓦级到几十千瓦不等。
BASiC基本股份推出正激 DCDC 开关电源芯片BTP1521P,BTP1521F,该芯片集成上电软启动功能、过温保护功能,输出功率可达6W。芯片工作频率通过OSC 脚设定,最高工作频率可达1.5MHz,非常适合给隔离驱动芯片副边电源供电。
对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及模块+18V/-4V驱动电压的需求,BASiC基本股份提供自研电源IC BTP1521P系列和配套的变压器以及驱动IC BTL27524或者隔离驱动BTD5350MCWR(支持米勒钳位)。
关键保护:
过流保护:直流侧霍尔传感器+DESAT检测,响应时间<200ns。
过压保护:母线电容并联MOV,吸收浪涌能量。
均压设计:直流母线串联均压电阻(1MΩ/2W),避免电容电压失衡。
5. 控制策略与调制控制算法:
MPPT:采用改进型增量电导法,动态跟踪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
并网控制:
外环(直流电压/功率控制)+内环(d-q轴电流解耦控制)。
锁相环(PLL)同步电网相位。
调制方式:SPWM载波频率20kHz,结合死区时间优化(参考 stdead≥100ns)。
6. 滤波与EMI抑制输出滤波器:二阶LC滤波器(L=300μH, FC=50μF),截止频率~1.3kHz。
EMI设计:
共模滤波器:抑制高频共模噪声(>100kHz)。
磁环与屏蔽:在直流母线和交流输出端加装纳米晶磁环。
安装要求:
模块采用Press-FIT压接,安装力40–80N/夹具,确保低接触电阻。
爬电距离:≥11.5mm(端子至散热器),符合IEC 61800-5-1标准。
绝缘耐压:
模块隔离电压3000V AC(1分钟),系统绝缘测试需≥2500V AC。
8. 验证与优化仿真验证:
PLECS/PSIM仿真开关瞬态(验证 Eon、Eoff 与温升)。
蒙特卡洛分析均流一致性(模块参数容差±5%)。
实测关键项:
满载效率(目标>99%)与THD(<3%)。
高温老化测试(48小时连续运行,结温波动≤±5°C)。
通过上述设计,三个BMF240R12E2G3模块可高效支撑150kW两电平逆变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利用SiC模块特性实现高功率密度与低损耗,适用于工商业屋顶光伏系统。需重点关注热管理,建议原型阶段与厂商联合调试参数。
可靠性,稳定性和寿命解决了再来吹牛。